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燒掉300億,位元組做了場“硬體夢”

燒掉300億,位元組做了場“硬體夢”

燒掉300億,位元組做了場“硬體夢”

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丸都山

編輯 | 王一鵬

頭圖 | 視覺中國

位元組跳動用300億證明了,自己确實沒有做硬體的基因。

11月7日,位元組跳動旗下VR企業Pico召開内部全員大會,通知将對組織架構進行大幅調整,主要涉及到市場銷售、Studio、視訊及平台業務團隊。

“在保持正常營運的同時,會下更大的決心在長期價值點上加強投入,在其他方面内縮小投入。”在全員大會上,創始人周宏偉以相對體面的方式宣讀了Pico的命運。

然而,Pico可能已經成為位元組實際意義上的棄子。一位從業人士向虎嗅表示,“内容文化和市場等部門幾乎在整建制地裁撤,雖然位元組要留下硬體部門作為火種,但這種調整力度無法避免硬體團隊的流失。”

2021年9月,位元組跳動以90億元的天價,勸退競争對手騰訊,成功将Pico攬入懷中,立志打造“元宇宙”時代中,國内最大的流量入口。

在北京市工商聯的一場座談會上,位元組跳動的某位高管現場發表豪情壯志,準備好為VR項目“燒掉300億元”。

但僅僅兩年的時間,“元宇宙”一詞淪為過街老鼠,各路VR公司對其避之不及,曾經最負盛名的VR公司也轟然倒塌。

許多人對于Pico的結局并不感到意外。從今年2月起,“大面積裁員”、“内容負責人離職”等消息就始終圍繞在這家公司左右,行業内甚至已經預設了Pico被抛棄隻是時間問題。

在内部會議上,周宏偉将Pico的問題歸咎為對行業的誤判:“VR行業處于非常早期的狀态,我們對行業發展的估計比較樂觀。”

不過,在與多位從業者交流時,他們普遍認為Pico的失利不能完全歸結于行業,亦或是位元組,更深層次的問題,在雙方合作開始的那天起就已經埋下。

年虧36億,位元組也補不動了

實際上,對于大部分國内使用者來說,Pico是他們接觸到的第一個VR品牌。

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IDC的統計資料,2022年國内VR頭顯産品共計出貨110.3萬台,其中Pico Neo 3和Pico 4兩款機型的出貨量就分别達到50.5萬和21.7萬,拿下了國内65.4%的VR頭顯市場佔有率。

當然,這背後離不開位元組跳動真金白銀的投入。

從2022年一季度開始,位元組利用旗下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訊等管道為Pico引流。據統計,僅在2022年春節,位元組給Pico的全管道曝光量就超過11.3億人次。

如此大動幹戈,自然也讓Pico嘗到了甜頭,在春節假期期間,Pico全管道銷售量同比增長32倍,成交額同比增長29倍。

三季度,Pico釋出了進入位元組系後的首款作品——Pico 4。客觀地說,這是一款完成度較佳的産品,骁龍XR2+Pancke光路設計,為它提供了堅實的硬體保障,2499元的起售價更是錦上添花。

燒掉300億,位元組做了場“硬體夢”

2022年9月釋出的Pico4,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可問題是,這個定價對于VR廠商來說,實在有些低得離譜了。

根據Wellsenn XR的成本測算,這款終端産品的硬體成本約為368.25美元,稅後硬體約合2913元人民币,其中還不包含研發、良率、運損所産生的費用。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在今天,Pico 4依然面臨着“賣一台賠一台”的局面。

但即使如此,位元組也絲毫沒有減少對Pico的扶持力度。在卡達世界杯期間,位元組先是斥資10億元與咪咕視訊共同獲得世界杯的轉播權,後又單獨打造了世界杯專題活動,通過抖音等管道将賽事轉播向Pico視訊引流,并為後者提供賽事轉播的支援。

然而,這一連串的輸血在2022年底戛然而止。

盡管Pico從未公開過财務資料,但Pico的一位内部人士向虎嗅透露,在整個2022年,Pico全年虧損達到36億,這還不包含位元組在集團層面的投入。

“不光是燒錢問題,最主要的是留不住使用者,沒法産生後續收益。”一位業内人士向虎嗅表示,Pico使用者的留存率和活躍度過低,位元組想過要在硬體上燒錢,但前提是能夠通過使用者規模形成内容生态關聯。

而在内容方面,Pico完全沒有達到預期。

内容之殇,誰之過?

去年7月,Meta破天荒地宣布旗下VR頭顯産品Oculus Quest 3全線價格提升100美元。

這在普遍采用“低價換市場”的VR行業裡尚屬頭一遭。Meta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紮克伯格需要緩和投資人的不滿情緒,另一方面也是因為Quest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

根據《華爾街日報》此前的爆料,目前Quest的月活使用者已達到637萬,其中僅《Beat Saber》(節奏光劍)這一款遊戲就貢獻了2.55億美元的營收,月活使用者達到147萬。截至今年2月,Meta的VR平台上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應用數量已超過200多款,其中95%以上都是遊戲應用。

但令人遺憾的是,遊戲恰好是Pico平台上最大的短闆。在被位元組收購後,Pico迎來了“空降”的内容團隊,由原西瓜視訊總裁任利鋒上司,全面轉向VR視訊、VR直播、VR演唱會等方向,雖然也在積極引進海外遊戲版權,但進展十分緩慢,海外爆款IP在Pico商店中寥寥無幾。

是以,在Pico直播間中,甚至可以看到這樣一副景象:人氣最高的直播間,主播一本正經地教觀衆如何通過PC串流去玩Meta的《節奏光劍》。

遊戲内容的缺失,讓Pico在使用者留存上面臨十分艱難的處境,盡管内容團隊花費力氣想打造VR視訊矩陣,但一個現實問題是,與其他任何終端裝置相比,VR頭顯在視訊直播上都沒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去年11月,Pico還上線了一款名為《輕世界》的UGC(使用者生成内容)應用,作為Meta《Horizon World》的平替品,《輕世界》也複刻了後者粗糙的質感,以及幾乎沒有可玩性的特點。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有着超過600萬月活使用者的Meta,其使用者在Horizon World到訪過的場景甚至不到9%,而在輕世界中,活躍使用者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燒掉300億,位元組做了場“硬體夢”

在Pico 4釋出時,周宏偉曾表示,未來Pico要搭建四大應用場景:VR運動、VR視訊、VR娛樂和VR創造。如今來看,這四大場景無一取得預期的效果,使用者的留存問題始終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業内有種聲音認為,Pico在内容上政策上的失敗,主要原因在于“歌爾派”(Pico創始人團隊來自歌爾聲學)與“抖音派”之間的鬥争,但一位業内人士對虎嗅否認了這個觀點。

“位元組過去沒有做硬體的經驗,他們就算是想派人架空周宏偉都找不到人選。”這位業内人士表示,Pico内的派系鬥争或許存在,但内容問題是國内VR廠商的通病,Pico做的還算不錯。

在他看來,Pico的失利,從收購完成時就已經注定。

“瞄着不存在的靶子”

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是,盡管位元組跳動是在VR上做舍得花錢的,但騰訊卻是國内大廠中最先布局的。

早在2020年底,騰訊就提出了“全真網際網路”的概念,并在次年注冊了“天美元宇宙”、“王者元宇宙”等商标,又先後入股了多家“元宇宙概念”公司,包括Epic Gmaes、Roblox、威魔紀元等背後都有騰訊的身影。

即便是後面在與位元組争購Pico中敗北,騰訊仍準備收購黑鲨團隊。去年2月,曾有消息人士向筆者透露,騰訊計劃在收購黑鲨完成後,招募上千人的硬體團隊。

雖然這樁收購最終沒有完成,但不免讓人産生疑問:兩家從未在硬體行業布局過的公司,為什麼要這麼執着于VR行業。

最核心的原因還是這兩家公司需要在即将到來的元宇宙時代,握住自己的流量入口,也就是VR頭顯。

至少騰訊在這個問題上是吃過虧的。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華為宣布将多款騰訊遊戲從華為應用商店下架,事件的導火索是騰訊不滿華為應用商店過高的付費抽成,單方面宣布修改條約。值得玩味的是,原本業界預計的“華騰大戰”并沒有是以爆發,在不到24小時後,騰訊方面就做出了妥協。

原因也很簡單,騰訊旗下遊戲幾乎不可能在第三方管道中下載下傳,手機廠商所掌控的應用商店,就是網際網路大廠們在移動端的命門。

是以,在“元宇宙”概念興起後,網際網路大廠們第一時間殺入VR行業,希望可以一舉扭轉自己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被動地位。

但似乎所有人都高估了“元宇宙”的分量,當年高舉元宇宙大旗的創業者們,不約而同地在公司中表示禁止再提“元宇宙”一詞。

紮克伯格曾提出過一個“VR奇點”理論,即當VR使用者突破1000萬時,VR硬體和應用、以及内容開發者就有了持續穩定獲利的條件,進而推動這個行業的大爆發。

然後,從實際情況來看,全球VR頭顯出貨量已經超過1000萬,但使用人群似乎也隻局限在這1000萬。

一組直覺的資料可以反映出目前的行業現狀:根據IDC的統計,今年二季度全球VR頭顯出貨量同比下降44.6%,實作了出貨量連續四個季度的下降。而在中國市場,VR頭顯更是斷崖式的下跌到11萬台,大緻相當于去年四季度的三分之一。

燒掉300億,位元組做了場“硬體夢”

資料來源:IDC

在如此頹勢的市場中,再去讨論使用者的納新與留存已經沒有多大意義,當年位元組跳動與騰訊在VR賽道上的互相角力,似乎也隻是在朝着一個不存在的靶子猛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