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内燃機汽車,還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

作者:鄭誼

内燃機車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從美國能源管理局對2050年内燃機仍将占車輛70%的預測中可以看出,還有很長的時間。再加上聯合國預測,世界人口從80億人将增加到130億,這也說明碳中和并非易事。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發展的市場,在中,美,歐三個地區。下面我們來看看圍繞電動汽車和内燃機車的過渡期,這三個地區的情況。

内燃機汽車,還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

【歐洲2035年内燃機車禁售與e Fuel的未來】

在政策上長期緻力于二氧化碳減排的歐盟,經過一番周折,從2035年開始禁止内燃機汽車銷售的規定于2023年3月28日在成員國理事會最終投票通過。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德國交通部長保羅·柯比興提出的關于e Fuel的例外條款接受了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折中方案。也就是說,以e Fuel為燃料的内燃機車可以繼續銷售。

内燃機汽車,還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

eFuel主要由大衆集團的奧迪和保時捷主導。奧迪從2017年開始進行e Fuel開發,聲稱與現有汽油或柴油的性狀相同,是以可以直接用于内燃機。不僅是豐田、本田、日産,ENEOS等能源相關企業也在推進開發。這也有可能影響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可持續性。

也有意見認為,E Fuel短期内可能會延長内燃機的壽命,但中長期内會導緻氫生态系統的擴張。

氫燃料和e Fuel的共同點,一是氫燃料和e Fuel都是以化學儲存電能的化學ESS(能源儲存裝置)氫為基礎的。第二個是操作上的優勢,比電池輕得多。e Fuel的缺點是依然使用發動機,依然需要保養。而氫燃料電池是電機驅動的。盡管如此,氫燃料和e-fuel互相競争,而且共存,可以彌補電池和電機無法解決的電動化的碳中和問題。

内燃機汽車,還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

但是,用可再生能源制造的合成燃料的銷售價格是汽油的6~10倍,是以目前難以推廣。是以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想辦法降低成本。

此外,歐盟還推進開發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通過增加EV模式下的行駛距離和提高内燃機的燃燒效率。

内燃機汽車,還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

【美國2030年将60%的新車作為電動車!】

美國環保署(EPA)釋出了嚴格的法規,要求電動汽車占2030年在美國銷售的新車的60%。分6年階段實施,到2032年為止,平均每年減少13%的污染物,2032年型車輛的污染物排放量要比2026年型減少56%。2027年款轎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應比2026年款減少12%,2032年款應比2026年款減少52%。

與此同時,環境保護局還決定引入電池最低性能标準,要求電動汽車的電池性能在初期運作5年或6.2萬英裡之前保持在初期性能的80%以上,運作8年或10萬英裡後也保持在70%以上。

考慮到電池電動汽車在2022年美國新車市場的占有率為5.8%,這具有挑戰性。

内燃機汽車,還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

另外,美國汽車創新協會(AAI)就美國政府釋出的新尾氣排放限制案要求政府放寬這一規定。他警告說,為了實作EPA的提議,必須提高所有汽車的價格,縮小消費者的選擇範圍,給美國國内的許多地區和人民帶來不利影響。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主導着環境政策。加利福尼亞州要求聯邦政府準許到2035年全面禁止汽油車銷售的計劃。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氣資源委員會(CARB)去年8月和2035年準許了新車全部采用電動汽車(EV)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新規則。CARB要求美國環境保護局(EPA)準許《大氣淨化法》的豁免措施,并允許聯邦政府實施更嚴格的規則。

但是,拜登總統一直拒絕準許制定汽油車廢除日期。

内燃機汽車,還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

【中國對内燃機汽車的限制加強,延長電動車購置稅減免】

作為全球最大市場,中國從2022年底開始,補貼被取消,購置稅減免延長到2027年。對内燃機相關限制也進一步加強。

2016年12月,中國釋出了結合歐洲和美國監管要求最佳實踐的新标準——國六排放标準。國6a标準已于2020年6月1日生效,國6b标準于2023年7月1日生效。

與中國6a相比,中國6b标準在排放标準和測試标準方面更嚴格,特别是在檢測汽車實際行駛尾氣的新RDE測試方面。是以,市場上仍然存在一些不符合中國6b排放規定的舊車型,這些車型的去庫存可能會影響汽車産業的生産、銷售和價格。

内燃機汽車,還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

作為參考,中國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從2019年7月1日開始實施新的尾氣排放限制。中國政府參考歐洲的标準,從2001年開始實施尾氣排放限制。要想實作這一限制,僅靠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是不可能的。這一限制不僅在歐洲和中國實施,在全球範圍内也實行得差不多,從這一點來看,汽車公司需要動力系統的根本轉換,是以大部分全球玩家都在大力投資電池電動汽車。

中國正在從國家層面推進電動汽車的轉型。認為無法掌握内燃機車的主導權,是以專注于電動汽車的戰略,而如今有些中國品牌也已經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但從市場特點來看,禁止内燃機車銷售并非易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