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聯儲暫停加息,喜大普奔,大A除外?背後的原因,令人肝顫

美聯儲暫停加息,喜大普奔,大A除外?背後的原因,令人肝顫

美聯儲暫停加息,喜大普奔,大A除外?背後的原因,令人肝顫

當然大A還是挺努力的,早上還掙紮了下,下午就徹底放棄,這到底是為啥?

要知道,今天慌不擇路的外資,是有一大早就來抄底的,而且今天外資罕見的呈淨流入狀态。

原因無他,信心坍塌,為啥這麼說?

01

過去5年的努力,被全盤否定。

剛剛召開的“大會”,有幾個細思極恐的信号。

1.今年會議的通稿裡提到金融監管表述是這樣的:

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這基本就是全盤否定,用詞之嚴厲,非常少見。

而2017年的大會通稿,當時提到金融監管,卻是褒獎的,說的是:

金融監管得到了改進,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的能力得到了增強。

僅僅過了五年,當局對金融監管的态度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以預見,一場洗滌一切的暴風驟雨即将拉開序幕。

各位我們換位思考,如果你作為局内人,被如此否定,你會怎麼辦?

是放開拳腳,大開大合,還是表面積極,内裡躺平,亦步亦趨?

反正換作是我,我是但凡有一點點冒險的嘗試,都不會再去做了,道理不複雜:

做得越多,錯的越多,上面怎麼安排,照單全收就好。

02.

2017年提出的金融工作的三項任務,分别是: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與深化金融改革。

這次被批得不輕。

服務實體經濟,這次大會直接用“質效不高”四個字蓋棺定論。

防控金融風險,則是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深化金融改革直接提出了新思路: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和全面加強金融監管。

美聯儲暫停加息,喜大普奔,大A除外?背後的原因,令人肝顫

事實上,這次大會文稿寫得是相當少見的直白。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支援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大做強,至于那些中小機構則一直在強調要加強監管,要做到360度無私角監管。

誰支援,誰反對?

03

那麼可以預見,未來絕大多數的金融資源将再次導向國企。

這時國企找國有銀行貸款,一個小圈子打着掼蛋,就把款貸好,業務安排妥,GDP穩穩新高。

而民營企業也好、個人也罷,資金周轉将面臨着“為你好”的反詐流程。

實話實說,我認為這是反經濟規律的,但不得不說,這又是非常特色的。

按道理,金融隻是工具,它可以是催化劑,也是提升效率的工具,它是要服務于有主體業務的實體經濟的。

如果沒有實體經濟,金融工具還會有效嗎?

反映到現實,銀行天天打電話招人貸款,但沒人貸款你銀行再努力也沒用啊。

是以,金融工作的重點是如何讓大家能願意走進銀行去貸款,大家有了這個意願,你再去考慮銀行如何把服務做到更好。

而我們這把如何花錢的重任交給了國企......搞得好就會上天,搞不好,可能也會上天。

04

另外,我們宣傳口徑,一直強調要如何讓企業在股市中融到資,但卻從來沒想過,沒有股民的積極參與,融資的錢從哪來?

舉個這兩天非常影響市場情緒的案例:

萬科。

萬科股價從九月份以來,頂着一堆利好,加速下跌,目前隻剩11塊多,幾乎跌出2016年以來的新低。

美聯儲暫停加息,喜大普奔,大A除外?背後的原因,令人肝顫

而其境外美元債收益率也一路飙升,成為眼下市場上最誇張的一支。

具體而言,10月25日其票面收益率大約是20%,到了10月30日,票面收益率飙漲到54%。

這裡有個小常識,債券的票面收益率越高,說明到期償付的風險越大。

大家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當年的恒大和碧桂園也是從股債雙殺開始。

更有意思的是,近日,國際評級機構将萬科的評級調整為:

三B,也就是我們常說到的垃圾債券。

而到了10月28日萬科釋出三季度報,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出現兩位數下滑,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萬科為何淪落至此?

原因也不複雜,錯把政策當成寶,一着不慎滿盤皆輸。

去年12月上面大筆一揮,放出口風“允許一批房地産企業在a股進行股權融資”。

萬科就此開始激進拿地,2022年全年萬科也就花了不到500億拿地。

而2023年萬科上半年就花掉290億。

為何萬科明知今年房地産銷售不好,仍然要拿這麼多地呢?

當然是想來大A融資,還債。

但誰曾想一路向下的大A,讓其151的定增方案中道崩殂,被迫撤回。

當然這背後更深的邏輯是:

不救還好,越是喊着救,大家心裡越清楚,這怕是病入膏肓,沒得救。

這反映出一個現實:

大家都清楚,現在關于房地産的“利好”,要麼就是畫餅,要麼就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絲毫沒有扭轉人們對房價的預期。

05

為何美聯儲暫停加息,各大資本市場都在喜大普奔,唯獨大A除外?

原因已經很清楚了。

大家現在都懵,就連萬科當家人,北大高材生郁亮都憤憤不平。

10月20日萬科的媒體交流會上,董事長郁亮在被問到目前政府的房地産救市政策效果如何時,其委婉表示:

目前政府出台的政策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是也可以用的更好。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但是”之前的都是場面話。

其實在我看來,萬科的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

要麼就是縮小規模,隻要萬科肯從頭部房企排行榜裡下來,那麼問題真不大。

當然,這就意味着:要裁員、賣資産、少拿地、多還債......

萬科事情走到這一步,已經很清楚了:

如果不是親兒子,那麼求人不如求己。

中國的房地産企業隻能自救,也隻有自救這一條路。

結語

要說明的是,如果形勢不發生改變,那麼将不隻是房地産企業,我們這裡的絕大多數企業,都需要積極自救。

當實體不景氣,金融市場自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時候市場發生什麼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當然我最希望的是,從市場到監管,從實體到金融,能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越過謊言去擁抱你。

當然,這世道,别說中年人戀愛不易,就是年輕人要談戀愛也很難啊!

祝好,我是希望你們财富自由的謝筱白。

如此優質的部落客,還不點贊、關注?

點贊表示态度、在看表示認同,轉發表示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