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作者:午間咖啡财經

這張圖中,2013年的GDP排名,不少北方人,已經隐隐感到不安,因為青島跌出了前十;2020年的GDP,更多北方人隐隐不安,因為天津也跌出了前十。

如今,前十名裡面,北方隻剩一座北京。而北京是如此的特殊,是以很多人判斷,是北方不行了。

北方城市,幹不過南方城市?▼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但你有沒有發現,天津、青島這樣的北方沿海城市,至少還進過前十。但是在内陸,黃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幾大省會,濟南、鄭州、西安,都有千萬級的人口,近億的人口腹地,卻從沒進過前十。

而在相似的經度上,他們在長江流域的鄰居,南京、武漢、重慶,卻穩居前十。

南北兩大河流沿線的内陸省會,其經濟差距竟如此之大,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今天我們嘗試以長江黃河為切入點,看看南北這兩組城市究竟相差在哪裡?

黃河模式vs長江模式,差距在哪?▼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巨大差異,來自長江與黃河

南北對比是個十分複雜的課題,首先内部就差異巨大,同在北方的東北、西北、京津冀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同方位的北方城市,有不一樣的風情

(圖:圖蟲創意)▼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而濟南、鄭州、西安這三個省會,有着近似的人口、GDP和人口腹地。陝西人口雖然不到四千萬,但西安作為西北的門戶,對其他西北省份也有很強的吸引力,人口腹地其實很大。

這三城還有個共同點,都在黃河及其支流沿線。這裡的黃河沿線不等于黃河流域,比如鄭州在黃河邊,卻屬于淮河流域。

濟南、鄭州、西安三城,在緯度上比較接近▼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長江沿線的南京、武漢、重慶也是千萬級的人口,東西首尾相望,又與北方三城南北相望。就連它們旁邊的合肥和石家莊,與長沙和太原仿佛也有着某種相似之處,形成了奇特的對比關系。

南京、武漢、重慶三城,在緯度上也很相近▼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南北六省會的GDP雖然都跨過了萬億門檻,但還是差距明顯,2022年,北三城GDP之和約3.6萬億(36449億元),隻有南三城(64903億元)的一半多一點。北三城10.3萬(103432元)的人均GDP,也比南三城(117232元)略遜一籌。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這背後一個重要的地理原因,正是長江與黃河的差異。這個差異因鐵路的發展被很多人忽略了,畢竟北方省會多因鐵路崛起,如今高鐵更是四通八達。但從物流運力的角度看,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優勢仍然無可替代,

鄭州,因鐵路而崛起的省會城市之一

(圖:圖蟲創意)▼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2022年,全國鐵路總發送量49.8億噸(2022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而長江流域的河流貨運量居然有61.7億噸(2022年水路運輸市場發展情況和2023年市場展望)。相比之下,黃河的貨運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未來如果航運改善,或許能達到2億噸,占長江的一個零頭。

黃河到底有多拉胯?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長江及其主要支流連接配接着從上海到成都的九個省級行政中心,黃河連接配接着從濟南到西甯的八個省級行政中心。如果河流足夠給力,那就是兩條黃金水道。

黃河和長江,串聯了中國衆多重要城市▼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隻可惜黃河的條件太拉胯了,跟長江比如同一條泥河、旱河,580億立方的徑流量甚至不如長江的支流贛江(贛江648億立方米,黃河580億立方,長江9660億立方)。

得益于豐沛的水量,長江登頂世界上最長距離、貨運量最大的内河航道。即便在枯水期,它也可以保證武漢以下的航道通行,就連湖南衡陽都建有内河港口,相當于北方的山西中部都可以坐船直達渤海。

橫屏-長江幹道航道與主要港口示意▼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這說明長江可以充分整合上百萬平方公裡流域内的資源和人口,甚至能通過京杭運河北通濟甯、南通杭州,如果修了贛粵運河,連珠江流域都打通了。而黃河能保證幾段幹線之間的航運就謝天謝地了。

黃河的通航條件遠不如長江▼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再加上長江距離馬六甲-蘇伊士這條全球海運主動脈更近,5萬噸級海運貨輪可以航行到南京港,而黃河下遊剛開通的濟南港隻是千噸級的泊位。

地理區位上,長江也更具航運優勢▼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顯而易見,黃河最大的劣勢在于缺水,長江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平均降水量有1000~1200毫米。黃河中上遊隻有200~400毫米,下遊豫魯兩省也不過500毫米,而且降水的季節、年際變化很大,導緻黃河要麼泛濫成災,要麼幹脆斷流。

400毫米等降水線

是中國半濕潤和半幹旱的地區分界線

黃河流域有不少地區在400毫米線以下▼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黃河地理上的“幾”字灣也讓整條河流支離破碎。經過幹旱的河套地區消耗了太多水量,中遊的晉陝大峽谷、壺口瀑布幾乎是水運的鬼門關,“幾”字灣的南北緯度差,還導緻淩汛現象時有發生,通航條件更加惡化。

在這如沸騰般的黃色瀑布

你很難想象船隻該如何航行

(圖:圖蟲創意)▼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即使在河道較寬的下遊區段,水深也不過2-3米,而且普遍是地上懸河,基本沒有大的支流,防洪的重要性遠大于航運。黃河南岸的鄭州,區内河流居然基本流入淮河,鄭州以下成規模的河港的也隻有濟南港。

這一套debuff下來,黃河實際上有航運價值的,隻有三門峽到小浪底等幾個局部河段,跟遠在湖南的衡陽都能通江達海相比真天壤之别。

橫屏-流經河南的黃河隻能局部通航

航運主要還得靠淮河及其支流▼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按照“2023年1-7月水路貨物運輸量”,南三城所在的江蘇、湖北、重慶的名額約為6.5億噸、3.8億噸、1.2億噸,而北三城所在的山東、河南、陝西的名額約為1.4億噸、1.1億噸、24萬噸。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雖然山東、河南都在萬噸以上,但跟黃河沒啥關系。山東的名額主要來自海運和京杭大運河,河南的名額主要是淮河、漢江及其支流。陝西區區24萬噸,則全部來自漢江上遊。也就是說,黃河對這三個省的水運幾乎毫無貢獻,實在是太慘了!

從南北三城的衛星影像也能看出,相比南三城一字排開的各類港口碼頭,北三城的黃河沿岸冷冷清清,來自航運的收益自然也可以忽略不計。

南京港一年能給南京帶來800-1000億的GDP增加值。而濟南去年才剛剛通航。

左滑-南北三城沿岸衛星圖像對比

(底圖:google map)▼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河流背後,還有發展模式差異

河流條件影響的不光是航運和經濟,同樣還有人、資訊和觀念,進而作用于社會風氣和營商環境。畢竟,正是無數個人的選擇組成了城市經濟、城市帶這些宏觀詞彙。

長江流域内部溝通的便利性,讓身處其中的每座城市、數億人口都成了長江經濟帶的一部分,黃河卻沒有這個作用,甚至還産生了隔絕南北兩岸的負面效果。

橫屏-長江經濟帶區域圖▼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長江流域的南三城周邊都已形成聯系緊密、發育良好的城市群。而黃河沿線,除了濟南所在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較好外,中原城市群和關中平原城市群,都沒有形成緊密的内部聯系,北方幾大省會往往在自己的地盤内各自為政,死守着一畝三分地,它們的經濟腹地看似很大,但是跟南方城市群複雜的内部分工相比,其實要小得多。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另一方面,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火車頭”城市是非常重要的。上海是長江中下遊流域的“火車頭”,作為中國和世界的關鍵連接配接點,其資金、産業、技術、經營管理都可以向内陸腹地輻射。

而北方的“火車頭”北京,則遠離黃河,鞭長莫及,對濟南、鄭州、西安的帶動要微弱很多很多。

“火車頭”上海,把繁榮也帶進内陸

(圖:壹圖網)▼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這背後的原因還是河流,正因為長江的通航價值,上海這個入海口才能坐享極高的區位優勢,反向帶動上遊。而黃河的入海口東營,就隻是個自然地理上的入海口而已,不少網友還想着黃河造陸能連到北韓半島,也側面說明了這條河在地理上是多麼不穩定。

黃河入海口這條件實在是沒法建港口

(黃河三角洲入海口,圖:共生地球)▼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由于黃河出海口的價值太低,北三城通向海洋就隻能另覓他途,青島和連雲港都是可選項,連雲港還是所謂第二亞歐大陸橋的起點,跟鹿特丹遙遙相望,但實際上,黃河沿線的貨物從這兩個港口出海,還要經曆水陸轉運,成本是沒有優勢的。

黃河離這兩個港口還是有點距離的▼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而且山東沿海與内陸差異很大,與河南、陝西也僅限于物流上的合作。我的河南同僚會把鄭州、北京、上海作為自己的目标,而非青島和連雲港。

正是一系列地理上的斷裂,導緻區域經濟上的斷裂,阻礙了北方城市的分工效率,也影響了市場投資和國家的政策傾向。

比如,國家對長江的定位,更偏重經濟屬性,突出長江是大陸“綜合發展大動脈”這一特質;而對黃河的定位,則把生态保護列為重中之重。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客觀地說,雖然兩大流域在GDP層面還有較大差距,但北方三城相比以前,也是在努力向上,盡力補足短闆的。

比如濟南已完成小清河複航工程,今年6月底全部通航,同步推進建設的濟南港,預計2025年貨物吞吐量1040萬噸、2035年達到2070萬噸。

橫屏-小清河複航工程示意圖▼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而鄭州作為河南“通江達海”工程的關鍵城市,計劃在今年12月開工建設鄭州港,青島-鄭州的海鐵聯運也已經能無縫銜接,把青島的港口功能前移到鄭州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相當于把青島出海口搬到河南門口。

不僅能從青島出海還能與

天津港、連雲港港、甯波港等港口聯合

真正實作不靠海也能“出海”

(圖:dahe.cn)▼

中國南北六省市對比,差距太大了!

隻不過這些努力,目前還遠不能抵消長江、黃河在經濟價值上的巨大差距,以及由此導緻的,難以追趕的先發優勢。

北方城市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新賽道,除了硬體投入,還要解放“人”的價值。畢竟再好的資源和條件,也是為人服務的。如果自然環境衍生的社會環境,對人形成了雙重限制,那才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