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威登"Alberto Giacometti"系列在北京ESPACE文化藝術空間展出
題詞:2021年4月7日至9月26日,路易威登在北京ESPACE文化藝術空間舉辦了阿爾貝托·賈科梅蒂收藏的精選展覽,展出了賈科梅蒂在路易威登基金會的八件雕塑作品:《極地阿凡達》(1947年)、《三個行走的男人》(1948年)、《行走的男人》(1950年)、《威尼斯女人III》(1956年)、《高個子女人II》(1960年)和《男人的阿凡達》(勞達爾一世)。 Man's Avatar (Laudar II), Men's Avatar (Laudar III) (1964-65).
溫/杜燕
在20世紀30年代末的巴黎,人們看到一名年輕人将一輛手推車推入河中,上面有阿爾貝托·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完整雕塑,阿爾貝托·賈科梅蒂是一位在超現實主義藝術界出名的瑞士人。他的怪異不止于此,他白天做他的工作,晚上破壞它。這個習慣持續了一輩子,他反複修改,不斷翻倒,到最終完成的時候,往往要花好幾年的時間。
賈科梅蒂的超現實主義表,1933年
他對賈科梅蒂的挫敗感感到困惑—— 在他工作之前,他似乎看到一個男人或女人的雕像,他面前有一張清晰的臉,但一旦他開始這樣做,他就感到迷茫。是以總是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日以繼夜,隻追求他所認為的"正确"的規模和比例。
賈科梅蒂的"盒子裡的肖像"于1947年畫在紙上
那麼,藝術家的最終成品是什麼樣子的呢?現在在路易威登的ESPACE文化藝術空間,展出了八件雕塑:兩個直立的女人身高超過兩米,一個男人和正常人的年齡差不多;身體雕塑的面部趨于模糊,身體被去除脂肪和肉體,全部異常薄;細長的肖像在他們的腳下有大而穩定的基座,從臉部到身體,雕塑家的手不斷凸起。大展廳,漆黑的燈光,讓你平靜地走在這些"男人"和"女人"之間,心會迅速平靜下來,仿佛聽到"他們"的呼吸。
"男人的化身(勞達爾I),"男人的頭像(勞達II),"男人的頭像(勞達III)" 1964-1965
回想一下,當我第一次在巴黎蓬皮杜中心看到賈躍亭的作品時,光線太亮,作品彼此之間也太近了,但僅限于永久性展覽。沒想到第一次見到賈科梅蒂是在北京CBD的高檔商場裡。當Jasper的靈感出現時,他在蒙帕納斯附近的工作室的牆壁,門和其他空間上到處畫畫,但在他去世後,他的妻子安妮特買不起工作室,并從牆上刮下了作品。幸運的是,今天在巴黎的賈科梅蒂基金會已經修複了藝術家的工作室,該工作室每年都在世界各地流行。
2016年"賈科梅蒂回顧展"修複了賈科梅蒂的工作室
但北京的免費展覽,觀衆似乎雖小,遠不如隔壁的奢侈品店那麼受歡迎,有一些清新的網紅熱衷于在LV展牆外拍照,看不到作品。好吧,如果他們進入陳列室并嘻哈起來,他們就錯了。
高個子女人2 1960
賈科梅蒂作品的時刻無疑是莊嚴的,展廳厚厚的門和密閉的空間支撐着它。這些雕塑的神奇之處在于,當你遠離它時,你會感到強烈的吸引力,當你接近時,它會拒絕你,是以你不斷地在這個撤退中徘徊。首先吸引你的是"高個子女人II",它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你想回頭看看另一個較短的"威尼斯女人III"。
威尼斯女子3 1956
威尼斯女子3 1956 (部分)
為什麼女人站直,男人走路?這種蠕動的姿勢如何取得平衡?為什麼十字頭的塑膠方法與坐姿雕像的塑性方法如此不同?
左:"三個行走的人"1948年,右:"極地上的頭"1947年
《三個行走的人》1948(部分)
1950年年度人物
這些作品都是賈躍亭晚年的成熟作品,是他二戰後更加離群、蜷縮在工作室裡的結果。需要注意的是,賈科梅蒂并不是憑空去塑造或繪畫,而是在面對真實人物去創造、塑造他是一件苦差事。由于隻有20多平方米的工作和油漆,模特隻能坐在他身邊,忍受他長長的目光。受到考驗的是他的哥哥和妻子,後來法國作家讓·吉恩(Jean Gene)和日本哲學家菅義偉(Yoshihide Suga)願意接受"折磨",甚至薩特也加入了進來。在偉大的藝術家面前,模特不僅成為不朽的藝術品,而且根納季和薩特也成為賈躍亭最強大的藝術诠釋者。
Yoehara 飾演 Giacometti 在1955年擔任模特兒
賈科梅蒂癡迷于觀看,小時候他喜歡呆在家鄉的洞穴裡,盯着岩石,當他22歲到達巴黎時,他的眼睛看起來就像他們第一次看到它們一樣新鮮。他是巴黎藝術家咖啡館家族的一員,他總能找到一些有趣的行人,"像岩石一樣強壯,比精靈更自由",他對素描着迷。他經常在晚上遊蕩巴黎的街道上,試圖畫出他在街上看到的所有東西,而作家貝克特是他夜遊的好夥伴。
塞缪爾·貝克特與賈科梅蒂在工作室1961年
賈科梅蒂到底看到了什麼?他的觀察方法在早期是不尋常的,比如他十七歲的時候,他的靜物畫畫的梨越來越小,當他的父親改變它們時,他再次縮小了它們,引起了父親的憤怒。近四十歲時,他看到一個女人走過馬路變得越來越小,導緻他最小的雕塑被裝進火柴盒裡。
賈科梅蒂的"安妮特的小胸膛"是1946年的彩色石膏。從1941年到1945年,賈科梅蒂回到日内瓦,在那裡他遇到了他最喜歡的模特之一安妮特·阿姆,并于1949年結婚。
對于賈科梅蒂來說,看着一個模特無可救藥地試圖描繪它是一回事,在另一個場合看她面前的東西是另一回事,而這幾年的不懈觀察終于催生了他最強烈和獨特的視覺體驗。1946年,他告訴希瑟姆,有一天他看到一條毛巾挂在椅背上,"太孤獨了,他可以把它拉下來,留在原地。這條毛巾有自己的位置和重量,直到它靜音。從那一刻起,我就覺得有必要通過我的雕塑和繪畫來講述我所看到的。
賈科梅蒂的《讓·澤恩的肖像》1957年
這種經曆可能看起來很超現實,但更像是洛根汀在之前的薩特小說《惡心》中的經曆:他看到熟人變得陌生,看不到他的臉......它包含了賈科梅蒂意識的新覺醒,藝術家是以強迫自己否認既成事實的雕塑和繪畫語言,"割掉空間的脂肪",以虛無主義的存在,薩特自然而然地成為他的聲音,稱為"追求絕對"。
賈科梅蒂的"讓-保羅·薩特"鉛筆素描1946年
也因為薩特,賈科梅蒂的名聲在20世紀80年代随着存在主義的浪潮來到了中國。2016年3月至7月,上海玉窯美術館舉辦了賈科梅蒂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展覽(阿爾貝托·賈科梅蒂的回顧展),展出了多達250件作品。
2016賈科梅蒂回顧展©上海玉德瑤美術館
雖然我沒有參加活動,但今年夏天我平靜地走了好幾次,去見傑作。秋天,展品被撤回,正如詩人裡爾克所說,"此時無論誰孤單,永遠都是孤獨的",但賈的孤獨并沒有那麼悲慘的境況,他的"宇宙肖像"提醒人們,人類在遠古與未來之間的"共同靈魂"永不止步。
阿爾貝托·賈科梅蒂(1901-1966)
關于藝術家
賈科梅蒂于1901年10月10日出生于瑞士博爾戈諾沃。因為他的父親是一位畫家,他很早就接觸到後印象派和象征主義。他于1919年畢業,離開學校到日内瓦美術學院學習。他于1922年移居法國,在巴黎大夏布洛爾藝術學院學習人類藝術,并與雕塑家安托萬·波德爾(Antoine Bourdelle)一起學習雕塑,并經常光顧盧浮宮。他的作品使他更接近後立體類型,特别是1926年的"夫婦"和1927年的"女人勺子"。他後來加入了超現實主義團體"發展",即1930年的"懸浮球"雕塑,這也是胡安·米羅和讓·阿爾普在巴黎皮埃爾畫廊舉辦的展覽的重大轉折點。1935年,他脫離了前衛的藝術世界,開始緻力于創作真正的模型作為參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于1941年回到瑞士,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安妮特·阿姆(Annette Arm),她成為他最喜歡的模特之一。在戰後時期,他開始創造高瘦的人物。到20世紀50年代,賈科梅蒂的聲譽有所改善。1956年,他代表法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并展出了"威尼斯的女人",并于1962年獲得了威尼斯雙年展雕塑類一等獎。在1965年最後一次離開巴黎之前,賈科梅蒂為攝影師伊萊·勞達爾(Eli Laudar)創作了三座雕像,後者成為他的最後一位模特。
賈科梅蒂于1966年1月11日在科維爾州立醫院去世。
(作者為北京文化聯盟2021簽約影評人,原發表于《北京日報》2021/10/20新知識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