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作者:翻譯看世界

五代十國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過程,卻有一條“小魚”活得自由自在,這條“小魚”面積很小,卻成為十國之一,這就是荊南(或稱南平)。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907年(後梁開平元年),高季興任荊南節度使。

924年(後唐同光二年),高季興受封南平王,建都江陵(今湖北荊州),史稱“南平”或“荊南”。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荊南是十國中面積最小的,被北宋滅亡時,隻有3個州,17個縣。3個州是江陵府(湖北省荊州市附近)、峽州(湖北省宜昌市區附近)、歸州(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附近)。

五代初期,割據河北北部的燕國,割據陝西西部的岐國,面積和實力都遠強于荊南,都沒有資格列入十國。劉守光的燕國與李茂貞的岐國,之是以沒有列入十國,主要原因是滅亡太早了。燕國亡于914年,岐國在923年就成為後唐的附庸了。

荊南雖小,像一葉扁舟在大海上被風浪吹得東倒西歪,但人家“命”長,一直存活到963年。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如果按存在時間長短論,割據陝北高原的定難軍(西夏前身)也可以算十國之一,然而并沒有。定難軍面積和荊南差不多大,時間甚至長于荊南,一直活到982年才被宋太宗趙光義吞并(族人李繼遷不服宋,建立了西夏前身)。壽命更長的定難軍沒有進五代十國,而荊南是十國之一,這和地理位置及人口有關。

定難軍位于大西北的黃土高原,幾乎沒有參與中原地區的争奪,存在感不強,人口也不多。而荊南位于天下之中的人口稠密之地,處在幾個大國之間,四戰之地,戰略地位凸顯。

五代十國是個天崩地裂的大亂世,割據勢力多。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先說北方,在早期,後梁割據黃河中下遊地區,也就是河南、山東、陝西中部、淮河以北等地區。晉國割據山西,後拿下燕國,占據河北形勝之地。923年,後唐滅後梁統一中原,此後北方基本處在一個王朝的控制之下(不包括契丹、定難軍等),有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而在南方,割據勢力數不勝數。西有蜀國(王建創立前蜀,孟知祥建立後蜀),東有楊吳(楊行密建立吳國,後由南唐代吳)。楊吳東南有錢镠建立的吳越國(浙江、蘇南、上海),吳越南部有王審知建立的閩國(福建)。楊吳正南方是劉隐、劉岩兄弟建立的南漢。蜀國以東、楊吳以西,有木匠馬殷建立的馬楚(湖南、廣西北部)。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不算最北邊的契丹,當時有能力逐鹿中原的勢力,也就那四個:北邊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西邊的蜀(前蜀、後蜀),東邊的楊吳(包括南唐),南邊的馬楚。在蜀國以東、楊吳以西、馬楚以北,五代以南,就是荊南。換言之,荊南夾在五代、楊吳、蜀、馬楚四大強國之間。

一般來說,大國旁邊的小國,往往成為大國争霸的炮灰。比如波蘭立陶宛王國,就夾在德意志與俄國之間,結果遭到沙俄、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比如春秋時的鄭國,夾在秦國(西邊)、楚國(南邊)之間,不知道受了多少夾闆氣,隻好“朝秦暮楚”。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就荊南來說,五代、蜀、楊吳、馬楚四個大國,随便挑出哪一個,站在荊南面前,都如同一頭猛虎站在肥貓面前,實在不成比例。蜀國要滅荊州,出兵奉節,順江而下攻擊荊州,盡得地利。馬楚雄兵十萬,要打荊南,可以順湘江北上。楊吳攻荊南,從武昌出兵,溯江西上也不是問題。五代王朝更不用說了,不用舉全國之兵,調兩個節鎮(節度使)的兵力,就能把荊南打殘。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荊南最大的幸運,偏偏就是夾在四個大國之間,可借助外力保持微妙的平衡,這有些類似歐洲的内陸國瑞士。瑞士面積4.13萬平方千米,約為法國本土55.17萬的1/13,德國35.74萬的1/9,意大利30.13萬的1/7。作為大國間的緩沖地帶,誰也不希望瑞士被另一個大國兼并。

五代王朝、蜀、楊吳、馬楚,誰要單獨吞掉荊南,都會激起其他幾大國的強烈反彈。假如是五代王朝滅荊南,蜀會擔心東線門戶被封堵,馬楚會擔心北面門戶洞開,楊吳會擔心西線門戶武昌失去戰略屏障。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荊南不是誰想動就能動的,高氏就利用地理上的這個優勢,在幾顆雞蛋上來回跳舞。強國靠軍事,弱國靠外交。荊南不但向五代王朝稱臣,還向蜀、楊吳稱臣,撈取戰略好處。

荊南和南北朝後期的西梁相似,二國的地域幾乎相同,都統治江陵等附近狹小的區域,向中原大國稱臣。所不同的是,西梁是北周(前身是西魏)扶持起來的傀儡,荊南的獨立性則比較強。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951年,南唐滅亡馬楚,幾年後原馬楚将領周行逢又控制了湖南,是實際上的楚王,但實力一落千丈,廣西部分也被南漢吃掉,不可能再與中原抗衡。周世宗柴榮時期,後周軍殲滅後蜀精銳,再滅南唐精銳,荊南周邊的形勢劇變。

960年,後周軍行至汴京東北陳橋驿,衆将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趙匡胤統一的第一戰,就是拿下荊南。

五代十國的荊南那麼小,為何沒被大國吞并?

963年(宋太祖建隆四年),宋軍奪占江陵城,高繼沖納地歸降,荊南亡。

荊南從924年至963年,立國三十九年,建都江陵三十九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