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順手一揪,1歲寶寶差點沒命!這種情況一定要忍住

家長順手一揪,1歲寶寶差點沒命!這種情況一定要忍住

這是一根

發黑、腫脹的食指

食指的主人——

一個年僅1歲的孩子

病情最重時

在兒童重症監護病房(PICU)救治

而危及生命的感染

竟然由一根倒刺引起!

倒刺引發意外

日前,家人發現

1歲的圖圖(化名)

左手食指長了個倒刺

想也沒想順手就揪掉了

奇怪的是,第二天

倒刺位置長了個小膿腫

家人找了根細縫衣針

把膿腫挑破了

當天,圖圖開始發熱

很快起了一身紅色皮疹

當地醫院開了消炎藥

吃完藥後,症狀依然在加重

第三天上午

圖圖的食指變成黑色

硬、腫、燙

吃藥、抹藥都不管用

下午,硬腫蔓延至

手掌、前臂、左上肢

手背腫得像面包,皮膚更燙了

體溫高達40.5攝氏度

圖圖精神變差、尿量減少

緊急到當地醫院就診

醫生建議:盡快轉往上級醫院!

全力搶救,孩子終于轉危為安

轉往河南省人民醫院的路上

圖圖開始煩躁

口唇發绀,嘔吐

徹底無尿、情況危急

在省醫急診科

圖圖被診斷為:

膿毒血症、膿毒性休克

皮膚蜂窩組織炎、腎功能損害

立即收住到

兒童重症監護病房(PICU)

家長順手一揪,1歲寶寶差點沒命!這種情況一定要忍住

入住時,圖圖心肺功能衰竭

最大劑量的血管活性藥

也不能維持血壓群組織灌注

生命危在旦夕

家長順手一揪,1歲寶寶差點沒命!這種情況一定要忍住

兒科重症團隊緊急為他

上機人工心肺(ECMO)

ECMO連續搶救4天

呼吸機支援7天後

圖圖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家長順手一揪,1歲寶寶差點沒命!這種情況一定要忍住

經過進一步治療

變黑的手指

也逐漸恢複了正常顔色

小小倒刺,怎會釀成大禍?

接診醫院兒科主任史長今介紹:

揪倒刺引起這麼嚴重的感染在PICU還是第一次見到。

經嚴格檢查,圖圖并沒有先天免疫缺陷。很可能是傷口感染的病原體數量多、毒力強,加上孩子當時免疫力較低等各種綜合因素疊加,最終導緻了嚴重後果。

揪倒刺有嚴重隐患

醫生提醒:

倒刺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醫學上有個學名叫“逆剝”。但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引起較為嚴重的感染。曾經有患者因為揪倒刺引起膿性指頭炎,不得不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手指反複長倒刺,最主要的原因是甲周圍皮膚比較特殊,這裡與其它部位皮膚不同,沒有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缺乏油脂和汗液的滋潤保濕作用,于是成為倒刺的重災區。天氣低溫幹燥,沒有皮脂的保護,皮膚水分容易流失,進而出現開裂起皮。

此外,經常洗手、接觸洗手液、洗衣液等化學物品或者打球運動,也有可能加重倒刺。因為洗滌劑或實體刺激會進一步去除皮膚的油脂,導緻角質層失去保護,加劇皮膚幹燥和剝離。

是以,手指長倒刺最主要是因為幹燥,我們可以通過保濕、補充油脂幫助改善問題。千萬别摳、别撕,除了痛以外,還會造成新的皮膚損傷以及感染,嚴重的時候還會導緻甲溝炎和甲周膿腫,如果真菌或細菌進一步通過傷口擴散,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感染,甚至危及健康。

出現倒刺一定要克制住“暴力”處理的想法

那要怎麼處理比較好呢?

可以用40°C左右的溫水浸泡3-5分鐘,也可用潤膚乳按摩軟化皮膚,然後用酒精消毒倒刺周圍皮膚,使用消毒好的工具沿着倒刺的皮膚根部修剪,最後塗抹潤膚乳例如維生素E乳、尿囊素、魚肝油等,均有保護滋潤皮膚的良好療效。

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皮膚過度清潔,減少實體摩擦和改正啃咬的不良習慣。進行家務勞動時可佩戴手套保護手部皮膚,除了可以預防倒刺,還能減少手部濕疹的發生。

如果倒刺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維生素B12和維生素A、複方甘草酸苷片;每晚睡前外用維A酸軟膏或阿達帕林凝膠,早上雙手還可以外用膚樂霜;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若出現甲溝炎等皮膚感染的情況,建議使用抗生素藥膏加以護理,如反複發作應盡早到醫院進一步治療。

廣州日報綜合自河南省人民醫院、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