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作者:小浩說娛

幼稚園上廁所難題:老師不會告訴你原因,家長隻能自己想辦法。前段時間去幼稚園接孩子,碰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場景。中班一個小朋友下課了,是踢着腳、縮着肚子出的校門,一出校門,就趕緊拉着奶奶的手:“奶奶快跑,我要回去拉便便!”周圍的人笑得前仰後合。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其實這個場景,常常見到,因為這個小男孩從來不在學校上廁所,自稱:“肥水不流外人田。”每次都是忍,忍到下課後,馬上沖回家上廁所。但是,也有失手的時候。據孩子奶奶說,好幾次憋不住,拉在了褲子裡。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還有幾次,憋得太久了,好幾天不上廁所,孩子肚子疼,去醫院一看:便秘。談到這個“孩子在不在幼稚園上廁所”這個話題,寶媽和奶奶們,都開啟了聊天模式。差不多10個家長就有9個說孩子不願在幼稚園上廁所的。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一、10個孩子9個不願在幼稚園上廁所,為什麼?

1.孩子愛面子 家長們有時候忽視了:小小的人兒,有時候也是非常在乎面子的!

幼稚園小朋友的廁所,一般是和教室在一起的,就在教室旁邊的隔間内。小朋友拉個臭臭,也會出現比較多的尴尬。比如,小班、中班有些孩子還不會擦屁屁,就會喊老師來幫擦。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隻是,不是所有的老師都那麼有愛心,有時候,老師可能會嫌臭、嫌髒,孩子受到冷落,就不願意再在幼稚園拉臭臭。這樣的事情,果媽的侄子就遇到過。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上幼稚園的時候,就是不肯在學校上廁所,問過之後才知道,侄子的生活老師讓他回去上廁所,太臭了。家長問老師,老師是根本不承認自己說過這樣的話的。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再比如,孩子上廁所,其他小朋友也會來上廁所,有時候會嫌棄“臭臭”。甚至味道比較大的,在教室都能有點聞到了。上次開心果回家還說,班上有個小男孩拉臭臭太臭了,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了。孩子在外人面前,也是要面子的,為了面子不在學校拉臭臭,真的是太正常了。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2.孩子顧着玩 說實話,這是開心果以前不在幼稚園上廁所的最主要的原因。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因為孩子在學校一天的時間内,被安排得滿滿的:出操、做遊戲、畫畫、上課、吃飯睡覺等等。靜息的時間,還不允許說話。開心果自己都說,好幾次在樓下跳操跳着跳着,就想上廁所,但是跳操完就能去遊戲室玩,她舍不得浪費這個時間去上廁所。孩子愛玩是天性,為了玩,不去上廁所,還是比較常見的。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3.孩子害怕廁所 家庭的廁所,一般都是抽水馬桶

但是幼稚園的廁所,大多數是“蹲坑”,後面會有一個大大的洞,然後沖水的聲音還會比較大。對于沒有接觸的小朋友、原本膽子就不大的孩子而言,就容易害怕,進而不願意在幼稚園上廁所。開心果也曾說過:媽媽,我會不會掉進去,然後把我沖走?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4.孩子不敢和老師溝通表達 這個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

孩子自己知道,自己拉完臭臭之後沒辦法擦幹淨,勢必要喊老師。但是,孩子不敢喊。于是,甯願憋着,也不想在幼稚園上廁所。這4個原因,是絕大多數孩子不願意在幼稚園上廁所的主要原因,問老師,老師不會說原因,家長得靠自己去判斷,你家是第幾個原因呢?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關鍵因素在于一點:讓孩子直面“恐懼”。其實這些原因,都可以歸屬于一個詞“恐懼”。因為恐懼,孩子害怕在老師、同學面前出醜;因為恐懼,孩子害怕玩不到想要玩的遊戲;因為恐懼,孩子害怕深不見底的廁所黑洞……2-5歲的孩子,具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推理能力,這會成為恐懼的來源;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剛離開父母的孩子,面對幼稚園,遲遲未能融入、适應,這也是恐懼的因素;不知道如何與老師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是恐懼的根源……總的來說,想要讓孩子直面“恐懼”,那就讓孩子“正視”幼稚園,去重新真正适應、融入幼稚園,像家一樣自在,敢于和老師表達。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拉臭臭”隻是孩子不适應幼稚園的其中一個表現,是家長能夠直接看得到的表現,在這背後,還有很多家長“看不到”的表現。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5.環境的改變

對于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幼稚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他們需要一段時間來适應。在家裡,孩子可以随時随地上廁所,而且有父母的陪伴和幫助。在幼稚園裡,孩子要遵守規定的時間和地點上廁所,而且要自己脫褲子、擦屁股、沖水等。這些改變讓孩子感到不安、不自在、不友善,甚至有恐懼感。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6.心理的障礙

有些孩子是屬于膽小型或羞澀型的,他們不喜歡在公共場合上廁所,覺得這是一件很隐私的事情。他們害怕被别人看到或聽到,或者被别人嘲笑或批評。他們也擔心自己會弄髒褲子或廁所,或者會聞到不好聞的氣味。這些心理障礙讓孩子産生排斥或逃避的情緒。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7.生理的不适

有些孩子在幼稚園上廁所時,會出現尿不盡、尿痛、便秘等生理不适的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由于憋尿、憋便、飲食不規律、缺水等原因引起的。這些生理不适讓孩子感到疼痛或難受,也影響了他們正常上廁所的意願和能力。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二、解決辦法

針對以上原因,我建議家長和老師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來幫助孩子解決幼稚園如廁難題: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1.增強溝通

家長和老師要及時了解孩子在幼稚園如廁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家長要跟孩子多聊聊他們在幼稚園上廁所的感受,給予他們了解和支援。老師要跟家長保持聯系,回報孩子在幼稚園上廁所的表現,提供一些指導和建議。家長和老師要保持一緻,共同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适、安全、衛生的如廁環境。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2.增加鼓勵

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和肯定,讓孩子感到自信和開心。家長要表揚孩子在幼稚園上廁所的進步,給予他們适當的獎勵。老師要在孩子上廁所時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用贊美的話語或者小紅花等方式激勵他們。家長和老師要避免批評或懲罰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尿褲子或弄髒廁所時,要耐心地教導和安慰他們。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3.增加引導

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一些正确的如廁知識和技能,讓孩子學會自己如廁。家長要在家裡教孩子如何脫褲子、擦屁股、沖水等,讓孩子熟悉這些動作。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老師要在幼稚園裡教孩子如何排隊、如何使用不同的廁所設施、如何保持廁所衛生等,讓孩子适應這些規則。家長和老師還可以通過講故事、看繪本、玩遊戲等方式,向孩子傳授一些如廁的好處和注意事項,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幼稚園如廁難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關注和解決。隻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多溝通、多鼓勵、多引導,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在幼稚園愉快地上廁所。

幼稚園廁所恐懼症:老師不解決,家長自救

總之,幼稚園上廁所難題是一個值得家長和老師重視的問題,不僅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暴露了孩子的心理問題。家長和老師要共同努力,讓孩子直面恐懼,正視幼稚園,重新真正适應、融入幼稚園,像家一樣自在,敢于和老師表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