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湘西州民族醫藥發展的思考

作者:洞觀湘西

作者:田曉輝 向晟

圖檔:唐兵兵(封面湘西配圖)

來源:團結報

幾千年以來,以土家族、苗族醫藥為代表的民族醫藥為武陵山區各族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或缺的曆史貢獻。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湘西州民族醫藥事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在國家大力實施新醫改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推動湘西州民族醫藥更好發展,助力“健康湘西”建設,仍是一個亟待思考、亟待“把脈”的命題。

關于湘西州民族醫藥發展的思考

苗醫田小俊背着一大把大血藤下山。

一、把準脈,全面認識民族醫藥的發展優勢

(一)在傳統文化上要充分認識其民族性。民族醫藥是各族人民長期以來同疾病作鬥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驗總結,曆史悠久,内容豐富,雖然土家族苗族都沒有文字記載和流傳,但經過“口口相傳”和“代代豐富”,仍然蘊含獨特的民族文化密碼。如部分土家族人民以白虎為圖騰,就來源于土家藥王為白虎虎口取骨,最後一道升天成佛的傳說;苗醫中關于浮萍清熱治嘶啞的用藥經驗,就來源于一首叫《墊哈》的苗族古歌;一些土家醫苗醫的醫藥名詞來源,有母語、有當地語言、有西南官話等,從側面反映了各自民族的遷徙、發展和融合的曆史程序,具有其鮮明的民族性。

(二)在藥材資源上要充分認識其地域性。湘西地處雲貴高原向洞庭湖過度地帶、武陵山核心區,是第四紀冰川時的動植物避難所。這裡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河流跌宕、林木參天,森林覆寫率達60%以上。由于特殊地理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緣故,藥用動植物資源就有280多科2000多種,藥用礦物10餘種,常用的有200多種在境内都有分布,是大陸藥用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就有著名的四大道地藥材:七葉一枝花、江邊一碗水、頭頂一顆珠和文王一支筆,為湘西州民族醫藥的發展提供着寶貴的藥材來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特性。

(三)在臨床應用上要充分認識其獨特性。受地域、社會發展水準和民族文化等影響,土家族、苗族醫藥等民族醫藥在臨床應用具有“一方一病”或“一技一病”的獨特性。民族醫藥主要治療在一定曆史時期和一定地域範圍内的常見病多發病,通過長期經驗總結和積累,沉澱下來了一些“拿手絕活”。“一方一病”是指民族醫藥多以單方或兩三味藥成方,即以單味藥或幾味藥治療一種病,成方簡單,一般藥物往往就在房前屋後,很多是以鮮品入藥,使用便捷;“一技一病”是指針對某一疾病,使用一種診療技法就可以治療,治療器械也多以常見物品為主。民族醫藥服務由于治療藥物簡單易得,治療手段便捷,加之療效明顯,又相對廉價,是以深受百姓歡迎。

關于湘西州民族醫藥發展的思考

田小俊在敷藥。

二、開好方,正确把握民族醫藥的發展路徑

(一)做好民族醫藥挖掘整理。民族醫藥挖掘整理是民族醫藥發展的源泉,湘西州民族醫藥的根本在民間,挖掘整理的責任在相關部門。要認真開展民族醫藥田野調查,組織精幹力量,擴大調查廣度、深度和精度,提高調查品質,掌握第一手資料。對民族醫藥的從業人員狀況、發展現狀、治療特色、資源保護、傳習傳承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形成比較全面科學的調查報告,為民族醫藥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也可以單獨對某一傳承人或單項治療技術進行深入調查,然後進行挖掘整理,并适時采取适當的方式加以宣傳、弘揚和推廣。

(二)注重民族醫藥人才培養。人才隊伍是民族醫藥發展的核心能力。首先要用活現有人才。長期以來,湘西州在推進民族醫藥事業發展過程中,培養和積累了一批全州、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取得國家、省級科研獎項20餘項,出版民族醫藥專著20餘本(套),是民族醫藥研究的寶貴财富,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曆史貢獻,鼓勵和争取他們為民族醫藥事業繼續耕耘;其次要加強人才培養。民族醫藥人才培養相對特殊,高等院校開設專業少,師資薄弱,畢業生實踐基地少,人才培養現階段仍然必須通過強化學曆教育、師承傳習和自學等方式來優化人力資源層級結構,提高人才隊伍整體水準。

(三)加強民族醫藥保護傳承。近年來,随國家對傳統醫學的高度重視,湘西州民族醫藥事業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但仍存在服務弱化、從業人員老化且後繼乏人、診療技術整理保護不夠、宣傳推廣各自為政、抱殘守缺失傳嚴重等問題,民族醫藥保護傳承工作已顯得刻不容緩,工作任重道遠。一要做好民族醫藥理論體系整理。要持續深入的收集和整理有價值的民族醫藥經卷、手稿、手抄本、碑文等文獻,豐富和完善民族醫藥理論體系;二要重視民族醫藥知識産權保護。對民族醫藥的一些特色診療技能技法,要通過系統整理、制定技術規範、支援有關專利申報、非遺項目申報等,加大其知識産權的保護和宣傳力度,促進民族醫藥不斷創新發展、持續發展;三要加大民族醫藥傳承的政策支撐。要結合湘西州“自治”優勢,采取多種措施,支援民族醫專科建設,培養民族醫藥後繼人才,支援民族醫藥專家和确有專長人員,采取師承形式,傳承特色醫技醫術;要制定積極的民族醫藥人員就業政策,落實對民族醫藥的投入政策,完善民族醫藥健康服務網絡,為民族醫藥傳承發展和健康服務能力提供政策支撐和機制保障。

(四)補齊民族醫藥産業鍊條。發揮湘西州民族醫藥資源優勢,補齊建強現有民族醫藥産業鍊條。一是要規模化、标準化、品牌化推廣民族道地藥材的種植,培養出産業化的種植大戶、種植品種、種植園區和營銷品牌;二是要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産業,引進技術和資金,發展中藥飲片加工、配方顆粒加工、健康食品加工、中成藥制造等産業,帶動民族醫藥發展;三是擴寬流通管道,發揮湘西州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地域優勢,進一步擴寬中藥材種植養殖、醫藥制造和醫藥流通管道,可以考慮建立立足于武陵山區,輻射四省市乃至全國的中藥材流通市場,樹立品牌,擴大影響,創造價值;四是推進民族醫臨床基地建設,對現有的民族醫臨床基地進行專科化的優化提質,擇時擇地逐漸建設新的2-3家專門的民族醫藥臨床基地,用于培養民族醫藥人才,推廣民族醫藥特色診療技術,更好更大範圍内為人民群衆提供健康服務,讓民族醫藥這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明的瑰寶發揚光大。

(全文完)

版權資訊:出于傳遞更多資訊目的,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重在分享,如有來源标注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如需聯系我們或需轉載原創授權文章,請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處理,謝謝。

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編輯/李艾家 周登友 黃沙沙

稽核/尚欣 王向遠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