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vivo相繼官宣自研作業系統,意在何為?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呂棟】

今天早上(10月17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微網誌發文稱,小米全新的作業系統——小米澎湃OS(Xiaomi HyperOS)正式版已完成封包,第一款搭載該系統的手機小米14系列,已傳遞工廠正式開始生産。

“從這一刻起,小米澎湃OS将逐漸接替MIUI。”雷軍寫道,“今天對小米來說,是一個曆史性時刻。”

這些表述,也實錘了網傳多時的小米自研作業系統一事。受此影響,小米股價今天收漲近4%。

無獨有偶,vivo近期向觀察者網發來的資訊顯示,該公司11月1日将舉辦vivo開發者大會。在會上,該公司除了會釋出自研AI大模型和原系統OriginOS 4外,也将釋出自研作業系統。

密集官宣自研作業系統,這些手機廠商意在何為?

“盡可能守住基本盤”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研究分析師鐘曉磊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指出,手機廠商自研系統,主要是想加強裝置之間的生态互聯。另一方面,華為手機近期回歸勢頭很猛,再加上華為還推出星閃這樣的近距離無線連接配接技術,生态整合能力較強。小米、vivo等廠商也想通過自研系統帶來差異化賣點,盡可能守住自己的基本盤。

“對小米來說,在目前手機市場整體需求不強、存量競争的大背景下,可能需要采取兩個政策,一個是押注汽車等第二增長曲線,第二是守住目前的使用者基礎。随着蘋果、華為相繼推出新機,可能會帶走小米一部分使用者基本盤。而小米現在推出自研作業系統,可以對外釋放自研能力的信号,增加使用者留存。”鐘曉磊表示。

實際上,雷軍也對自研系統的目的做了一番官方解讀。他提及,萬物互聯的時代,各種裝置涉及的作業系統分支之複雜、數量之龐大,不同系統及協定之間造成的生态連接配接隔閡,超過了很多人的想象。像小米不止有智能手機,還有跨200多個品類的巨大智能生态。小米澎湃OS,是為了完成“人車家全生态”閉環而生。

小米、vivo相繼官宣自研作業系統,意在何為?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

關注消費電子的都知道,現在大多數手機廠商的作業系統,像小米的MIUI、vivo的OriginOS 、OPPO的ColorOS,以及榮耀的MagicOS,還有華為之前的EMUI,都是基于安卓系統的二次開發。在華為自研鴻蒙系統之後,小米OV等也被歸結為“安卓陣營”。

由于vivo尚未披露更多自研系統的細節,市場也把目光暫時集中到了高調的小米身上。相比之前的MIUI,小米自研的澎湃OS又有哪些不同?

雷軍透露,小米在2014年IoT業務初具規模時,就開始自研作業系統的探索式開發和驗證,2017年全新系統研發工作正式開啟。如今的小米自研澎湃OS,是基于深度進化的Android以及小米自研的Vela系統融合,“徹底重寫底層架構,為未來百億裝置、百億連接配接做好了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華為鴻蒙“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的定位。

鐘曉磊向觀察者網分析指出,小米澎湃OS保留了安卓最底部的架構,這很容易了解,是為了相容适配好安卓應用,保住使用者的基本盤。在此之上,小米加上了自研的Vela系統,去負責IoT裝置之間的互聯,這跟華為最初自研鴻蒙的路線類似。但是未來小米能否像鴻蒙一樣實作對安卓AOSP代碼的替代,仍有待觀察,畢竟小米現在仍處于起步階段。

兩個月前,華為曾在自家的開發者大會上推出Harmony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彼時在一衆科技媒體看來,這才是“純正”的鴻蒙系統,因為它系統底座全線自研,砍掉傳統的AOSP代碼,僅支援鴻蒙核心和鴻蒙系統的應用。

随後在9月底,華為終端業務CEO餘承東在釋出會上宣布,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啟動,Harmony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面向開發者開放。他當時還透露,HarmonyOS4釋出後,一個多月更新使用者超過6000萬。

但自研作業系統和自研晶片一樣,想要打破固有格局,難度不容小觑。

以華為自研鴻蒙為例,自2019年釋出以來,雖然進展迅速,但想要真正與安卓和iOS“三分天下”,仍有不小的距離。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釋出的資料,今年第一季度,鴻蒙系統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提升至8%,同時iOS的份額為20%,安卓為72%;全球市場,鴻蒙的份額為2%,後兩者份額分别為20%和78%。

“很多巨頭都曾嘗試做自己的作業系統,包括微軟,黑莓,以及功能機的王者諾基亞,他們都做過自己的作業系統,但是我們發現,作業系統如果想活下來,市場占有率的底線是16%,這是一道生死線。”早在2020年,時任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海松就曾坦言。

以目前的資料來看,要跨過“生死線”,鴻蒙仍然在路上。

小米、vivo相繼官宣自研作業系統,意在何為?

截至2023年一季度,三大作業系統的中國市場佔有率

“碎片化格局不太可能”

打造一套自研作業系統,難度到底在哪?

鐘曉磊向觀察者網分析指出,最難的還是軟體适配和生态建構。以華為為例,之前華為手機用的是安卓系統,生态也是基于安卓體系建構,現在自研鴻蒙系統後,就需要基于鴻蒙打造一套獨立的軟體體系。另外,作業系統擁有很強的技術壁壘,目前市場上安卓、iOS和鴻蒙等強者鼎立,小米和vivo這些後來者能否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競争,也很關鍵。

在他看來,硬體和軟體的協同,對生态建構同樣很重要,這方面華為已經蹚出一條路。比如華為手機有自研麒麟SoC,星閃搭配的是麒麟A2晶片等。小米和vivo等企業過去一段時間也在投入自研晶片,比如小米曾推出澎湃SoC,vivo也有自己的影像晶片V系列等。未來這些廠商的晶片,能否像華為一樣形成體系,對生态的建構也相當重要。

在小米和vivo之外,其他主流廠商像榮耀以及OPPO等尚未官宣自研系統。但不可否認,他們也想在作業系統領域有一番作為,畢竟系統是提升使用者體驗的核心。

近日,榮耀CEO趙明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表示,MagicOS7.0打造了平台級AI、MagicRing、MagicGuard、以及Turbo X四大基礎性能力,榮耀未來希望MagicOS能夠與iOS以及鴻蒙“三分天下”。他還透露,榮耀正在準備MagicOS 8.0,它會在7.0的基礎上對端側大模型,以及未來全場景的多裝置融合體驗上,往前邁進一大步。

觀察者網注意到,9月上旬曾有數位部落客爆料,MagicOS 8.0是榮耀自己做的自研微核心,是底層純自研的手機作業系統,主要優化方向包括加強流暢度、降低功耗,特點低代碼、多端融合、隐私安全等。

但截至目前,榮耀尚未公布MagicOS 8.0的具體細節。

作為這兩年國内手機市場的領頭羊,OPPO曾在2022年釋出自研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需要指出的是,“潘塔納爾”定位是“中間件”,處于作業系統與應用之間,目标是打破裝置、系統之間的限制,并不是通常所說的作業系統。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接入中間件的門檻更低,不需要替換現有作業系統,但這也一定程度展現出OPPO對自研的積累。

小米、vivo相繼官宣自研作業系統,意在何為?

截至2023年一季度,三大作業系統的全球市場佔有率

展望未來,随着手機廠商紛紛入局,作業系統領域有沒有可能形成多個玩家并存的格局?

鐘曉磊認為這不太可能。

他向觀察者網表示,手機行業已經曆一波洗牌,馬太效應突出,強者愈強。曆史上,曾經出現的手機作業系統包括塞班、黑莓以及Windows Phone,到後期都是因為規模效應和自身生态問題,在六七年前就已淡出市場。包括現在的華為,雖然在緻力于打造一套自研軟體體系,但目前大頭還是集中在對安卓的相容。是以隻憑自研作業系統一件事,很難形成iOS、安卓、鴻蒙、小米等多家廠商碎片化的軟體格局。

但後來者也并非沒有成功的可能。對于蘋果來說,iOS也是憑一己之力打造出來的系統。雖然現在的iPhone經常被吐槽創新不足,但不可否認,A系列晶片+iOS的軟硬體體系,仍然是蘋果的強大護城河。未來國産作業系統在發展過程中,有沒有哪些經驗可以從iOS借鑒?

鐘曉磊向觀察者網指出,單從系統功能來看,像鴻蒙以及小米最新版本的MIUI,與iOS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差異,甚至可以說鴻蒙在互聯能力上做的比iOS要更好。但問題的關鍵還是開發者或者軟體生态。使用者在日常體驗中,會發現iOS的廣告彈窗要更少,而在安卓甚至鴻蒙系統上頻率相對更高,是以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提升使用者體驗,增強生态之間的統一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