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汽車不“香”了?

電動汽車不“香”了?

電動汽車不“香”了?

編譯 | 楊玉科

編輯 | 沈天香

出品 | 幫甯工作室(gbngzs)

當被問及電動汽車面臨的挑戰時,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Akio Toyoda)終于一吐為快。他強調,汽車行業已經開始意識到,在減少碳排放這條路上,沒有單一的答案。

2023年10月26日,豐田章男以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會長的身份表示:“人們終于開始看清現實。”

在擔任豐田汽車社長一職近14年後,豐田章男于今年卸任。長期以來,他一直堅稱,汽車行業應該通過繼續投資混合動力和其他純電動汽車以外的選擇,來對沖風險。

随着美國市場電動汽車銷售低迷,以及越來越多買家傾向于購買混合動力汽車,豐田章男正在以一種“老人言”的姿态享受“我早告訴過你”的時刻。

他在東京2023日本移動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上對記者說:“在實作碳中和的道路上,有很多路徑。”

從特斯拉到福特汽車,這幾個月以來,多家汽車制造商們發出警告: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突然放緩。電動汽車通常比傳統燃油車更昂貴,而且需要定期充電,這給一些駕駛者帶來挑戰。

此外,利率上升使許多買家更加負擔不起電動汽車的成本,盡管插電式車型的折扣不斷加大,經銷商庫存還是開始堆積。

汽車行業正在新工廠和電池制造設施上投入數十億美元,并在全球範圍内面臨更嚴格的尾氣排放監管。在這種情況下,買家興趣回落無疑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迹象。

還有新迹象表明,一些汽車制造商正放棄電動汽車業務計劃。10月25日,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表示,将放棄一項開發一系列低價電動汽車的合作關系,該合作于一年半前建立。

上述兩家汽車制造商原本預計生産數百萬輛搭載通用汽車Ultium電池的車輛。Ultium是一項專利技術,通用汽車将其推廣為未來電動汽車的工程支柱。

通用汽車高管曾表示,開發更實惠的電動汽車對于增強品牌吸引力至關重要,而擴大其電池技術的規模,包括通過與其他汽車制造商合作,是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

上周,通用汽車還放棄了此前設定的在2024年年中前生産4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标,原因是電動汽車市場不确定性越來越大,需要確定公司生産這些新車型能盈利。

在談到電動汽車近期面臨的挑戰,包括高成本、資源緊張和充電基礎設施有限等問題時,以豐田為首的日本汽車制造商,比起西方同行,顯得更加直言不諱。

在中國這個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市場,西方和日本汽車制造商面臨着衆多中國本土挑戰者以及電動汽車價格戰的沖擊。

在電動汽車革命早期階段,豐田汽車等汽車制造商一直以混合動力汽車作為過渡技術,同時也在研究特斯拉和比亞迪等行業領先企業的營運方式。豐田汽車現任社長佐藤恒治(Koji Sato)曾表示,将加快開發針對電動汽車優化的零部件和制造方法。

在東京移動出行展上,日本汽車制造商展示了一系列電動概念車,其中許多車型要到2030年之前才會進入銷售展廳。

豐田汽車展示了兩款電動概念車,預計2026年之後釋出,以及一款電動皮卡和一款陸地巡洋艦,預計在未來幾年内推出;本田汽車與索尼的合資企業展示了将于2026年上市的Afeela電動汽車原型車。

此次移動出行展上,比亞迪、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集團等少數幾家外國汽車制造商都展示了在售的電動車型,這些車型至少在某些國家已經上市。

由于産品推出速度較慢,日本品牌電動車似乎在等待一個評判——到底是錯失了這股浪潮,還是正确解讀了人們對轉向電動汽車的準備程度。

電動汽車不“香”了?

一個對豐田汽車有利的迹象是:該公司北美銷售主管最近表示,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非常火爆”,該公司正開努力制造盡可能多的混動汽車。上個月,其普銳斯混合動力車庫存維持在一周多,而電動SUV bZ4X的庫存維持在兩個多月。

“我一直在強調我所認為的事實。”豐田章男表示:“需要有人站出來,向行業傳達什麼能讓買家最滿意,如果法規是基于理想制定的,那麼受苦的是使用者。”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49%,低于去年63%的增幅。在所有電動汽車中,中國市場的銷量占55%,而在中國,外國汽車制造商正日益被本土汽車制造商擠出市場。

在美國,一些經銷商表示,第一批願意嘗試電動汽車的買家已經購買了,而剩下的買家被高昂的價格和許多車型有限的續航吓住。

通用汽車上周表示,正推遲在密歇根州開設一家電動皮卡工廠的時間。此外,《華爾街日報》稱,由于對F-150閃電皮卡的需求下降,福特汽車正在考慮削減其工廠的一個班次。

與此同時,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在美國大幅增長,超過了美國整體汽車市場的增速。這種增長勢頭也促使福特汽車和日産汽車等其他汽車制造商,将更多資源用于推廣其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豐田章男表示,此次日本移動展上的概念車,是日本汽車制造商花時間與電池制造商合作,探讨電動汽車可能性的産物。他認為,日本汽車工業在電動汽車時代的優勢将來自于“長期的汽車制造實踐和失敗的經驗”。

電動汽車不“香”了?

福特、通用的平衡措施

上周,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不約而同表示,由于電動汽車需求放緩,兩家公司将推遲數十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因為他們認為目前沒有增加産能的必要。

不過,兩家公司也強調,他們仍然緻力于電動汽車的未來,并且不會取消未來的電動汽車和2025年的盈利目标,隻是短期内減少産量。

通用汽車将不再提供其電動汽車生産目标,但仍保留2025年底的預期——屆時在北美的電動汽車産能将達到每年100萬輛;福特汽車将推遲約12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支出,包括推遲計劃在肯塔基州建立的兩家合資電池工廠之一。

此前,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也放棄了從2027年開始共同開發一系列平價電動汽車的計劃。

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負責全球汽車預測的副總裁薩姆·菲奧拉尼(Sam Fiorani)表示,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的舉措,反映了他們必須在銷量和盈利能力之間取得平衡,尤其是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日趨飽和、買家不足的背景下。

菲奧拉尼認為,如果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要增加數十萬輛的産能,将進一步擠占市場,并需要更低的定價來解決庫存。“市場本身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買家還沒有準備好過渡,達不到能夠實作盈利的交易量。”

為了平衡産量和需求,通用汽車高管上周表示,撤回“到2024年年中生産40萬輛電動汽車”的承諾,但仍堅持2025年的産能目标,以及同期實作電動汽車盈利的目标。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在第三季度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将推遲推出3款即将上市的車型,分别是雪佛蘭Equinox EV、雪佛蘭Silverado EV的第一款零售車型和GMC Sierra EV Denali。

此前,通用汽車決定将底特律北部Orion工廠的Silverados和Sierra電動汽車的生産推遲到2025年底。通用汽車表示,Orion工廠的這些舉措将推遲至少15億美元的支出。

該公司表示,需要更好地管理資本投資,同時與不斷變化的電動汽車需求保持一緻,并通過更新工藝工程來提高盈利能力。

“很明顯,我們正在應對很多短期内的不确定性,”博拉指的是美國汽車勞工聯合會(UAW)的長期罷工和電動汽車轉型。

“我希望同樣清楚的是,我們将有目标地行動,将保持靈活,将確定有一個能夠對市場狀況做出反應的系統。”博拉補充道:“我們的承諾是,為我們的未來提供一個強大且盈利的内燃機業務,以及一個強大且盈利的電動汽車業務。”

一些華爾街分析師認為,電動汽車銷量下降,引發了人們對通用汽車在2025年前實作盈利目标能力的質疑。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本周寫道:“由于電動汽車需求、定價、支出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增幅存在相當大的不确定性,而且迄今為止執行情況參差不齊,我們很難對這些目标的實作感到放心。”

通用汽車10月24日撤回了2023年的财務指引和到2024年中期的電動汽車生産目标,該公司報告稱,第三季度淨利潤下降7.3%,至31億美元。

第三季度,其調整後息稅前利潤下降17%至36億美元,其中包括9月15日開始的罷工造成的2億美元的支出。全球收入增長5.4%,達到441億美元,淨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7.9%降至6.9%。

電動汽車不“香”了?

福特汽車除了推遲電池工廠的建設,還減少了一些野馬Mach-E的生産。但該公司表示,它正在推進田納西州的BlueOval City綜合設施,以及與合作夥伴SK On共同建設的肯塔基州另一家工廠。

“人們普遍認為電動汽車不會增長,他們确實在增長,不過增長速度比整個行業要慢,坦率地說,我們預料到了。”福特汽車首席财務官約翰·勞勒(John Lawler)告訴記者。

勞勒表示,公司不會取消第二代電動汽車,包括三排多功能車和全尺寸皮卡,但他拒絕透露公司将推遲多長時間投資電動汽車或電池工廠。“由于需求疲軟,我們在短期内需要将産能減少,是以我們将推遲投資,直到這些産能現需要到位的時候。”

在7月的第二季财報電話會議上,福特汽車已經推遲了部分電動汽車生産目标,但誓言将在三年内繼續推動電動汽車利潤率達到8%。

AFS菲奧拉尼在談到兩家汽車制造商的利潤率目标時表示:“這些目标設定在2025-2030年之間是合理的,但前提是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如果要生産10萬輛Mach-E,而市場上目前隻需要8萬輛,這意味着必須再促銷2萬輛,你隻會賠錢。”

勞勒表示,福特汽車試圖在電動汽車價格上找到适當的平衡。“目前電動汽車領域在定價方面存在巨大的下行壓力。這教會我們,向前看,這真的是一場成本遊戲。電動汽車的市場上司者擁有最低的成本結構。”

福特汽車表示,第三季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增長22%至22億美元,營收增長11%至440億美元。

其中,福特Pro商用車部門和福特Blue内燃機部門的盈利分别上升至17億美元,而Model e電動汽車部門虧損13億美元,是去年同期虧損的兩倍多。

電動汽車不“香”了?

日系車企自以為“明智”

從未來的燃料電池和高效混合動力,到傳統的内燃機系統,日本汽車制造商在許多動力總成技術方面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他們的産品計劃中仍有一個漏洞:電池電動汽車。

現在,日本人終于認真地把目光投向電動汽車。這一努力在上周開幕的日本移動展上得到了充分展示,展廳裡擠滿了豐田、本田、日産、斯巴魯、馬自達和三菱各種形狀和尺寸的電動汽車。

其中大多數都是概念車,表明其量産車将在2030之前面世。但日本高管表示,盡管全球競争對手競相充實完整的電動汽車陣容,但日本的節奏還不錯。

縱觀日本的高效制造理念,他們隻在需要的時候才把零部件送到工廠,日本汽車行業的上司者們堅持認為,他們的電動汽車也會“及時”到達。

“當客戶真正開始全面選擇電動汽車時,我們能夠以及時的方式供應電動汽車。”馬自達汽車首席技術官Ichiro Hirose表示。

佐藤恒治呼應了這一時代思潮。他表示,如果産品還沒有準備好,需求也不可持續,汽車制造商就不應該急于推出電動汽車。日本應該加強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争,但電動汽車隻是有助于控制碳排放的衆多技術中的一支箭。

“電動汽車是缺失的一角,”佐藤恒治說。“但我們不會僅僅因為設定了最後期限就推出不完美的産品。我們将確定它們盡善盡美。”

日本移動出行展期間,本田汽車和通用汽車決定暫停一項聯合開發将于2027年推出的平價電動汽車的項目,這是對電動汽車現實的又一次考驗。本田汽車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在接受彭博電視台采訪時表示,電動車成本和續航裡程不具備可行性。

本田汽車展示了一款小型城市通勤車的純電動設計研究,但其主要展示的是一款采用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Prelude雙門跑車概念版。

電動汽車不“香”了?

日本汽車制造商在推出電動汽車方面進展緩慢,并是以受到了一些投資者、電動汽車愛好者和環保人士的抨擊。本田汽車是唯一一家承諾完全放棄内燃機的日本公司,不過要到2040年才能實作。

但随着美國等市場的電動汽車需求增長放緩,以及歐洲對電動汽車強制執行的決心搖擺不定,都支援了一個觀點——也許日本的電動汽車步伐剛剛好。

根據Cox Automotive資料,第三季度,電動汽車銷量占美國輕型車市場的7.9%,高于第二季度的7.2%。電動汽車正變得越來越普及,價格也越來越便宜,部分原因是特斯拉今年多次降價。

但在某些情況下,電動汽車的供應超過了需求。根據Edmunds的資料,今年9月,美國梅賽德斯-奔馳經銷商銷售EQ系列電動汽車平均需要82天,這是寶馬集團電動汽車整體周轉速度的兩倍多。

通用汽車将底特律附近一家工廠的電動皮卡生産推遲了一年,以更好地管理其資本,并與不斷變化的電動汽車需求保持一緻。

标普移動預測,到今年10月,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将強勁增長47%。但近幾個月來,電動汽車的市場佔有率一直停滞在8%以下。

豐田汽車在美國隻有兩款電動汽車在售,分别是銷售緩慢的豐田bZ4X和雷克薩斯RZ跨界車。截至9月,該公司今年在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不到9000輛,相比之下,其汽油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約為44.8萬輛。

不過,一旦豐田汽車在2026年推出下一代電動車型,預計會有大幅增長。豐田汽車希望在2026年和2030年,分别在全球銷售150萬輛和350萬輛電動汽車。而且2030年的銷量中約有170萬輛将是新一代電動汽車。

此次東京移動出行展上,豐田和雷克薩斯展示了即将到來的電動汽車浪潮,包括跑車、未來主義跨界車、純電動皮卡和軟體驅動的豪華轎車。

佐藤恒治和豐田章男表示,電動汽車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将引擎換成電池,而在于軟體和互聯帶來的服務。該公司在2025年推出其Arene汽車作業系統時,這一目标才能完全實作。

電動汽車不“香”了?

豐田汽車高管說,當日本汽車制造商作為一個整體,開始在全球舞台上全力競争時,他們推出的的電動汽車将占據優勢。

佐藤恒治表示,日本緊密的供應商網絡是一個優勢。

日本汽車制造商在汽車制造方面的長期經驗,一度被吹捧為幫助他們推出擁有駕駛樂趣和耐用的電動汽車。

在談到日本汽車制造商在電動汽車時代相對于新晉者的優勢時,豐田章男表示:“(日本公司)擁有制造一輛汽車本身的駕駛、轉向、刹車所有這些功能汽車的經驗,以及在過去所有失敗基礎上的制造經驗 ,這就是優勢。”

馬自達引人注目的概念車Iconic SP,或許最能展現馬自達在未來汽車中融合“以人為本”的運動駕駛與環保技術相結合的雄心。

這款雙門轎跑車,SP代表運動或速度,表明馬自達可能會在碳中和時代,保持MX-5 Miata甚至RX跑車等流行品牌的活力。

該公司将标志性的轉子引擎想象成一種遙遠的、環保的發電機,用于清潔燃燒的混合動力裝置中的電動機,該裝置可以使用可再生生物燃料或氫氣為動力。

馬自達目前隻有一款純電動汽車,即表現平平的MX-30。到2027年左右,馬自達才會在專用平台上推出更有競争力的新一代電動汽車。

該公司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将占其全球銷量的25%至40%。但馬自達負責動力總成開發的高管Ichiro Hirose表示,由于美國對電動汽車的需求降溫,銷售趨勢正朝着低位方向發展。

“有很多人說日本制造商在推出電動汽車方面有點落後,”Hirose說。“但這隻是目光短淺。當市場需求足夠高時,我們将很快到位。”

(本文部分内容綜合Automotive News、Bloomberg、WSJ報道,部分圖檔來自網絡)

電動汽車不“香”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