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作者:近史演繹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文|近史演繹

編輯|近史演繹

1985年,中國自主研制的首架大型客機運-10因資金問題被迫停産,本可改變中國民航業命運的它,卻在一場資源配置的錯誤判斷中功虧一篑。

這不僅讓航空專家馬鳳山心灰意冷,也使中國在此後數十年間,不得不從國外高價進口大批客機,付出了難以計算的巨大經濟代價。馬鳳山為運-10付出心血,卻無力回天,但好在中國自己的客機,沒讓他等太久……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中國轟-6轟炸機的研制成功

20世紀50年代,中國迫切需要自主研制戰略轟炸機,以確定國家安全。馬鳳山憑借其在航空工程領域的天賦,被任命為轟-6轟炸機研制項目的總設計師。

馬鳳山1919年生于江蘇一個貧窮家庭,從小酷愛數學和實體。新中國成立後,他如願以償地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學習航空工程專業。兩年後,馬鳳山即被派往哈爾濱飛機制造廠實習。在那裡,他迅速掌握了航空工程專業技能,為轟-6的研制奠定了基礎。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上個世紀60年代,由于中蘇交惡,蘇聯取消了對華援助。馬鳳山曾赴蘇聯留學,他秘密自學俄語,并抄錄了蘇聯專家的講課筆記。這為中國自主研制轟-6提供了寶貴資料。經過艱苦努力,馬鳳山帶領團隊終于在1964年研制出中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轟-6轟炸機。

随後,馬鳳山又接受了一個更艱巨的任務——研制能夠搭載核彈的轟-6轟炸機。經過連續奮戰,馬鳳山的團隊克服重重困難,使轟-6成為中國第一款能夠執行核打擊任務的戰略轟炸機。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馬鳳山對轟-6轟炸機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帶領團隊的辛勤付出與智慧,成就了中國航空工業的裡程碑式發展。馬鳳山以他的毅力與愛國熱情,為中國國防力量的建設書寫了壯麗的篇章。

雖然馬鳳山在轟-6轟炸機研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他并不是孤軍奮戰。作為項目總設計師,馬鳳山凝聚了一批航空工程領域的頂尖人才,組建了一個高效的研發團隊。每個團隊成員都為轟-6項目的成功貢獻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例如,轟-6的機載裝置總設計師。他和馬鳳山一樣,也是留學蘇聯回國的高材生。他長期從事航空電子技術研究,對機載雷達和導航系統了如指掌。在轟-6項目中,他負責核心的雷達系統研制。經過反複論證和測試,團隊終于攻克了瓶頸技術,使轟-6的機載系統達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準。

此外,項目團隊中還有許多設計師和技術員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形形色色,個個才華橫溢。在馬鳳山的帶領下,全體團隊衆志成城,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實作了轟-6的突破性進展。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這标志着中國航空工業實作了從跟跑到并跑的曆史性飛躍。馬鳳山對每一位團隊成員都傾注了大量心血。正因如此,轟-6才能在短時間内研制成功,為國防力量的建設提供了可靠保障。

随後,馬鳳山再次接下重任,研發中國自己的第一架客機!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中國的飛行夢:運-10的挫折與複興

20世紀70年代,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啟蒙期。中國要實作四個現代化,航空工業作為國防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迫切需要取得突破。當時,中國的航空研發嚴重依賴蘇聯,國産大型客機的研制被看作實作航空強國夢的關鍵一環。“沒有翅膀的鷹難以翺翔”,每每借用國外飛機出訪,都會在國際上丢臉。這成為大陸上司人心頭的一塊心病。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1972年,在聽取專家彙報後,我們決定利用轟炸機設計經驗,試制國産大型客機。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到了時任航空工業部副部長的馬鳳山肩上。馬鳳山是新中國培養的航空專家,他參與設計過轟-6轟炸機,被譽為“中國航空設計界的活地圖”。他對國家寄予厚望,毅然接受挑戰,誓要打造出中國自己的客機,結束國際上的羞辱。

馬鳳山采取“占山為王”的政策,組建了一個跨地區、跨系統的強大研發團隊。他調動了全國優秀的航空企業和科研機關參與運-10的攻關,可謂集結了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航空設計實力。團隊成員們個個士氣高昂,對祖國寄予深切期待。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白手起家,要從零做起,馬鳳山和團隊以不向困難低頭的拼勁,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們既要學習國外成熟技術,又要突破重重技術壁壘。磨砺中成長,終于在10年時間裡曆盡艱辛完成了運-10的設計和試制。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1980年9月26日,中國的第一架自制大型客機運-10在上海順利首飛,全國人民歡欣鼓舞。這标志着中國航空工業邁入世界先進行列,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外國專家也對中國能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取得這樣的成就表示驚訝和敬佩。運-10的誕生實作了中國人自主研發大飛機的夢想。

但是好景不長,運-10很快就遭遇了困境。正當準備投入生産之前,由于各種複雜原因,運-10被突然下令停産。馬鳳山對運-10的命運轉折感到萬分痛心,他感覺一場夢幻突然破滅。運-10就這樣黯然停産,在倉庫裡生鏽報廢。團隊畢生心血化為烏有,馬鳳山陷入了深深的苦悶之中。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一次失誤,損失慘重!

馬鳳山帶領團隊進行論證,最終确定了運-10的設計方案。運-10采用低乘風阻力布局,安裝了國産渦扇發動機,可載客160人,最大航程超過5000公裡。全國上下對此寄予厚望,認為運-10将打破國外航空公司對中國市場的壟斷。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種種原因,運-10項目被迫停産,沒有投入批量生産。裝置被拆卸,圖紙被封存,馬鳳山和團隊的努力就這樣付之東流。中國選擇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大量引進其客機。但随後麥道被競争對手波音收購,中國不僅損失驚人的資金,還失去了在客機市場上的話語權。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這場挫折打擊了中國民航的信心。許多專家主張放棄自主研發,繼續依賴進口。但馬鳳山沒有放棄夢想。1989年,在他的堅持下,國家決定重新開機大型客機研制項目,馬鳳山再任總設計師。雖然馬鳳山已是花甲之年,但他依然奮戰在研究的第一線。

為了這項事業,馬鳳山幾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他希望能盡快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大型客機,實作中國航空工業的騰飛。然而過度操勞最終損害了馬鳳山的健康。1990年,馬鳳山因病不幸離世,未能見證夢想成真。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一直到中國首架自主研發的大型客機C919的成功首飛,才沒有讓馬鳳山等太久。3年後,運-10被列入國家工業遺産保護名錄。馬鳳山雖已辭世多年,但他對航空事業的熱情與奉獻,激勵着新一代中國人繼續追求夢想,開創民用航空業的新紀元。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中國航空不屈不撓的奮鬥曆程

上世紀中期,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在馬鳳山老先生的帶領下,一批熱血的工程技術人員為中國自主研制大型客機付出了巨大努力。他們參與設計并計算了許多飛機實驗方案,為中國航空事業的起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馬老帶領團隊進行了大量氣動力學試驗研究,針對自主設計的運-10客機進行了充分論證,提出了許多創新點。他們日以繼夜地進行設計計算,不斷優化和改進設計方案。可以說,沒有馬老的上司和貢獻,就沒有中國航空事業的今天。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然而,由于當時的戰略決策需要考量各方面因素,運-10大型客機的研制工作不幸中斷。馬鳳山老先生将相關生産線轉讓給外企,原型機和設計資料被銷毀。這無疑給中國航空事業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本已初具規模的運-10生産線就此夭折,許多技術人員也無奈散去。

盡管如此,馬鳳山老先生并未氣餒。他繼續緻力于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為培養後繼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青年學生,使他們在航空設計領域充分展現才華。馬老常說,中國一定能有自己的大飛機,這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奮鬥。1990年,馬老因病去世,但他對中國航空事業的熱情感染和激勵了無數追随者。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2017年,中國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機C919成功首飛。這标志着中國航空業經過長期奮鬥又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雖然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我們最終沒有放棄夢想,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今天。2020年,運-10被列為國家工業遺産,緬懷先輩的功績。先輩們栽樹苦心孤詣,後人乘涼的喜悅必将銘記他們的功勳。

馬鳳山老先生及其團隊的奉獻精神,将激勵每一位中國人繼續為國家富強而努力奮鬥。我們要提高警惕,在發展道路上謹慎決策。我們要加強人才培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我們要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堅定信心,航空強國夢就一定能實作。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還任重而道遠,需要幾代人的接力奮鬥。我們堅信,靠雙手創造,中國必将擁有屬于自己的藍天!

一場誤判,讓中國付出上萬億代價,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