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房落戶”到“租房落戶” 多地人才争奪再更新

“買房落戶”到“租房落戶” 多地人才争奪再更新

中國經營報

2024-06-01 07:50釋出于北京中國經營報官方賬号

本報記者 黃永旭 西安報道

“取消房貸利率下限”“首付比例下降至最低15%”“買房即可落戶”……近期的房地産行業政策頻出,一、二線熱點城市的樓市政策都迎來更新,而與樓市政策關系密切的戶籍政策調整,也透露出城市間人才資源争奪再度更新。

進入5月,南京、杭州、合肥、沈陽、佛山等多個城市相繼調整樓市政策,放寬了落戶政策,降低落戶門檻,明确支援“買房落戶”,甚至是“租房落戶”的政策,吸納外來人口,謀求擴大居民購房需求,進而促進樓市庫存消化。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樓市政策和戶籍政策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兩者互相作用。随着中國經濟的轉型更新,人才成為城市發展的關鍵資源。“人才争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才流動和城市發展,但也可能導緻一些城市過度依賴人口增長而忽視了可持續發展。建議城市在“搶人”的同時,更加注重人才的培養和留存,提高本地人才的競争力。

限購調整

5月17日,央行房地産金融政策“三箭齊發”。當天,國家統計局也釋出2024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資料顯示,4月份,全國建立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同比降幅較大。房地産市場調整态勢未改,各線城市房價繼續下行。

其中,一線城市建立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二、三線城市建立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别下降0.5%和0.6%,降幅均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二手住宅方面,4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9%,降幅均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

基于不斷下行的樓市行情,全國多地已經跟進“5·17新政”,許多一、二線城市繼續調整樓市政策,房地産政策與戶籍政策的“房戶關聯”尤其明顯。

目前,上海、廣州、深圳三大一線城市,已經從多元度優化樓市政策,調整限購、降低非本地戶籍居民購房門檻、支援公積金支付首付款等措施開始執行。

5月27日,上海市四部門聯合釋出《關于優化本市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調整優化住房限購政策。

優化非滬籍居民購房條件,縮短非滬籍居民購房所需繳納社保或個稅年限。将非滬籍居民購房所需繳納社保或個稅年限從“連續繳納滿5年及以上”調整為“連續繳納滿3年及以上”,新城以及南北轉型等重點區域的非滬籍人才購房相應從“連續繳納滿3年及以上”調整為“連續繳納滿2年及以上”,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非滬籍人才購房繼續執行“連續繳納滿1年及以上規定”。

二線城市的樓市政策優化中,全面取消限購、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等政策都已實施。相較于一線城市優化住房限購的“房戶關聯”,二線城市在“房戶關聯”政策則更為徹底、激進,“買房落戶”甚至“租房落戶”的模式都已出現。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由于一些城市的購房資格與戶籍挂鈎,是以戶籍政策往往決定了哪些人可以在特定城市購房。而樓市政策的調整,如限購、限貸等,會直接影響到購房者的購買能力和意願,進而間接影響戶籍遷移的選擇。

“當樓市政策放寬,如取消或放松限購,可能會吸引更多外來人口購房并落戶,進而推動戶籍人口增長。戶籍政策的放寬,如降低落戶門檻,會吸引更多購房者進入市場,擴大購房需求,進而提振樓市。”王鵬稱,房地産政策與戶籍政策相輔相成,合理的“房戶關聯”有利于實作吸引人口流入和樓市消化庫存的積極局面。

落戶寬松

記者梳理發現,5月,全國已有多個城市先後推出買房或租房即可落戶政策,其中就包括合肥、南京、佛山、沈陽等城市。而且,放松落戶限制的城市名單,正逐漸擴散至熱點二線城市。

繼2月份降低積分落戶門檻之後,南京再度放松落戶要求。時隔6年,南京市重新開機“買房落戶”的政策頗受關注。5月11日,南京市警察局釋出的《關于合法穩定住所落戶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到,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在本市擁有合法穩定住所且實際居住的非南京戶籍人員,可以直接辦理落戶。

2023年,南京常住人口954.7萬人,“十四五”的目标是突破千萬,邁入超大城市行列。“七人普”後,南京人口增量已經連續三年居全省第一。2023年,南京新增人口5.59萬人,離千萬人口目标,隻差不到50萬人。

5月15日,“合肥釋出”官方微信公衆号釋出《合肥市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措施的通知》,從實施購房補貼、優化銷售政策等十方面出台樓市調控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買房可實作全家落戶”。

短短5天内,南京、合肥兩大熱點二線城市相繼優化落戶政策,推出“買房落戶”政策,被業内認為是,通過放寬落戶條件,吸引年輕人、新市民前來落戶,釋放樓市内需和消費潛力。

然而,在人才争奪中,還有比南京、合肥“買房落戶”政策更為激進的城市,推出了“租房落戶”政策。

5月12日,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沈陽市進一步促進外來人口落戶若幹政策措施》明确,在沈租賃房屋即可落戶。在沈陽市城鎮地區租賃房屋的外地居民,其本人及近親屬可在沈陽市落戶。

5月13日,佛山市出台新政,明确即日起持有佛山房産即可入戶。且在随後政策中指出,在本市合法穩定就業滿3年(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3年,或連續經商滿3年,可互補疊加)并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可以申請入戶。

王鵬表示,随着一線城市成本上升和競争加劇,二線城市看到了通過吸引人才來提升自身城市競争力的機會。是以,各地放松落戶限制已成為重要趨勢,長遠來看,人口、人才持續流入,不僅能促進城市産業更新,而且将為樓市提供更多住房需求,利好樓市發展。

柏文喜表示,從“買房落戶”到“租房落戶”的政策趨勢,反映了中國城市化程序中對人口流動和居住需求認識的深化。而政策的轉變,也說明政策制定者開始重視租房市場的發展,認識到租房同樣能夠滿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并且有助于緩解購房壓力,促進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

人口争奪

近年來,各地紛紛出台各種人才政策,或推出政策禮包,吸引高校畢業生和高品質人才落戶當地,以此提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内涵品質和城市競争力。

如今,房地産市場仍處于調整态勢,許多熱點城市通過放寬落戶政策,吸引外來人口購房,“搶人”已不僅是搶人才,而且是更為廣泛的搶人口。

為何諸多二線城市紛紛出台優惠的人才政策,打開“買房落戶”“租房落戶”的視窗,投身于白熱化的“人才争奪”呢?

柏文喜表示,二線城市加入“搶人”的根源是城市競争和産業發展的需要。随着中國經濟的轉型更新,人才成為城市發展的關鍵資源。城市之間為了吸引人才,增強自身的競争力,會通過提供優惠的落戶政策、改善公共服務、提供職業發展機會等手段來吸引人才。此外,産業發展需要相應的人才支撐,二線城市通過“搶人”,可以為本地産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産業更新。

王鵬認為,“搶人”反映了二線城市對人才的渴求和發展願望,是城市間競争的一種展現。通過吸引人才和外來人口流入,有利于城市加快經濟發展和産業更新,提高城市競争力。

當然,如果“搶人大戰”僅僅實作人口流入和常住人口增長是不夠的,關鍵還在于如何留住人、用好人?

柏文喜建議,城市要做好後續配套工作,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比如教育、醫療、交通等,以滿足新增人口的需求;優化就業環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供職業教育訓練和創業支援;推進租售同權改革,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權利等。

王鵬認為,城市在吸引人才的同時,要注重提升城市自身實力和服務水準,以留住人才并發揮其作用。加大政府投入,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準,為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發展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