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飛機即将飛出國門,今年預計傳遞100架,每台售價僅27億

作者:事事觀新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中國一直懷揣着夢想,一個與大飛機相關的夢想,然而,這個夢想的實作一直受到各種曆史原因的束縛,導緻中國的航空客機領域發展一直不溫不火。盡管自1970年起,國内已開始進行國産民航大飛機的自主研制,但看似并沒有取得太多可喜的成績。直到2008年,中國商飛正式成立,國産大飛機的自主研制工作才真正展開。大飛機制造不僅有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進步,還是衡量國家科技、工業、綜合國力以及國際競争力的關鍵标準。是以,中國一直非常重視國産大飛機的制造工作。

國産飛機即将飛出國門,今年預計傳遞100架,每台售價僅27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産大飛機的自主研制已經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成績。

中國商飛曾提出了“2021年三個一”的目标,其中最為困難的是ARJ21-700的目标。截止到2021年7月份,中國商飛隻完成了55架ARJ21國産支線客機的傳遞,而按照這一趨勢發展,後續5個月平均每月需要完成9架的傳遞量。然而,雖然困難,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商飛完成這一目标并非不可能。

這一成就不僅令人振奮,也引發了人們對ARJ21價格的興趣。根據報道,國航、東航、南航共購買了105架ARJ21-700,總花費約283億元人民币,平均每架ARJ21-700的售價僅有2.7億元。與ARJ21的價格相比,空客A220和巴航ERJ的價格都要高出許多。

國産飛機即将飛出國門,今年預計傳遞100架,每台售價僅27億

不僅僅在國内市場,ARJ21國産支線客機也即将飛出國門。一架ARJ21飛機最近已經進行了試飛工作,并将傳遞印尼支線航空翎亞航空。這一訂單早在今年1月份就已經完成,預計将在2026年之前逐漸傳遞。ARJ21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保證,中國商飛也在近年對其進行了不斷優化,這将有望推動ARJ21在國内外航空領域進一步發展。

大飛機制造産業的嶄露頭角标志着中國在全球航空領域的崛起。這一領域的飛速發展不僅在國内引發振奮,也引起了國際航空界的廣泛關注。

國産飛機即将飛出國門,今年預計傳遞100架,每台售價僅27億

然而,要達成這些壯麗目标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情。全球大飛機市場一直被空客和波音這兩個巨頭所壟斷,中國商飛要挑戰他們的統治地位,需要克服衆多挑戰。不僅需要技術創新和高水準的工程團隊,還需要拓展國際市場,建立可信的供應鍊,以及提供出色的售後服務。

另一個考驗是面對全球航空市場的不确定性。航空業是一個高度受全球經濟波動和地緣政治影響的行業。疫情期間,航空業受到了嚴重沖擊,這也對中國商飛的目标産生了影響。但中國商飛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應對能力,通過靈活調整計劃和加強内部管理,仍在努力實作目标。

國産飛機即将飛出國門,今年預計傳遞100架,每台售價僅27億

國際競争同樣激烈。不僅要與空客和波音競争,還需要應對其他國際競争對手,如俄羅斯的蘇霍伊和加拿大的龐巴迪。這需要中國商飛在全球市場上建立起堅實的聲譽和品牌認知度,才能争取更多訂單。

總之,中國商飛的“2021年三個一”目标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的雄心和夢想,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在大飛機制造領域的巨大潛力。這一領域的發展将不僅提升中國的國際競争力,還将為國内經濟做出巨大貢獻。雖然目标艱巨,但中國商飛已經取得了許多令人振奮的成就,為實作這一偉大夢想鋪平了道路。願中國商飛繼續努力,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國産飛機即将飛出國門,今年預計傳遞100架,每台售價僅27億

啟示:

中國的國産大飛機領域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這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啟示。首先,長期堅持自主研發和制造對于國家工業和科技的發展至關重要。國産大飛機項目自1970年開始,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現在已經進入了傳遞階段。這告訴我們,科技和工業項目需要耐心和持續的支援,不應期望立竿見影的成果。

其次,大飛機制造不僅是一項技術工程,還是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争力的象征。中國一直高度重視國産大飛機的制造,因為這不僅可以滿足國内需求,還可以在國際市場上競争。這表明了國家在發展關鍵技術和工業領域上的決心,這種決心對于實作國家自主可控的科技能力至關重要。

最後,價格和市場競争力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ARJ21-700的價格相對競争對手更具吸引力,這在國内市場和國際市場都具有潛力。這告訴我們,在全球市場中,價格競争力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同時也需要確定産品的品質和可靠性。

總結:

中國國産大飛機的發展曆程展現了長期堅持、國家決心和市場競争力的重要性。盡管起步較晚,但中國商飛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就。2021年的“三個一”目标,盡管在ARJ21-700的傳遞方面可能面臨挑戰,但這個目标代表了中國對于國産大飛機制造的堅定信念。

中國國産大飛機的價格具有明顯的競争優勢,這使其在國内市場和國際市場上具備了更強的市場競争力。這也是中國國産大飛機能夠飛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

随着中國商飛不斷優化産品,并且在國際市場上尋求合作夥伴,國産大飛機的未來充滿潛力。這一成功經驗為其他領域的科技和工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強調了長期堅持、自主研發、市場競争力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中國國産大飛機的故事是中國科技崛起的一個縮影,也是一個激勵和啟發的典範。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本文作者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