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波普藝術與人物形象讓動畫作品具有傳播力與活力離不開對角色的塑造。塑造一個經典角色,除了要設計好人物的文戲與故事情節的走向

波普藝術與人物形象讓動畫作品具有傳播力與活力離不開對角色的塑造。塑造一個經典角色,除了要設計好人物的文戲與故事情節的走向外,對人物外形、性格的了解和把控也很重要。

《蜘蛛俠:平行宇宙》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是架空的多元平行世界,在這樣的背景設定下,片中的多位蜘蛛俠角色來自不同的世界,他們各有特色,都依照波普藝術風格進行表現。

反派角色金并的形象設定就用到了波普藝術注重圖形輪廓的強化特性。在動畫角色的設計中,最主要的特點即是對角色外形的概括與誇張,波普風格對這種概括進行了強化。

反派金并的造型可以用立方體和圓的拼接形狀概括,其角色造型簡約誇張,卻很有記憶點。方和圓本是一種沖突效果顯著的對比形狀,而設計者将圓的柔和與方的尖銳糅合到一起。

一方面,圓展現了金并思念妻兒的細膩情緒,展示了他溫柔的一面;另一方面,巨大的方形輪廓展現了金并的拒人之外、野蠻、不顧一切的特性,以及他能夠對抗多個蜘蛛俠的可怕蠻力。

這種由不同幾何圖形拼合的誇張造型設計簡明扼要地向觀衆傳達了一種視覺體驗,讓觀衆能夠一下子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到角色的差異。

相對的,對來自平行世界的“蜘蛛俠”,影片則運用了波普藝術家羅伊·利希滕斯坦的風格。這位藝術家廣為人知的是他大膽将漫畫與廣告結合的繪畫風格,這種風格在形式上表現為采用完全扁平化的二維方式。

用鮮豔的顔色和平面化的上色手法,選用方形、格子形、圓點、線、三角等幾何圖案加以裝飾,以圖案代替陰影着色,劃定黑——白——灰的關系。

“蜘蛛俠”本身在影片中擔任醜角,負責搞笑和逗趣,其平面化設計符合其穿梭于二維和三維、跨越空間的設定,比如,從身上的小口袋中拿出等身大木槌,二維化的處理讓角色獨特的招式變得更加合理。

對于扁平化的角色,觀衆關注的就不再是角色的外形,而是環境對角色的影響和角色應對不同環境時的動作。

整個動畫團隊正是借由這種風格,通過采用平面化的形态與圖形符号、對空間的壓縮等,使複雜的卡通風格形象完整融入作為主體世界的空間,畫面整體也更清晰明了、和諧統一。

在電影中,波普風格影片人物色彩的設計也有不同的意義。波普風格所具有的鮮明的色彩獨特性成為動畫影片的一大亮點。

首先,波普風格色彩具有極大的辨識度,即使影片中蜘蛛俠的服裝配色有所限定,創作者仍然能根據每個角色的性格特色進行色彩提煉,在現有的紅藍配色基礎上加入屬于每個角色的色彩,使各角色之間的層次更加分明。

影片中,女蜘蛛俠格溫的配色是白紫色,高明度的色彩在清一色的黑藍紅之中跳躍而出,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呼應了該角色用蛛絲起舞的輕快與靈活特性。

暗影蜘蛛俠來自黑白世界,一襲純黑是他的主基調,但為了讓人物能夠和諧地存在于畫面中,創作者為他加入了一個小道具:

由高飽和度色彩構成的魔方,這種豔麗明亮的色彩表現了暗影蜘蛛俠渴望感受豐富的色彩世界的情緒狀态,展現了人物對單調黑白世界的叛逆和角色自身的浪漫主義後現代思想。

作為影片主角的小黑蜘蛛俠邁爾斯對街頭藝術有強烈的愛好,影片中也運用大量篇幅刻畫了主角對塗鴉的濃厚興趣。

在色彩上,主角一開始是紅藍配色,在汲取流行文化元素後,結合塗鴉文化與街頭藝術,主角具備了嶄新的色彩。波普藝術作為一個觸發點,讓角色的個性得到釋放,并且推動了整個故事的發展。

波普式色彩表現了主角内心情緒從波瀾起伏到沉着冷靜,再到追求個性獨立的變化過程,同時,這種色彩變化也反映了角色内心的沖突,以及角色在環境變化中逐漸成長的狀态。

其次,除了在角色服裝上運用波普藝術的色彩對比外,場景畫面本身的對抗也為角色的塑造和引發觀衆的情感共鳴提供了幫助。

波普藝術與人物形象讓動畫作品具有傳播力與活力離不開對角色的塑造。塑造一個經典角色,除了要設計好人物的文戲與故事情節的走向
波普藝術與人物形象讓動畫作品具有傳播力與活力離不開對角色的塑造。塑造一個經典角色,除了要設計好人物的文戲與故事情節的走向
波普藝術與人物形象讓動畫作品具有傳播力與活力離不開對角色的塑造。塑造一個經典角色,除了要設計好人物的文戲與故事情節的走向
波普藝術與人物形象讓動畫作品具有傳播力與活力離不開對角色的塑造。塑造一個經典角色,除了要設計好人物的文戲與故事情節的走向
波普藝術與人物形象讓動畫作品具有傳播力與活力離不開對角色的塑造。塑造一個經典角色,除了要設計好人物的文戲與故事情節的走向
波普藝術與人物形象讓動畫作品具有傳播力與活力離不開對角色的塑造。塑造一個經典角色,除了要設計好人物的文戲與故事情節的走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