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人要低調,隐藏自己的聰明,才能走得更遠

作者:漁樵灬耕讀

文/漁樵

做人要低調,隐藏自己的聰明,才能走得更遠

做人要低調,不要過于張揚和自大,不要試圖通過耍小聰明來獲得成功,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同時,要時刻保持冷靜,不要被情緒所左右,以避免犯錯或做出錯誤的決定。

隻有在低調、誠實、勤奮和冷靜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成熟的稻谷才會彎腰,低調讓你看清整個世界。

低調讓你走得更遠

有一句諺語說:“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壯”。隐藏自己的聰明可以減少競争對手,避免不必要的争鬥。

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當自己表現出比朋友更聰明和優越時,朋友會感到自卑和壓抑。相反,如果能夠收斂并謙虛一點,讓朋友感到自己更重要,他們就會對你和顔悅色,也不會羨慕和嫉妒你。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曾多次告誡門徒:“你隻知道一件事,就是一無所知。”意味着人們需要保持謙虛态度,不斷探索和學習。

做人要低調,隐藏自己的聰明,才能走得更遠

英國19世紀政治家查士德裴爾爵士則更加直白地告訴兒子:“你要比别人聰明,但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們更聰明。”這句話則強調了聰明人應該低調行事,不要過于張揚。

無論我們選擇何種方式去指出他人的錯誤,無論是蔑視的眼神、不滿的腔調、不耐煩的手勢還是讓人不舒服的臉色,都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對方會認同我們嗎?絕對不會!

因為我們所否定的不僅僅是一件事,而是對方的能力和智慧。我們的直接批評會損害一個人的自尊心和榮耀感。

用三毛的話來說,我們用所謂的“聰明”傷害了他們的驕傲。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僅不會改變自己的看法,還會進行反擊。此時,即使我們搬出柏拉圖、康德、黑格爾等哲學家也無濟于事。

我們必須學會隐藏自己的優越感,以免招緻不必要的麻煩。

做人要低調,隐藏自己的聰明,才能走得更遠

齊國官員隰斯彌,緊鄰着齊國權貴田常的官邸。田常為人野心勃勃,最終欺君叛國,挾持君王,自任宰相執掌大權。

隰斯彌雖對田常的圖謀有所察覺,但仍保持冷靜,不露聲色。

一天,隰斯彌前往田常府進行禮節性的拜訪,以示敬意。田常依照常禮接待他之後,破例帶他到邸中的高樓上觀賞風光。

隰斯彌站在高樓上向四周眺望,東、西、北三面的景緻都能夠一覽無遺,唯獨南面視線被隰斯彌院中的大樹所阻擋。隰斯彌明白了田常帶他上高樓的用意。

隰斯彌回到家中,立刻指令砍掉阻擋視線的大樹。但正當勞工開始砍伐時,他又突然指令停止。家人感到奇怪,詢問原因。

隰斯彌回答道:“有句俗話說‘知淵中魚者不祥’,意味着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

現在田常正在圖謀大事,他怕别人看穿他的意圖。如果我按照他的暗示砍掉那棵樹,隻會讓他覺得我機智過人,對我有害而無益。

不砍樹的話,他頂多對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善解人意,但這樣不至于招來殺身大禍。是以,我還是裝着不明不白,以求保全性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知道得太多會惹禍,這也是中國古代聰明人的一種明哲保身之策。

保持低調,不耍小聰明,讓自己始終處于冷靜的狀态,在“低調”的心态支配下,兢兢業業,才能做成大事業。

做人要低調,隐藏自己的聰明,才能走得更遠

既要會隐忍,又要能奮發

做人切忌自恃傲慢,不懂得謙虛,過于鋒芒畢露容易引來别人的嫉妒和敵意。

适當地“裝傻”,既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又能冷靜地觀察形勢,是一種聰明之舉。

在古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孫膑遭到了龐涓的暗算,陷入了困境。

然而,孫膑并沒有向惡勢力低頭,而是決定假裝瘋狂并裝瘋賣傻來打消龐涓的疑慮。

在一次晚餐中,孫膑突然昏厥并嘔吐,接着大發脾氣并大聲喊叫。

龐涓親自檢視後,看到孫膑滿面痰涎,趴在地上大笑不止,随後又放聲大哭。

為了驗證孫膑是否真的瘋狂,龐涓指令将他拖到豬圈中,而孫膑則順勢躺在污濁的豬糞水中。

此後,龐涓雖然有些半信半疑,但對孫膑的看守明顯放松了。

做人要低調,隐藏自己的聰明,才能走得更遠

孫膑在白天四處遊蕩,晚上則回到豬圈中。過了幾天,龐涓終于相信孫膑真的瘋了,這使得孫膑有機會逃出魏國。

孫膑在逃離魏國後,并未沉淪于過去的屈辱,而是燃起鬥志,率領齊軍在接下來的與魏軍的戰鬥中,巧妙地利用政策擊敗了魏國軍隊,并親手用箭射殺了龐涓,徹底洗刷了曾經的冤屈。

孫膑的勝利不僅是他個人隐忍與複仇的勝利,更是他積極向上、不懈努力的展現。

他深知,單純的隐忍并不能帶來長久的安穩,隻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奮鬥,才能真正實作自我保護,不再受制于人。

當然,孫膑的奮發圖強并不僅僅是為了複仇,更是為了在世間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遭遇逆境時,隐忍是一種必要的政策,但僅有政策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努力,去争取最後的勝利。

做人要低調,隐藏自己的聰明,才能走得更遠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你就像風一樣經過這裡,願你停留的片刻溫暖舒心。

我是(漁樵耕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