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歐都簽了字,這份人工智能宣言有多厲害 | 京釀館

中美歐都簽了字,這份人工智能宣言有多厲害 | 京釀館

監管目的、标準的不一讓會議的價值大打折扣。

中美歐都簽了字,這份人工智能宣言有多厲害 | 京釀館

▲全球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于1日至2日在英國布萊奇利園舉行。圖/新華社

文 | 陶短房

據新華社報道,全球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峰會于1日至2日在英國布萊奇利園舉行,峰會釋出《布萊奇利宣言》(下稱《宣言》)。《宣言》認為,對于前沿人工智能技術有意識濫用或者無意識控制方面的問題,可能會引發巨大風險,尤其是在網絡安全、生物技術和加劇傳播虛假資訊等方面。

這是首次通過國際共識方式承認并正視人工智能的副作用,以及“快速發展的相關技術所帶來的最緊迫風險”,承認“需要采取國際行動”以設定共同的監管方法。

布萊奇利莊園的盛大場面

倫敦以北55英裡的布萊奇利莊園是人工智能的早期聖地。1941年,著名科學家圖靈和他的密碼破譯團隊正是在這裡成功破譯了号稱“不可破譯的”納粹德國恩格尼瑪密碼系統,為二戰反法西斯陣營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選擇在這裡召開全球首屆關于人工智能安全的高峰會談,具有極大的象征意義。

按照主辦者的說法,人工智能峰會的主要目标是在就人工智能模型的道德和負責任開發原則達成一緻時找到一定程度的國際協調,重點是所謂的“前沿人工智能”模型,力圖通過國際協調解決人工智能方面的兩類關鍵風險:濫用和失控。

機器學習的快速進步,包括 ChatGPT 等聊天機器人的出現,促使世界各國政府考慮監管人工智能。

所謂“濫用”風險,指涉及不良行為者得到新人工智能功能的幫助。例如,網絡犯罪分子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開發一種安全研究人員無法檢測到的新型惡意軟體,或者用于幫助國家開發危險的生物武器。

所謂“失控”風險,指原本由人類創造、用于幫助人類的人工智能可能失控,轉而對部分人類群體、甚至全人類不利。

此次出席峰會的代表來自歐盟和全球28個人工智能發展較快的國家。

“大人物”除東道主英國首相蘇納克外,還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美國副總統哈裡斯、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晖等。

另外,還有微軟總裁史密斯、OpenAI 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特斯拉CEO馬斯克、谷歌DeepMind首席執行官哈薩比斯等企業界人士到場。

峰會主辦方、英國科學、創新和技術大臣米歇爾·多尼蘭表示,能讓這麼多AI領域的關鍵人物聚在一起是一項成就。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晖也表示,中國将為“人工智能國際機制、擴大參與和基于廣泛共識的治理架構做出貢獻,造福人民,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美國也表達了“希望在全球範圍内擴大資訊共享研究和合作以及政策協調”的意願。其它與會代表從不同層面和角度論證了在人工智能方面加強各國協調監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據報道,此次峰會是英國首相蘇納克的主意,他想為英國在脫歐之後塑造自身角色,在美國、中國和歐盟各經濟體之間充當中間人。

而此次峰會僅是一系列類似峰會的第一站。6個月後将在南韓舉辦第二次,第三次則初步定于明年(再6個月後)在法國舉行。

中美歐都簽了字,這份人工智能宣言有多厲害 | 京釀館

▲英國首相蘇納克在峰會上發言。圖/新華社視訊截圖

都在“講道理” 道理各不同

盡管蘇納克試圖借主辦峰會搶占人工智能監管國際共識的“制高點”,并稱峰會的召開“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就,世界上最強大的人工智能強國都認識到了解人工智能風險的緊迫性,有助于確定我們子孫的長遠未來”,但更多觀察家卻表現得足夠冷靜。

《衛報》指出,峰會得以召開表明各國開始共同意識到人工智能無節制發展的危險,以及實施國際協調監管的必要性,開始認同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各國一起“講道理”。問題在于,各國政府也好,業界也好,要講的“道理”卻大相徑庭。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關于人工智能的行政指令,支援者聲稱其主旨正在于“解決人工智能技術所帶來的威脅”。

然而許多業内人士和專家指出,長達63頁的行政指令“避重就輕”且“重點混亂”,既對國會掣肘的強大力量佯裝不見,又強調由政府出面建立“人工安全研究所”,通過政府補貼和人才政策傾斜,確定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理所當然的領先”。

事實上,第一個通過類似行政指令的不是美國,而是此次峰會的東道主英國。但英國版行政指令同樣充斥着“既要也要”的自相沖突。

在列舉了一系列操作性叵測的行政限制手段同時,英國宣布為一台名為Isambard-AI 的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投資2.25億英鎊,為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提供 1 億英鎊,并計劃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另外投入 1 億英鎊開發用于醫療保健的人工智能,以“争奪歐洲人工智能領域的制高點”。

歐盟對人工智能危險性的警惕早于其它國家,他們希望2023年底前敲定世界首部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的立法《人工智能法案》,并力争在2024年6月歐洲議會改選前通過。

這部法案以“更嚴格”著稱——而這恰和此次峰會東道主英國“不能因噎廢食”、“既要監管也要扶持”的立場針鋒相對。盡管如此,日前德意法三國部長仍在羅馬開會,呼籲采取“有益于創新的方法”監管歐洲人工智能,同時敦促加大投資以應對美國、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挑戰。

企業和研發機構代表的意見也莫衷一是,既有強調“不要阻礙技術進步”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也有公然将人工智能風險比作洪水猛獸的馬斯克等。他們的介入不可避免,卻足以讓本就莫衷一是的“對人工智能實施國際協調監管的道理”更加各說各話。

更令人憂慮的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會議期間強調了美國在確定人工智能安全方面“令人難以置信的上司力”,而英國政要則多次強調“必須為人工智能發展制訂道德标尺”。

對此,有國際媒體指出,像人工智能這樣複雜、涉及多方面技術的國際協調可能會很困難。《自然》雜志網站上一位留言者的話更為犀利——“道德标尺?誰的道德說了才算?”

中美歐都簽了字,這份人工智能宣言有多厲害 | 京釀館

▲資料圖:從業人員(右)在示範一款基于5G網絡實作遠端控制的機器人。圖/新華社

總比不開要好

對人工智能實行國際監管遠非業界和技術界共識。就在布萊奇利峰會召開同時,許多這兩界名流雲集咫尺之遙的倫敦,出席名為“AI Fringe”、主旨針鋒相對的獨立系列活動,其中頗有一些名流往返出沒于兩個場子。

監管目的、标準的不一也讓會議的價值大打折扣,遠非蘇納克竭力渲染得那樣重要。除蘇納克本人外,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隻到一人,部長級嘉賓寥寥無幾,甚至法、德等近鄰也并未派出重量級官方人士與會。

盡管莫衷一是,但大多數與會者和觀察家相信,人工智能隻有納入規範化軌道,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撰稿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王心

推薦閱讀:

哄搶藥材、莊稼,“法不責衆”從來不是借口 | 新京報專欄

大學生“轉賣”母校,二手平台是怎麼稽核的?| 新京報快評

彈性安排門診時間,讓“專家号”更便民 | 新京報快評

斷交、召回,拉美國家開始對以色列說“不”了 | 京釀館

茅台漲價是收管道商暴利 | 新京報快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