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作者:意檀香研究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蒸、煮、燒

三口鍋,同時開工

一個竈,輕松搞定

這件三火眼竈,來自漢代

堪稱廚師的“戰鬥神器”

今天是世界廚師日

給大廚們推薦一件漢代廚房必備好物

龍首青銅竈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01

大廚必備好物!

三火眼竈“火力全開”

造型像是一艘船,載着一口鍋

船頭,一條龍正在昂首嘶吼

船底,四個獸蹄足互相對稱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這件文物造型奇特

卻功能強大、設計精巧

它是漢代竈具的微縮品

作為随葬品

在内蒙古一處中原先民聚居區墓葬中被發現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竈面有三個釜,一大二小

可以同時放三個鍋

讓廚師“左右開弓”

大釜上有甑(zèng)

甑,就是漢代的“蒸鍋”

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孔格

兩個小釜上

可以放炒鍋、湯鍋、炖鍋等

三口鍋“齊齊上陣”

蒸餅、煮湯、燒水

一個竈全搞定!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竈身長、竈門窄、龍形煙囪高

這些設計,看似平平無奇

實則暗藏“心機”

都有利于吸風拔火

進而提高火力,出煙效果更好

做飯時,往竈門裡加炭

炭燃燒,黑煙從龍嘴吐出

三火眼竈“火力全開”

還能不受油煙困擾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從造型、設計、形制上

都可以看出當時金屬冶煉術的高超

漢代人對“竈”非常尊敬、重視

《漢書·五行志》中寫道

“竈者,生養之本”

民間有祭竈神、打掃竈舍等習俗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這件竈也是内蒙古出土的青銅竈中

體量最大、級别最高的随葬品

02

行軍做飯好物!

可拆裝結構的移動竈

龍首青銅竈

在内蒙古地區的墓葬出土

卻是典型的中原文化産物

它的可拆裝結構

非常适用于行軍或遊牧

餓了?搭個三火眼竈,高效做飯

行軍?拆開六個元件,快速帶走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同一墓葬中出土的

雙耳三足青銅行軍鍋

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

用于漢代軍事生活的複合型炊具

可拆裝,專為部隊行軍作戰設計

功能齊全,煎炒煮炖均可兼任

整套器物可以依次疊裝組合于主鍋之内

便于行軍攜帶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雙耳三足青銅行軍鍋,其中有主鍋(釜)1件、套鍋(釜)2件、甑1件、盆1件、籠箅1件

它們出土的墓葬不遠處就是八拜古城

戰國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

最早的騎兵訓練場所就是在這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彩繪胡服騎射俑,漢代,藏于上海觀複博物館。

漢代曾在内蒙古地區實行郡縣制管理

營建了大大小小40餘座邊疆城鎮

八拜古城是漢代原陽縣縣治所在

(注:漢朝的原陽隸屬雲中

雲中位于現在的呼和浩特一帶

并非現在的河南省原陽縣)

由此可見

當時的内蒙古地區,尤其呼和浩特地區

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早在大約兩千年前

中原文明和遊牧文明

就在這裡交往、交流、交融

03

篝火→火眼竈→瓦斯竈

逐漸“高科技”的竈

竈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一堆堆篝火

火的運用讓先民們進入到熟食時代

促使了炊具和竈具的出現

大約商周後

竈具才在住宅中有固定位置

到了秦漢時期

人們對竈更加重視

既有固定式壘砌竈

也有可移動式小型金屬竈

還有單火眼竈、多火眼竈等

臨沂五裡堡漢畫像石——《庖廚圖》

漢代大廚烤串、燒水、做飯

各類型的竈功勞不小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漢畫像石上的《庖廚圖》(拓片局部)

漢代大廚們在大型固定式壘砌竈

一邊燒火、一邊做飯

文博月曆丨漢代就有廚房神器了!蒸煮燒,一個竈全搞定

竈台上的一道道菜

蘊含着中國人獨特的飲食文化

那是人間煙火

也是家國情懷

監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鋒

文案丨王丹妮

視覺丨林琦

技術丨蔡子旭

統籌丨劉瑩 戴廣宇

特别鳴謝丨内蒙古博物院 總台内蒙古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

責任編輯:張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