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充滿反差感的卡點變裝視訊,一度是短視訊平台的流量密碼。變裝前邋裡邋遢、貌不驚人的部落客,在一揮手、一轉臉後,就變裝成光芒四射的動漫遊戲人物、超級名模等令人驚豔的帥哥美女。

沒想到,年輕人将短視訊裡的變裝“花活”搬到生活中,成為節慶聚會時的樂子。

90後叉燒是網際網路大廠HR,平常工作比較忙,“網際網路最近都很卷”。在她看來,儀式感是生活中的一種調味劑,更是一個釋放壓力的視窗,“壓力越大越要去玩,才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年輕人的派對,快樂至上。(圖/圖蟲創意)

到了節日或生日,叉燒偶爾會和朋友們組織一些變裝派對。前不久,叉燒就在廣州舉行了以“貓咪”為主題的生日派對,邀請了三四十個人參加。還有朋友在30歲生日的時候變裝成茉莉公主,舉行了一個約有80人參加的“阿拉丁之夜”。

原來,不愛團建的年輕人,都偷偷在變裝派對“發瘋”。

一次變裝派對結束後,叉燒和朋友們一回到酒店,都在默默地刷小紅書。“我們今晚的裝扮太普通了,必須立刻開始做功課,想好下次模仿什麼來hold住全場。”

叉燒和朋友們初拟的計劃是,下次一定要抱團作戰,模仿團體或做一個有關聯的系列,“單打獨鬥”太難了。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叉燒和她的朋友們。(圖/小紅書@黃綠橙子)

早在一兩個月前,叉燒和朋友們就開始準備這次的裝扮。

叉燒cos的是僵屍新娘,衣服、頭紗、精靈耳、南瓜燈道具等,都是她自己在網上淘來精心搭配好的。另一個朋友長得有點像《武林外傳》裡的佟湘玉,是以決定cos佟掌櫃。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看見叉燒手上拿着南瓜燈,“正峰歐巴”主動要求交換道具合照。(圖/小紅書@生舊叉燒好過生你)

“因為她是當晚現場唯一一個‘佟掌櫃’,路過的行人都非常熱情地跟她打招呼、求合照,每次被cue到,她都會熱情地回一句佟掌櫃的口頭禅‘額滴神啊’。”然而叉燒和朋友們都沒預料到,原以為自己的打扮已經很用心,來到現場卻發現自己太普通了。

“很多人不僅是造型上cosplay,還還原了名場面,神态和現場表現真的很好笑。”“斯密嗎喽”和“向太”是叉燒覺得最有意思的兩個造型。

叉燒和朋友們聊天的時候就很愛用“斯密嗎喽”的表情包,沒想到這次能親眼看到三次元版。更讓叉燒意想不到的是,在活動結束後她發的小紅書文章裡,扮演“斯密嗎喽”的本尊還和她熱情互動了一番。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斯密嗎喽”本尊空降叉燒的小紅書文章。(圖/小紅書@生舊叉燒好過生你)

雖然在生活中叉燒是個活潑的E人,但來到現場卻覺得自己“不夠E”。“你沒辦法安靜地待在這個地方,一定要跟周邊的人互動,是以大家都很忙。”據叉燒推測,戴着頭套的很可能是渴望放飛自我的I人,不戴頭套就能瘋狂social的大多是E人。

叉燒感慨,不少在生活中迎面碰見熟人都要快速低頭假裝看手機的年輕人,居然可以紛紛變身“社牛”,遇見每一個陌生人都可以毫不猶豫地打招呼、合照,甚至是握手、擁抱,“這真是奇妙而美好的夜晚”。

“其他的家人,定完角色的抓緊填表,或者在群裡說一聲,需要借道具的今天先打招呼,免得來不及買。”“小椰又回到了J角色。”“這個群沒有小椰不行。”……

這不是某公司的活動營運群聊記錄,而是小椰的老友群,他們正在準備變裝露營派對。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小椰說,照片不用打碼,“都精修過了”。(圖/小紅書@多冰椰奶超大杯)

如果你在廣州臨江大道的露營區,看見過一夥裝扮成奇妙仙子、反串版白雪公主、黑白魔女庫伊拉、迪士尼高飛等各色人物的年輕男女,那應該就是小椰和她的朋友們,“隻有我們是變裝派對,其他都是正常人聚會”。

因為有男生做了反串cos,引得周圍的小朋友和聚會的年輕人都過來圍觀,最後還有自稱是攝影師的一群人,主動過來要給小椰他們拍照。“突然一下子圍過來十幾台手機和相機”,小椰說當時的場面有點像愛豆團體出道釋出會,非常震撼。

自嘲“E值高達99%,日常放飛人生”的小椰其實挺習慣這種友好圍觀的路人目光,畢竟平日因為過于熱鬧,不少I人朋友根本不敢出席她的派對,“有些朋友說自己社恐,頂不住我的邀約”。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單人cos合集。(圖/小紅書@多冰椰奶超大杯)

這次之是以選擇在露營區舉辦露天派對,是因為小椰他們“全員E人”。“一個全是高E值成員的局非常吵,是以不得不選擇更加開闊的戶外來搞派對。”

小椰和朋友們都很喜歡熱鬧和拍照,想着變裝比較有意思,從去年開始,每逢特别節日,小椰就會“撺掇”朋友們開始準備變裝派對。

在網際網路公司從事市場營運工作的95後小椰是計劃型J人,她會用工作中辦活動的思維來搞聚會,還會專門做線上表格,記錄分工和準備進度等,一目了然。“不然會‘三個和尚沒水喝’,大局我們會提前一兩個月準備,小點的就一周,本J人會親自來當媽。”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看見這個表,夢回工作群。(圖/受訪者提供)

“有很多搞電商的朋友,幾乎每次聚會都會帶電腦來邊玩邊争分奪秒地處理工作。”小椰的朋友多在MCN或電商公司,雖然平時工作比較忙碌,但他們都會抓緊時間找樂子。

最讓小椰難忘的是去年的一次變裝派對:“幾乎是十幾個人在兩三個星期内不斷讨論,做了四五個備選方案才得以推進的派對。”“這稱得上是大家齊心協力、排除萬難的完滿結果,是以見面的時候都玩得格外瘋。”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一邊派對,一邊工作。(圖/小紅書@多冰椰奶超大杯)

“今年再回頭看當時大家為了能順利開派對的努力,有種很割裂的感覺,恍如隔世。”小椰感慨,“有想做的事情一定要立刻就做,有想見的人一定要立刻就見,做過夠‘瘋狂’的事情,人生才能不留遺憾”。

珍惜每一次“瘋狂”的聚會,更要珍藏這些回憶裡的真心。

不難發現,無論是短視訊的變裝熱潮還是小衆圈子裡的變裝派對,核心大概都和前段時間流行的多巴胺穿搭、網際網路上的“發瘋文學”如出一轍——年輕人的一種情緒出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成為一件被推崇的事情。

年輕人漸漸不愛發朋友圈,可見範圍從全部逐漸縮減到最近半年、最近一個月、最近三天……直到别人打開你的朋友圈,隻能看見一條淡淡的橫線——就像每個人表現出來的情緒一樣平穩、稀薄。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默默咽下所有委屈和心酸的成年人。(圖/《四重奏》)

工作時,年輕人自嘲為隻能回複“好的”“嗯嗯”“收到”的打工社畜;生活中,他們用“社恐”的面具對抗有可能出現的傷害和失望。明明厭惡這種僞裝和掩飾,卻隻能跟随着慣性繼續重複,擠壓的情緒亟須尋找釋放的出口。

内耗成風的時代,年輕人在變裝後呈現出的真實、鮮活的面貌無疑是更加可貴的。不隻是情緒穩定的成年人,還是擁有喜怒哀樂、充滿朝氣的真實個體。被變裝包裹的年輕人,仿佛擁有了對抗質疑和否定的铠甲,可以鼓足勇氣表現出最真實的自己。

在變裝派對,我扮演真實的自己

“想哭就要笑”的大人們。(圖/《機智醫生生活》)

套用網上的一則金句:“平時扮演自己就已經很辛苦的人,來變裝派對什麼都不用扮也是OK的。”

别再被多餘的儀式和規則束縛,你的人生,沒有比活出自己更重要的事情。

參考資料

[1] 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有多難?丨三聯生活周刊

撰稿 賈   輝

編輯 草莓脆

校對 鄒蔚昀

排版 餘俐伶

頭圖 圖蟲創意

封面《朝5晚9:帥氣和尚愛上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