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接下來的20年,公務員和事業機關群體都不會出現坊...

作者:端木言正

在接下來的20年,公務員和事業機關群體都不會出現坊間傳言的“滿編”“停招”等情況。

不停招原因有兩條:

第一是公務員和事業機關招錄,是全社會就業的重要形态,更是平民家庭子女實作較好就業和階層小躍遷的唯一可行路徑,不可能把這條路封掉!如果把這條讀書考編的路都封掉了,那就意味着階層的固化會愈演愈烈!如此,将出現嚴重的社會階層割裂和很多隐性沖突。

第二是正常補員,每年的「退休出編」、「死亡出編」、「開除出編」、「合并調崗」等很多,以前招錄體量大,接下來的20年,大量的60後,70後退出崗位,大約有3000多萬個崗位會整體騰退出來。每年都會有大約150萬個公務員和事業編制虛位以待!

可能有人說,人工智能時代和人口總量減少時代,不可能再招錄補員大量的編制崗位了。其實這種說法錯了。

因為第一,我們的教師事業編屬于機構性超編,很多城市學校,大班額還是比較普遍的。這部分需要在未來逐漸改善。

第二,我們的醫生護士和人口比,基本上是沒有達到正常标準的。如果我們要對标發達國家,醫療系統的公共服務編制至少缺2000萬。

第三,基層公務服務機關很多地方還是不足的,尤其是社群服務版塊,很差人,未來老齡社會加深,社群服務至關重要。

是以,基于上述三點可以推論:公務員和事業編制,在未來20年保持總體規模不會大降,也不會再增加了。但是因為騰退的人很多,所有即便是保持現有的在職4000萬編制體量,也會騰退3000萬左右出來,這将是未來20年裡,廣大大學生的福音!

當然,在接下來的5年左右,是空出大量崗位的機會期。24年25年26年27年28年這五年,可能會占到未來二十年招錄總量的三分之一!是絕對的補員高峰。越往後,騰退崗位越少,想考的人越多,擠進去就越難了!

當然,一些核心崗位的公開招錄會逐漸退出曆史舞台,以後基本會走「内部遴選」通道,需要慢慢熬。

現在考編的兩種身份:

一種應屆,第二種非應屆。對這兩種群體,筆者給出一點有價值的建議

應屆生:

除了大四的同學外,畢業兩年内沒交社保的同學也算應屆生。雖然你的輔導員會建議你簽三方好畢業,但我建議你不要聽他的建議。如果你要考公,更不能随随便便簽三方!有的同學,為了所謂的好畢業,随便簽三方交了社保。現在畢業了,學校就業率有了,輔導員提成有了,她應屆生身份沒有了,隻能報非應屆的崗硬卷。

應屆生大四上學期就可以報名參加國考和一大堆省考了。是以大三上學期備考真的不算早,但在備考之前,你需要明确兩個問題:

第一,自己專業需不需要考公,能報哪些崗?報哪個好?

第二,國考省考事業機關的差異,哪個更适合你成本效益最高?可以去網上自己搜集,或者去問自己的學長學姐、已經上岸的親戚啥的,畢竟大家每個人專業啥的不一樣。更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去專業的公考機構問,或者蹭他們的公開課。

建議不要糾結要不要考公,或者不清楚自己能否考公的友友都可以先聽聽再确定!尤其是政審相關的問題,比如留級挂科、近親酒駕這種很細又很敏感的問題。去這種專業機構直接問是最高效、準确的,如果還沒直播就問助教老師,人家幹了十幾年肯定比我們自己去搜集或者問親友來的靠譜高效!

非應屆生:

非應屆生35以下這兩年能考趕緊考,過了35崗會更少要求更高更卷,起碼碩博第一學曆,非應屆應該又分為「在職」和「脫産」,不太建議脫産備考,壓力會很大!而且非應屆有些專業崗會少很多,甚至有的友友隻能報三不限,比較卷,是以需要更努力才行!

關注端木言正,看見看不見的。

在接下來的20年,公務員和事業機關群體都不會出現坊...
在接下來的20年,公務員和事業機關群體都不會出現坊...
在接下來的20年,公務員和事業機關群體都不會出現坊...
在接下來的20年,公務員和事業機關群體都不會出現坊...
在接下來的20年,公務員和事業機關群體都不會出現坊...
在接下來的20年,公務員和事業機關群體都不會出現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