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1萬年前幾乎毀滅地球的地磁災難再次威脅

地球磁場是它的保護殼,延伸到外太空數萬公裡。它影響地球的大氣層、近地天體和一些月球地質過程。磁場形成磁地發電機——熔融金屬在外液态核中的運動。它的行為相當複雜和混亂,導緻地球磁極的快速變化。這些變化會導緻災難性的過程。

4.1萬年前幾乎毀滅地球的地磁災難再次威脅

反轉

20世紀初,地球實體學家發現一些岩石的磁場矢量與地球磁場的方向相反。這是地球磁場反轉的第一個證據,标志着地質學一個特殊分支——古地磁學的開始。該領域的研究使得确定地球磁場的年齡成為可能——至少 35 億年。還可以确定,它平均每 300-60 萬年就會改變一次極性,按照地球标準來說,這種情況相當頻繁。

隻有地球曆史上最後 1.65 億年的準确磁性地層尺度才有可能建立。但這些都是長期的磁場逆轉。當然,在地質規模上。當磁極方向偏離先前位置 45° 時,磁場強度也會發生短期變化 - 古地磁偏移。

研究最多的是Lachamp-Kargapolovo古地磁偏移,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即41-42000年前,觀察到了長達一千年的短期極移。一個非常流行的假設是,正是與這一事件有關,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和洞穴繪畫開始蓬勃發展。

4.1萬年前幾乎毀滅地球的地磁災難再次威脅

臭氧耗竭

這一事件的第一個證據是在 20 世紀 60 年代法國的拉尚熔岩流中發現的。在此期間,反向磁場弱了 75%,而在從正常磁場轉變期間,它從目前值下降到 5%。地磁場強度如此強烈的下降導緻大量的宇宙射線開始到達地球表面。結果,在大氣層的上層,在太陽粒子流(太陽風)的影響下,宇宙成因同位素碳14和铍10開始形成。

當太陽中子與氮原子碰撞時,第一個中子取代了其原子核中的質子。每秒,一平方米的地球表面上會形成多達 19,000 個碳 14 原子。Beryllium-10 的形成方式大緻相同。2019 年,在紐西蘭的沼澤中發現了一棵貝殼杉樹。根據碳分析,它證明了距今 41-42500 年前發生的事件。

4.1萬年前幾乎毀滅地球的地磁災難再次威脅

他的幾次切割證明碳 14 含量在此期間發生了嚴重改變。較大的太陽極小值加上地磁場極小值,導緻更多的宇宙輻射到達地球表面,導緻地球大氣層發生破壞臭氧層的過程。這可能會導緻氣候和環境災難,特别是在赤道地區。低緯度地區雲量增加。

庇護洞穴

與從湖泊沉積物和冰芯中收集的其他古氣候資料的比較表明,在拉尚普-卡爾加波洛沃事件期間,北美上空形成了巨大的冰蓋。西太平洋熱帶雨帶急劇轉移,南大洋風帶緊随其後。在強烈紫外線的影響下,澳洲已經變成了沙漠。其動物群的一些代表已經滅絕。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模型,展示地球大氣層的化學成分如何随着磁場減弱而變化。

結果顯示,即使在赤道,氣候也發生了顯着的變化,雷暴頻繁,極光廣泛分布。平流層的電離強度是現在的 104-108 倍。大氣層下層的電離活躍程度高出 50 倍。是以極光可以覆寫整個地球。研究人員傾向于認為,人們開始使用洞穴作為住房的原因正是與這些氣候變化有關。他們認為需要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找到可靠的保護。

4.1萬年前幾乎毀滅地球的地磁災難再次威脅

尼安德特人可能正是在這場尋找合适家園的鬥争中消失的。科學家還認為,正是在拉尚普-卡爾加波洛沃之旅期間,岩畫的主題之一出現了:用作模闆的手印。為了在牆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人們将紅赭石溶解,含在嘴裡,撒在按在石牆上的手上。赭石也可能被用作防曬霜,以防止紫外線輻射的增加。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