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情才子白居易,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隻能寫詞以表達相思之情

都說愛情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這一點都不錯。你去看看古今文人墨客寫的作品,特别是小說三言、二拍、唐詩、宋詞等,談情說愛的東西可以說到處都是。

愛情,如“相思”二字,讓人一邊神往,一邊怅恨;一邊舍不掉,一邊放不下。從古至今,相思多能生愁,相思苦,相思愁,相思無言上高樓。樓高難解心中恨,又恨高樓更添愁。

多情才子白居易,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隻能寫詞以表達相思之情

于是,更有含蓄的人們,讓一場纏綿的相思,化作流傳千古的詞牌,即為《長相思》。在相同的曲調裡,填入不同的字句,再唱出相似的心情。千百年後,依然讓人沉醉不已。比如,白居易的這首小詞《長相思·汴水流》,便是寫給愛姬的一曲相思離歌,讓人聽起來肝腸寸斷。

《長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唐代〕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多情才子白居易,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隻能寫詞以表達相思之情

這首詞是中唐時期比較正規成熟的詞作,抒發“閨怨”的名篇,構思比較新穎奇巧。它寫一個閨中少婦,月夜倚樓眺望,思念久别未歸的丈夫,充滿無限深情。詞作采用畫龍點睛之筆,最後才點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因而給讀者留下強烈的懸念。

多情才子白居易,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隻能寫詞以表達相思之情

上片寫景,暗含深情。在唐代, 汴水有兩條。一條是古汴水,另一條是隋時的通濟渠。 古汴水發源于河南,由開封東流至徐州彭城,與源于山東、同流經彭城的泗水彙合;合流 後,入淮水東流,後轉運河南流,至揚州江都,在瓜洲與長江相通。細細體會,這三句是以水比人:一則寫少婦的丈夫外出,經汴水、泗水向東南 行,路途遙遠;二則暗喻少婦的心随流水追随丈夫遠去。“吳山點點愁” 一句曆來為人激賞,清陳廷焯稱“五字精警”(《詞則·放歌集》卷一)。 “吳山點點”,本是明朗秀麗的,作者用一“愁”字,将看似無情、含而不露的寫景之句全部化開,點點吳山秀色不複,面帶愁容,是因人愁而愁;山是愁山,那水自然也是恨水了,思婦内心愁緒表露無遺。

多情才子白居易,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隻能寫詞以表達相思之情

下片直抒胸臆,寫少婦由長久的思念,滿腹的愁緒,轉而生出怨恨。“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無窮盡地思念,無窮盡地怨恨,都因為夫妻長久不歸,恨他沒有情義;“恨到歸時方始休”,怨恨還是有止境的,表明她對夫妻懷有癡情。結句“月明人倚樓”,乃點睛之筆。其一,點破所見之景是倚樓女子的遠眺;其二,說明倚樓女子月夜的孤寂;其三,表露獨自月夜倚樓的心境。月明之夜,當是清空月圓,必然引起與夫妻共同賞月的回憶,今天又是共賞之時,然而他長久不歸,自己孤身影單,空對明月,承受寂寞之苦,怎不愈增思念,愈結愁腸,進而産生怨恨呢?

多情才子白居易,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隻能寫詞以表達相思之情

這首詞的情調及表現手法受當時民間詞曲的影響較大,是唐代中期文人模拟民間詞曲的代表作。而它的基本結構和藝術特征又為後來的詞人繼承和發展,特别是為婉約派詞人繼承和發展,以緻于這首詞的作者究竟是誰還引起了一些讨論。進而可見這首詞在早期詞的發展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