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不逢時?小米推出全新作業系統:小米澎湃 OS遭嘲諷

作者:蒙古蘇

從2023年10月14日那個轟動的日子開始,小米公司傳遞出他們将要釋出全新移動作業系統的消息,讓整個科技界為之震動。這樣的消息,原本應該是一個引人為之稱贊的大膽創新,是對現有技術格局的一次挑戰。然而,現實似乎總是出人意料。小米的這一消息,雖然受到了衆多技術愛好者和小米粉絲的熱切期待和好評,但同時也面臨了大量的質疑、吐槽,甚至是戲谑和嘲諷。

人們不禁會問,當我們談論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兩極反應?同樣是自研系統,鴻蒙為何如日中天,而小米卻似乎步履維艱?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更多的是人們的心态和期望值。我們都知道,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背景和語境下,往往會有不同的評價和解讀。

生不逢時?小米推出全新作業系統:小米澎湃 OS遭嘲諷

回首不久前,鴻蒙系統的誕生,被人們視為在國際政治風波中,中國對抗外部壓力的一個标志性的自力更生。在那樣的背景下,鴻蒙不僅僅是一個作業系統,它背負着整個國家的榮譽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科技界向外界展示我們自己的力量的象征。是以,無論鴻蒙的表現如何,都會得到國人的肯定和贊揚,因為它不僅僅代表了技術,更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驕傲和自信。

然而,即使鴻蒙備受稱贊,目前它也主要應用于華為的手機系列。令人驚訝的是,甚至華為已經轉手的榮耀品牌都沒有選擇使用鴻蒙。這也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困惑和質疑:為什麼其他手機品牌不采用鴻蒙系統?這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種商業或技術的秘密?更有甚者,一些極端的聲音甚至呼籲,為了支援國産,為了國家的科技獨立,國家應當強制所有在國内銷售的手機都預裝鴻蒙系統。這樣的聲音,反映出了人們對國産技術的高度期望,但也暴露出了我們在科技領域的焦慮和迷茫。

生不逢時?小米推出全新作業系統:小米澎湃 OS遭嘲諷

在科技的江湖裡,每個廠商的舉措都像是在大舞台上的一場獨舞。小米的澎湃OS誕生之初,很多人将其他廠商的自研系統視為自我封閉的“内耗”,好似一場獨自承受的寒冬。是以,當小米展現出他們的獨立作業系統時,他們所面臨的,并不僅僅是技術的挑戰,還有那些冷嘲與熱諷。許多網友在鍵盤背後,仿佛是戲劇的觀衆,對小米的大膽嘗試持懷疑甚至嘲笑的态度。他們或許認為,小米這是躍進了一個他們并不擅長的領域,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甚至是一種冒險。

當一個新的作業系統問世,背後所隐藏的,是無數的工程師夜以繼日的付出,但對于開發者而言,這卻意味着更高的開發成本。過去,他們隻需适配蘋果和安卓兩大巨頭,但随着鴻蒙的崛起,開發成本已經上升。如今,小米澎湃的誕生無疑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如果未來,OPPO、ViVO等其他品牌也紛紛推出自家的作業系統,那麼,開發者們将面臨更大的負擔。要知道,适配一個新的系統,并不僅僅是簡單地改幾行代碼,而是涉及到底層的适配與優化,這無疑會是一場考驗。

生不逢時?小米推出全新作業系統:小米澎湃 OS遭嘲諷

2023年10月17日,這一天注定要載入科技史冊。小米的創始人雷軍,在微網誌上宣布了一件震撼整個行業的大事:小米正式推出了自家研發的作業系統,名為“小米澎湃OS”。這一消息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掀起了巨大的漣漪。有人歡呼,有人疑慮,有人期待,也有人擔憂。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再次站在了科技浪潮的前沿,勇敢地與國際大牌對峙,展現出他們的技術實力與雄心。

不過,對于那些擔心小米澎湃OS會完全脫離安卓生态的人來說,他們似乎有些誤解了。這個新生的系統,并不是從零開始,它是基于深度進化的Android,結合小米自研的Vela系統,進行了徹底的重寫與優化。也就是說,它繼承了安卓的穩定性和成熟性,同時又加入了小米自家的技術創新與特色。這種混合的方式,無疑為使用者帶來了更為流暢與個性化的體驗,同時也給予了開發者更多的靈活性與創新空間。

生不逢時?小米推出全新作業系統:小米澎湃 OS遭嘲諷

鴻蒙作業系統,雖不可謂為曆史的重大突破,但它的存在毋庸置疑地抖動了技術界的神經。它敢于打破正常,與安卓系統的相容性問題如同一面旗幟,驕傲地飄揚在技術的風暴中,宣告它的與衆不同。而這種不相容性,竟然意外地吸引了大批的擁趸。與此同時,小米澎湃OS呈現了另一種風貌。它選擇站在安卓的肩膀上,對其進行深度進化,融合自家獨特技術的點綴,進而形成了一個既熟悉又新奇的作業系統。對于那些專注于App技術開發的公司,這無疑是一個柳暗花明的好消息。他們不需要為适應一個全新的系統而重新調整,不需要為了一個不确定的未來投入額外的開發成本。

在雷軍的詳細介紹中,可以感受到他對小米14系列的深厚期望與信心。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期待與激情,仿佛可以看到一個嶄新的技術時代即将開啟。小米14不僅僅是一款手機,它更是小米澎湃OS的首次登場,已經進入工廠,開始了它的生産旅程。而澎湃OS不止于此,它的遠大目标是要連接配接百億裝置,實作萬物互聯。雷公描繪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仿佛我們都生活在一個高度智能化的世界裡,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在現今的科技時代,有時我們或許會被已有的技術局限,難以設想出真正的創世紀般的新作業系統。而當我們考慮到開發一個全新的、與當下系統不相容的作業系統,是否真的有這個必要呢?這樣的嘗試不僅會消耗公司的财力與人才,更可能導緻社會的資源浪費。我們應該學會在現有的架構中進行創新,而不是盲目地尋求一個并不存在的全新解決方案。

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這不僅是一種技術上的追求,更是一種戰略布局。我們不能預測未來,但我們可以為未來做好準備。當新的技術時代的大門突然打開時,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的企業,将具備快速适應和轉型的能力。這樣的公司,能夠迅速地擁抱新科技的浪潮,開創新的紀元。這不僅是對自己的投資,更是對未來的信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