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作者:錦觀新聞

視訊加載中...

世界上第一大學幻雜志《驚奇故事》誕生時,Science Fiction這個詞語應運而生。讀者追問,“科幻是什麼”,雨果·根斯巴克說:“科幻是指凡爾納、威爾斯、愛倫·坡類型的故事。”科技暢想、昭示未來、傳奇色彩......在科幻身上,我們看見太多可能。

17日起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聯合36氪四川

推出“TA們說科幻”系列策劃

帶領大家走近科幻

《2023中國科幻産業報告》顯示

2022年中國科幻産業總營收

877.5億元

把時間往回倒撥到2016年

中國科幻産業總營收

越過百億大關

7年時間增長了超8倍

科幻産業以“滾雪球”的速度向前快跑

有專家大膽預測中國科幻“蛋糕”

有望在未來3年達到千億

以科幻為字首

科幻出版、科幻影視、科幻遊戲

科幻周邊、科幻文旅為主的産業蓬勃發展

跟随筆者行文

走近身邊的科幻從業者

TA們算了筆“經濟賬”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01

阿缺:

一篇科幻小說版權夠三年開銷

阿缺,一位“90後”科幻作家,他與科幻結緣有些“喜劇”。高中時候,阿缺的朋友囊中羞澀,找他借錢,後來朋友無力償還,于是送了阿缺一堆《科幻世界》雜志“抵債”。不曾想,就此讓阿缺走進了科幻的世界,體驗到了來自太空的别樣浪漫。

阿缺的科幻寫作起點始于大學。大二時,阿缺完成了人生第一篇科幻小說《悄然蘇醒》,并參加了川大科幻協會主辦的征文活動,出人意料的是,阿缺的第一次投稿就獲得頭獎,并被《科幻世界》雜志看上。“在《悄然蘇醒》發表前,我在稿紙上手寫了接近五十萬字廢稿,右手中指指節感覺都有點兒畸形了。”阿缺回憶說。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善于用幽默的底色和科幻外衣表達愛情,讓人看得眼淚花‘苞’起”,這是幻迷對阿缺的評價。時下,科幻劇集《明日生存指南》在B站熱播,“自來粉”給出9.2高分。《明日生存指南》由六個單元故事組成,其中第三集《愛之狂想曲》,改編自阿缺寫于2016年的小說《搭讪》。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曾經,阿缺産生過想要全職寫作的念頭,有一次,阿缺去聽劉慈欣講座,現場有人提出“要不要全職寫作”這個問題,那時候“大劉”是不建議的,他給的理由很直接——“很難靠寫作科幻小說維持生計。”如今,伴随中國科幻産業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幻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科幻的“經濟效應”不斷攀升。

《2023中國科幻産業報告》顯示,2022年科幻閱讀産業總體營收30.4億元,同比增長12.6%。科幻文學“盤子”越來越大了,從賽博朋克、新浪潮、科幻現實主義到驚奇冒險、架空曆史、日系清新......以阿缺、陸楊、糖匪等為代表的新生代科幻作家,用多元化的科幻作品風格,展示獨特的中國科幻之美。阿缺以自己為例,“2020年,B站打包買下我的幾篇小說版權,其中包括《搭讪》,單這一篇小說的版權金夠我三年開銷。”

02

劉穎:

準備在高新區建視效研發基地

劉穎就職于MOREVFX 成都公司,一家國内頂級視覺特效公司。2023年初,《流浪地球2》上映,劉穎早早買好票,走進電影院觀看團隊的“成果”。影片一開頭,太空電梯的出現和空戰鏡頭出現,觀衆喟歎驚呼。而作為場景生産者的劉穎,卻在電影院的角落裡,瞬間想起那些“奮戰”的日夜。“在開頭的太空電梯和空戰部分,我們參與制作了183個鏡頭,有将近30種特效類型,過程很累,但結果很滿意。”影片結束後,劉穎覺得“很震撼,很過瘾!”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太空電梯的視效鏡頭

其實,《流浪地球2》不是MOREVFX 成都公司生産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早在2018年,MOREVFX 成都公司就參與了《流浪地球》的視效制作。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為中國科幻電影走向世界打開了“窗戶”,掀起科幻熱潮。“當時,郭帆導演在首映禮上,對我們的視效制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觀衆也非常認可。”以前,涉及到科幻特效鏡頭,影方多傾向于找歐美或日韓的視效公司,“但從《流浪地球》之後,就開始有科幻電影找到我們。”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流浪地球》46.88億、《流浪地球 2》 40.29 億、《獨行月球》31.03億……僅算以上劉穎團隊參與視效制作的三部電影,累計票房就已經突破了百億,科幻電影的吸金能力令人感歎。巨大的經濟效益折射出了科幻電影産業的發展勢頭,《流浪地球》一戰成名後,MOREVFX團隊接連參與了《獨行月球》《明日戰記》《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編輯部》等多部科幻影片的視效制作工作,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下一步公司準備在成都高新區建設視效研發基地。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視效模組化

《2023中國科幻産業報告》的資料會說話,科幻微短劇成為科幻影視産業新增長點,身為科幻從業者的劉穎,信心滿滿告訴小錦,“目前,我們正在制作劉慈欣小說《球狀閃電》改編劇集的視效工作,希望可以盡快與大家見面。”

03

潘波:

年輕人就是東郊記憶和科幻産業的“藍海”

成都傳媒集團東郊記憶位于成都市城東,一個名為三體“宇宙閃爍”增強現實觀測站(以下簡稱“觀測站”)在2023年中秋國慶黃金周火了。從國慶前到雙節過完,總能在觀測站附近看見潘波拿着對講機進進出出。潘波是成都文趣星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觀測站的“修建者”。潘波算了筆賬,從觀衆的回報和觀展資料來看,這個展是成功的,雙節期間門票銷售額超百萬。科幻+文旅,潘波看到了科幻跨界到文旅,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潘波看着源源不斷的“三體迷”前來打卡,心中很感觸。要知道,打造這個觀測站不容易,光是拿到三體宇宙官方授權,花了三個月。如何将《三體》的故事講出新意,也讓潘波和團隊腦袋“摳爛”,最後經過多次讨論,他們決定引入三體人視角,來講述《三體》的故事。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東郊記憶由老舊廠房改造而成,在疊代煥新中找到了“流量密碼”,成為青年群體的潮流聚集地。“你不覺得科幻和這裡特别搭嗎?有種賽博朋克的感覺。”

TA們說科幻有筆“經濟賬”

園區的文化氣質與文旅流量,讓潘波團隊決定把觀測站落地在東郊記憶。“年輕人就是東郊記憶和科幻産業的‘藍海’,這次科幻文旅的探索很有意義。”

1

TA們說科幻

阿缺

希望通過成都科幻大會,促進形成完整的科幻産業鍊,影視遊等産品形式在成都開花結果,實作反哺科幻文學的良性循環。

劉穎

世界科幻人齊聚成都,必将帶來新的思想和觀點,為我們科幻工作者輸送“營養”。希望廣大科幻工作者可以一起努力,創作出更多本土優秀科幻作品,讓中國科幻影響世界。

潘波

中國科幻産業的發展是必然的,相信在《三體》《流浪地球》等純中國原創IP的引領下,中國科幻的浪潮很快就會到來。我很期待成都科幻大會的上百場沙龍活動,希望可以在豐富的沙龍活動中實作交流互鑒。

成都日封包化名城專班出品 記者 吳雅婷 視訊 曾書睿 海報設計 蘇瑩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王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