随着"五一八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廣州文化園的13線廣州博物館準備了各種展覽和活動,與公衆和遊客一起慶祝一年一度的博物館活動。
此次,廣州十三線博物館推出了廣繡主題展"燦如雲霞——廣繡精品展",帶領大家了解廣繡的曆史、特點和針藝。
本次展覽收藏了70餘件(套),展示了廣州13行博物館收藏的寬刺繡産品,全部由王恒、馮繼璇捐贈。展品包括琳琅滿目的生活服飾、窗簾、床罩、椅套、披肩等突出生活情懷的工藝品,如屏風、出口扇、扇包等,以及充滿民俗文化色彩的生活賬目、補品、繡球花等。觀衆不僅可以欣賞寬繡針藝術的精髓,還可以感受到寬繡如雲的美感。
本次展覽的創新亮點是展出的文物種類繁多,涵蓋了悠久的曆史跨度,将文物轉化為系統的展示。展覽通過"獨特色彩"、"巧手慧心"、"寬繡出口"和"西風東韻"四大主要部分,從四個方面展示了廣繡的曆史故事及其獨特的魅力,從四個方面選取了廣繡的曆史文化特征、工藝特色、貿易概況和中西融合的風格。
展會資訊
指導機關:廣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
主辦機關:廣州文化園、廣州13線博物館、廣州13線文化推廣
展會時間:2021.5.12-8.30
展覽地點:廣州13線博物館第二展廳
古物一瞥
1.18世紀孔雀花鳥景觀人物廣泛刺繡
廣州13行博物館藏品,清朝中期很少看到出口的寬幅刺繡作品。背面的五顔六色的絲線也展現了以針為筆,線條為顔色的寬繡的特點。

2.晚清寬繡紅緞遺址金繡人物故事圖河壽賬目(本地)
廣州13線博物館藏品,根據繡花上的錢推斷,這是吳道軒祝賀長輩們60歲生日。吳道軒(1852-1936),廣東番禺人,原名民族名,字玉辰,号碼含晦,已故無。被稱為"一代淺灘"的吳道軒,是當時士林敬佩的族長。
3.晚清黑漆描摹金色庭院人物廣泛刺繡黑緞鳥地圖屏風
廣州13行博物館收藏,18世紀,中國家具出口歐洲以漆木家具為主,大多采用黑漆鍍金裝飾技術,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這塊螢幕的頂部為歐式皇冠造型,心形為寬幅刺繡鳥圖,分為兩部分,寓意祥美,極具裝飾效果。
其他活動
活動主題:"美麗手慧鑫"的廣繡研究體驗活動(廣繡組扇制作體驗)
活動時間:2021年5月15日14:30
活動地點數量: 15 (10歲及以上)
活動流程:14:30 13線博物館寬繡主題展導覽,15:00寬繡體驗活動
導師:廣繡體驗活動導師譚景軒,廣刺繡新一代,全國繡藝傳承人,全國進階工藝美術大師陳少芳的孫女
溫/廣州日報 新華城記者:吳道記者 于軒
圖/廣州日報 新華市記者:廖學明記者 于軒
廣州日報 新華城 編輯:曾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