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作者:餐飲創業生意經

#幹杯吧朋友#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糊的種類

1.以蛋類為主的糊

這種糊主要是用雞蛋、澱粉、面粉等調成,而根據使用雞蛋部位的不同,又可将它分為以下幾種:

全蛋糊:又稱蛋粉糊、整蛋糊、全蛋澱粉糊、雞蛋雙粉糊等。

蛋黃糊:又稱蛋黃粉糊。

蛋清糊:又稱蛋白糊、蛋清澱粉糊等。

蛋泡糊:又稱發蛋糊、雪麗糊、芙蓉糊、雪衣糊、高麗糊、松泡糊、雪花糊、蛋泡澱粉糊等。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圖檔來源:pixabay

2.以澱粉類為主的糊

水粉糊:又稱澱粉糊、濕澱粉糊、幹漿糊等。

拍粉糊:又稱上粉、幹粉糊、獅子糊。

3.以多道工序制成的“糊”

拖蛋糊:又稱滾袍糊、拍粉拖蛋糊等。

香炸糊:所用原料有雞蛋液、面粉(或幹澱粉或鑲粉,鑲粉是由粳米粉和糯米粉各半組成)、面包糠(或幹饅頭渣等)。調制時,先将主料用調味品腌漬後,在其表面拍上一層幹澱粉(或面粉,或用威化紙、雞蛋皮等包好再粘一層幹澱粉),然後拖上蛋液,粘上一層面包糠并用手輕輕壓實(以防面包糠在加熱過程中脫落)。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圖檔來源:pixabay

4.酥糊

此種糊具有膨松酥脆的特點,一般會加發酵粉、幹酵母、鮮酵母、啤酒等做膨松劑。

發粉糊:又稱蘇打糊、松糊。

油酥糊:又稱蛋黃酥糊。

蛋清酥糊:所用原料有雞蛋清、澱粉、清水、花生油。調制時,先将蛋清攪打起泡,加入少許清水攪勻後,再加花生油攪勻,然後放入澱粉攪拌成糊,靜置15分鐘即可。

啤酒糊:所用原料有面粉、澱粉、清油、啤酒。調制時,把啤酒納盆,加入清油、澱粉攪勻,再加入面粉調勻,靜置15分鐘即可。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5.脆漿糊

原料有面粉、澱粉、發酵粉(或泡打粉)、清水、鹽、花生油(面粉與澱粉的比例為4∶1)。

調制時,先将面粉、澱粉放入盛器内,加水調成稀糊(用筷子撈起糊下流速度較慢且糊不斷),再加入發酵粉和鹽,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調勻,然後放花生油攪拌成糊。最後還可加點白醋拌勻,夏天靜置2小時,冬天靜置4小時即可使用。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9種常用糊調制方法

常用的糊有多種,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日常生産中會經常用到的糊,以供大家參考學習。脆 皮 糊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調制方法:1.先将泡打粉9克、酵母3克混合均勻,然後放入普通面粉95克,精制生粉、馬蹄粉各35克(三種粉要提前用篩子篩過),攪勻。2.再放清水105克(一般分兩次加入,如果調制的量大,需要分三次加入)、雞蛋1個充分攪拌,最後放色拉油15克,順一個方向用力攪勻,當調好的糊呈現透明的煉奶狀時,用保鮮膜封口,放在常溫下靜置10分鐘以上。特性:菜肴外形飽滿,口感比其他的糊要更加松脆。應用:應用最廣,常用來制作酥炸、幹炸或者脆炸的菜肴,比如脆炸明蝦、酥炸肉片。

天 婦 羅 糊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調制方法:跟脆皮糊的調制方法差不多,隻是采用天婦羅粉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天婦羅粉50克、冰水90克、蛋黃15克、鹽2克調勻。制作時也可以不加蛋黃,直接用水來調制天婦羅粉。不加蛋的調制方法是:天婦羅粉50克、冰水110克、鹽2克混合均勻。特性:色澤白中帶有淡淡的黃色或者雪白,質地非常松脆,而且炸好的菜肴“外衣”非常輕薄,可以清晰看到内在的原料。應用:比較适合制作高端的炸菜,比如日式天婦羅炸大蝦、天婦羅炸什錦。

蛋 清 糊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調制方法:雞蛋清50克抽打均勻,加入混合粉50克、清水30克、色拉油5克調勻。特性:菜肴色澤白中帶淺黃,外形松脆。應用:軟炸菜肴,比如軟炸大蝦、軟炸銀魚

蛋 泡 糊

(雪麗糊、高麗糊)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調制方法:1.将5個雞蛋的蛋清放入不鏽鋼容器内,用打蛋器或竹筷朝着一個方向攪打(攪打時要用力,先快後慢,不能亂打,3-5分鐘就可以打成蛋泡)。2.将筷子放在蛋泡裡一插,筷子能夠直立時說明蛋泡已經成功,再加幹澱粉20克、面粉10克攪勻。特性:跟蛋清糊的不同在于,雞蛋清要提前打發,然後加入其,它原料調制。是以與蛋清糊相比,它的顔色更加潔白,質地松而嫩,做好的菜肴也比用蛋清糊包裹的原料更加飽滿。應用:成品要求色澤雪白的松炸菜,比如夾沙豆沙、夾沙香蕉、高麗明蝦。操作要領:1.打蛋清的容器要使用湯盆,便于筷子在盆内攪打,容易使蛋糊打發,形成發蛋糊;容器一定要幹淨,無積水,無油污。2.一定要用新鮮雞蛋,打蛋時隻用蛋白,蛋黃蛋白要厘清,蛋黃已碎的不能用,不能有一點蛋黃摻在蛋白裡。3.糊打成以後,可以根據不同的菜肴加工要求,加入不同的調料和輔料。如炸羊尾可以在糊裡加入一點幹酵粉;又如雞茸蛋可以加入雞脯末和肥膘末。加入調料和輔料時,不是将糊倒進輔料,而是将調料和輔料加入糊裡,邊加入邊攪拌。4.制好的糊不宜久放,要及時加熱成熟。

面 粉 糊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調制方法:面粉(提前過篩)100克、鹽3克、清水120克調勻,再加入色拉油10克調勻。特性:菜肴外皮偏硬,色澤金黃。應用:外形比較堅挺的炸菜。

蛋 黃 糊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調制方法:雞蛋黃50克朝一個方向攪打均勻,加入面粉和澱粉的混合粉50克、清水30克、色拉油5克調勻即可。特性:色澤更金黃,口感相對比較脆硬。應用:如黃金三文魚、黃金雞排這樣要求成品色澤金黃的炸菜。

拍 粉 拖 蛋 糊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調制方法:原料在挂糊前先拍上一層幹澱粉或幹面粉,然後再挂上一層糊。一般面粉20克、雞蛋60克調勻即可。特性:菜肴外形飽滿,口感香嫩。應用:有些原料含水量或含油脂的量比較多,不易挂糊而采取的方法。對應菜肴有拔絲蘋果、鍋貼魚片等。

全 蛋 糊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所用原料:雞蛋100克,面粉50克,澱粉125克,清水适量。調制方法:先将雞蛋磕入小盆内,加入适量清水攪散,再加入面粉和澱粉調勻成糊即可。注意:調制時應先把水與蛋液調均勻,然後再加澱粉、面粉一起調勻,切忌攪拌上勁。一般面粉和澱粉的量是蛋液的3倍,水則根據需要加入,以控制糊的稀稠度。特性:外形酥脆,顔色金黃,但不如用蛋黃糊浸炸的菜肴黃亮。适用範圍:一般的炸菜均可,多用來制作家常類的炸菜,比如炸茄盒、炸藕盒。

油 酥 糊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所用原料:面粉75克,澱粉50克,雞蛋黃20克,清水75毫升,花生油75毫升。調制方法:先将清水(冬季用溫水)、雞蛋黃攪勻後,加入花生油攪勻,再加入澱粉、面粉攪拌至起小泡時,靜置15分鐘(冬季30分鐘)即可。适用範圍:一般适于酥炸、幹炸等類菜肴。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挂糊技術的關鍵要領

1.要把要挂糊的原料上的水份擠幹

特别是經過冰凍的原料,挂糊時很容易滲出一水份而導緻脫漿,而且還要注意,液體的調料也要盡量少放,否則會使漿料上不牢。

2.要注意調味品加入的次序

一般地說,要挂糊的原料要先放入鹽、味精和料酒,再将調料和原料一同使勁拌和,直至原料表面發粘,才可再放入其它調料。先放鹽可以使鹹味滲透到原料内部,同時使鹽和原料中的蛋白質形成“水化層”,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原料中的水份少受或幾乎不受損失。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圖檔來源:pixabay

3.掌握好各種糊的調制方法

調制糊時,必須掌握先慢後快,先輕後重的原則。

因為在開始攪拌時,糊的澱粉及調味品還沒有完全溶解,水和粉尚未調和,濃度不夠,粘性不足,是以應該攪拌得慢一些,輕些,以防止糊溢出容器。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圖檔來源:pixabay

而經過一定時間的攪拌後,糊中的濃度漸漸增大,粘性逐漸加強,攪拌時就可以逐漸加快加重,以使其越攪越濃,越攪越粘。尤其是蛋泡糊,更要多攪,重攪,直到可以把筷子戳在糊内直立不倒為止。

攪出的糊必須均勻,糊中不能有小粉粒,因為糊内如果存有小顆粒,原料過油時小粉粒就會爆裂脫落,造成脫糊的現象。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疑問解答

提問:

面粉的顆粒相對較粗,如果單獨用來調糊,調好的糊質地不夠細膩,光澤度較差,炸好的成品表面比較粗糙,口感脆中帶有一定的硬度,回軟也會非常快。生粉的顆粒比較小,調制出的脆皮糊雖然質地細膩,光澤度也好,但是做好的成品酥脆感明顯不足,因為它無法形成足夠的筋力。是以必須将生粉和面粉搭配使用。

為了讓做好的成品外形比較靓麗,有些廚師也會加入顆粒更加細滑的馬蹄粉或者糯米粉等。有的同行還會加入天婦羅粉或者脆炸粉。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圖檔來源:pixabay

提問:

加酵母是可以的,但是酵母的泡發程度比較難以掌控,是以現在很少有人調制脆皮糊時加入酵母,都是加入泡打粉。

提問:

首先,調制脆皮糊一定要選用低筋面粉;二是在調制過程中,一定不能朝一個方向攪拌,而是要采用抓拌的方式調拌,這樣就不會使面糊上勁了。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圖檔來源:pixabay

提問:

脆皮糊調制好了之後,最好存放一段時間再使用。但是存放的時間不能太長,如果天氣比較熱,存放10分鐘即可使用;若是天氣比較冷,存放半小時即可使用。提問:

調制脆皮糊的時候,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面粉、生粉最好提前過篩,尤其是在南方,因為濕氣比較重,面粉很容易受潮粘成團;二是加入水的時候,一定要分次加,不要一次性加足。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圖檔來源:圖蟲·創意

提問:

可行,啤酒不僅可以調整糊的香味,還可以起到發酵的作用。但是,這種脆皮糊不宜大批量調制。

提問:

當然不是。有些原料,比如大部分的肉類原料,不容易着糊,我們就可以在上述脆皮糊調制時,将水量略微減少一點。

提問:

食材一般來說要炸兩次。第一次油炸時,油溫約四成熱下鍋,炸到原料成熟後離火。複炸時,油溫六成熱下鍋,大火浸炸至原料酥脆即可。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圖檔來源:pixabay

提問:

比如說糖醋裡脊,一般會選擇全蛋糊或者蛋黃糊,而非脆皮糊,這點不能搞差了。原料挂糊後要兩次浸炸,第一次浸炸,待油溫達到六成熱時下入裡脊,小火炸至其變成淺黃色撈出。待油溫升高至七成熱時,再次放入裡脊,用中火複炸至色澤金黃,撈出即可。

這9種挂糊技法,大廚都不一定全會!(附詳細菜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