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青橘罐頭
編輯 | ZYG
2023年8月4日,國産大飛機C919首次進行“雙機商業營運”,當這架印有“中國東方航空”的客機劃破天空,無數人的心中是激動難耐的。
因為這意味着我們又一個項目打破了西方的壟斷。
但其實,大陸早在1985年的時候,就有機會打破這一層技術壁壘,可因為一次誤判,不僅讓大陸付出了上萬億的代價。
更是讓一代航空天才專家馬鳳山抱憾而終,國産客機也推遲了近40年。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大陸當時又為何突然停止研發計劃?
對于運-20這個名字,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這是大陸自主研發的一款軍用運輸機,戰略意義重大,其科技水準更是世界領先水準。
但早在上世紀80年代,大陸就成功研發出了運-10,我們的第一架噴氣式客機,而馬鳳山就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馬鳳山的帶領下,研究人員夜以繼日,嘔心瀝血的進行推演、計算。
由于當時我們在客機運輸方面的技術完全空白,基礎設施也幾乎完全沒有,再加上沒有蘇聯幫助。
是以運-10的研發,堪稱平地起高樓,其中的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但馬鳳山和其他研究成員并沒有放棄,既然沒有經驗,沒有支援,我們就自己創造。
因為馬鳳山具備轟炸機的研發經驗,是以在經過考察後他認為,可以在轟炸機的基礎上研發航空科技。
雖然兩者一個是運送彈藥,一個是運送人,但兩者本質上還是有相同之處的。
當時世界上能夠獨立研發制造客機的隻有三個國家,如果大陸研制成功,就能成為第四個,但這個目标卻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嘲笑。
他們認為中國想要自己造客機,最起碼還要再等上五十年。
可打臉往往來的很快,馬鳳山和他的團隊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于1980年完成了運-10的研發。
而且在接下來的檢驗環節中,運-10的各項名額都完美達标,當看着運-10在天空中自由的翺翔,馬鳳山的心中也抑制不住的激動。
但他馬上将目光放到了下一階段,僅僅研發成功是不夠的,隻有能夠投入生産,才是真正的成功。
可就在他一腔熱血的準備投入工作時,意外卻發生了......
根據相關部門的告知,由于當時國家沒有足夠的資金,已經無法再支撐運-10的生産建設了。
而且與此同時,得到消息的西方國家,也開始向大陸施壓,并且以貿易和訂單作為威脅,逼迫我們停止運-20的生産。
見到這種情況,馬鳳山立刻意識到了不對,于是立馬便找相關部門進行遊說,針對資金不足的問題,馬鳳山承諾可以節約資源。
針對西方威脅的情況,馬鳳山承諾縮短工期,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馬鳳山完全有信心,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快速完成運-10的生産。
但最終的結果卻不盡人意,因為當時大陸的确存在資金不足的情況,同時還有很多其他項目要研究,是以運-10的生産建設還是停止了。
得到這一消息的馬鳳山是絕望的,因為他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馬鳳山出生于亂世,從小就看到日軍的轟炸機在頭頂狂轟濫炸,是以他知道落後就要挨打,也正是抱着這種信念。
馬鳳山在從蘇聯回來後,便立馬着手于轟炸機的研究,并最終研發出了轟-6戰機。
與此同時,他也更希望中國人能坐上自己的飛機。
而在運-10生産陷入停滞後,大陸的另一個誤判,直接導緻了上萬億的損失。
雖然當時轟-10暫停了,但是客機的需求還客觀存在,于是大陸隻能在國際上尋找飛機制造商進行合作。
經過一番考察後,一個叫“麥道”的美國公司,走進了我們的視線。
因為在所有供應商的報價中,麥道的價格是最低的,這倒不是他給了我們多大優惠,而是因為這家公司生産的飛機有問題。
因為設計上的短闆,麥道的飛機飛行速度等性能會受到影響該,但該公司當時并沒有能力改善這一情況。
不過雖然設計上有缺點,飛機的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這對于當時的大陸來說是比較劃算的,最終雙方一拍即合簽訂了合作協定。
但沒想到不久之後,麥道就出現了巨變,該企業因為經營不善最終被美國波音收購,随之而來的,就是企業資産構成,以及營運政策的變化。
同時大陸客機市場也受到了巨大影響,損失參慘重。
在這種情況下,馬鳳山再次進行申請研發,而國家也重新開機計劃,并由馬鳳山擔任總指揮。
可從1980年到1989年,十年時間都過去了,馬鳳山也從壯年走入了老年,再加上平日裡的高強度工作,他的身體已經變得非常虛弱。
可即便如此,馬鳳山為了能成功生産中國客機,還是夜以繼日、無休無止的工作,終于,在1990年,馬鳳山不堪重負病倒了。
在臨終前,馬鳳山總是呆呆的望向窗外,仿佛心中還有未了之事,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誰也沒有辦法。
就這樣,他最終抱着遺憾離開了人世。
欣慰的是,30多年後的今天,馬鳳山的願望終于由後輩實作了。
國産C919客機不光是自主研發設計,而且國産化率也達到了60%,這是空客和波音都沒能做出的成績。
而且這次我們的國産客機,不光是在國内使用,還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在C919正式投入商用之前,就已經拿下了千餘架的訂單。
可見如今世界各國對中國制造的信任。
另一方面,C919與空客和波音的同級别客機中,C919性能更強,但采購價格卻更低,這意味着大陸在客運航空領域,如今也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技術和完善的産業鍊。
相信,如果馬鳳山能夠看到中國客機的今天,一定會感到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