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搞懂巴以沖突的前世今生

作者:十六州Pro

巴以沖突起源于猶太人的複國。猶太人大約在公元前14世紀,也就是咱們商朝的時候,在先知摩西的帶領下出走埃及,在“裸男”大衛的帶領下,來到了耶路撒冷這個地方。在山上修了個聖殿,被稱為第一聖殿,那個山就是聖山,現在看其實就是一堆石頭了。

一文搞懂巴以沖突的前世今生

到了咱們戰國那會兒,猶太國被巴比倫滅了,巴比倫将大部分猶太人運到了伊拉克當奴隸。直到半個多世紀之後波斯滅了巴比倫,在波斯的幫助下,一部分猶太人回到了耶路撒冷,另外一部分開始流散到世界各地。而回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修建了第二聖殿。是以猶太人一直把耶路撒冷作為聖城。

随阿拉伯帝國的崛起,耶路撒冷這座曆史之城首當其沖。不得不提,阿拉伯人視其為第三聖城,僅次于麥加和麥地那。有一天,偉大的穆聖做了一個夢,夢中他在耶路撒冷升天,這夢境讓阿拉伯人更加堅信其神聖地位。

到了公元1070年,此時的咱們正式北宋時期,而遠在西方,信奉伊斯蘭教的塞爾柱突厥人卻對耶路撒冷下手,成為了新的統治者。然而,他們并沒有限制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宗教活動,隻是在城外設了售票視窗。為了朝聖,基督徒和猶太人必須支付一定費用。這一決策無疑惹怒了歐洲的基督徒,直接導緻了長達200年的十字軍東征。

一文搞懂巴以沖突的前世今生

在這場規模宏大的戰争中,猶太人去了哪裡?除了耶路撒冷附近少量的猶太人之外,猶太人大部分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聚集在東歐各國。

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整體受教育程度都很高,那這麼說其實猶太人的小日子應該過的都挺好。猶太人屬于流浪民族,是以沒有土地,而沒有土地那就隻能去做生意了,是以猶太人普遍都很有錢。但是在各個國家都不是很受待見。

歐洲對猶太人的排斥其實源遠流長。不僅是希特勒,整個歐洲的曆史中都充斥着對猶太人的排斥。很多時候,他們成為了不幸事件的替罪羊,被指責為黑死病的始作俑者、耶稣之死的罪魁禍首等等。顯然,這些理由都是胡扯,歐洲人讨厭猶太人根本不需要理由。

到了19世紀,還是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這個定居點是從巴勒斯坦人手裡買下的,猶太人開始在上面開荒種地。與此同時,俄國的屠猶事件也催生了大批猶太移民流入巴勒斯坦。猶太的知識分子也開始産生了複國的想法。

一戰前,奧斯曼帝國擔心自己被英法俄瓜分,而選擇了跟德國合作。這也給了歐洲反猶的理由,于是開始了一場巨大的強制驅逐開始了,大約有将近六萬人被強制移民,其中俄國最激進,直接把猶太人運到了亞曆山大港,讓奧斯曼看着辦吧。

奧斯曼到是沒當回事,畢竟地盤很大,又那麼多鳥不拉屎的沙漠地帶,于是就把猶太人安排到了巴勒斯坦一帶。

一文搞懂巴以沖突的前世今生

一戰爆發後。英國被奧斯曼打的家家挂孝。英國人正面打不過,這個壞逼就開始琢磨着從奧斯曼的内部找突破口。

他們先是派出間諜遊說麥加城裡的侯賽因家族,承諾如果阿拉伯人能在背後捅奧斯曼一刀,就讓他們建立一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随後侯賽因家族就開始搞串聯,整個阿拉伯的部落都騷動起來,随後搞起了“沙漠革命”,四面受敵的奧斯曼扛不住阿拉伯人的折騰,最後撤出了中東。

此外,英國人也向猶太人做出承諾,支援他們在巴勒斯坦建國。這就相當于一個國家,把另一個國家的土地許給了第三個國家。不得不說,大英帝國能縱橫世界幾百年,靠的就是盎撒人骨子裡的有勇有謀而無下限。

這麼沒有下限的操作,也被大英這個壞逼包裝很體面,口口聲聲都是為了猶太人,實際是為了保護大英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

一戰後,英國占了伊拉克還控制了蘇伊士運河,為了防止阿拉伯人威脅蘇伊士運河,英國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進而成為了阿拉伯地區和蘇伊士運河的緩沖區。顯然,英國人玩了阿拉伯人一通。不僅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還安排了一個猶太國和阿拉伯人搶地盤。

在猶太人建國這件事上,甚至都沒有和阿拉伯人打聲招呼。阿拉伯人當然不同意,是以雙方在建國問題上争吵了幾十年,一直吵到了二戰結束,也沒有結果。

二戰期間,納粹在歐洲殺害了600多萬的猶太人,盟軍打敗德國後,集中營裡還有200多萬幸存的猶太人,這些猶太人的安置問題擺在了歐洲各國的面前。而歐洲向來不歡迎猶太人,特别是東歐。二戰結束後。這些國家更不願意接收這些幸存下來的猶太人。這時候美國說話了,既然這事英國人搞出來的,那就讓英國把這些幸存者接收了吧。

一文搞懂巴以沖突的前世今生

英國人直接就不幹了,我大英帝國向來隻會往外轟人,什麼時候見過我大英帝國接收人了。而且二戰中,英國的實力也大不如前,被砸的稀爛,海外殖民地也都丢了,還哪有心思接收猶太人。而且此時英國和阿拉伯國家也建立了同盟,是以猶太建國這事也就不那麼上心了,這就直接刺激了猶太人,一些猶太激進組織就開始在巴勒斯坦搞恐怖活動,并且号召全世界的猶太人回來複國。

面對這一局面,英國顯然無法獨自應對。1947年,英國将這一棘手的問題交給了新成立的聯合國。聯合國為了平衡各方利益,提出了一個看似公正但實則存在問題的方案。根據這一提案,猶太人雖然在人口上少于阿拉伯人,但在土地配置設定上卻得到了更多的優勢。

另外,聖城耶路撒冷和附近的村子由聯合國托管,要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兩年後各自建國,逾期不候。美國當然對此決議舉雙手雙腳贊成,然後又拉上西歐和拉丁美洲的國家投了贊成票。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投了贊成票。

消息傳到了中東地區,整個阿拉伯地區就炸了,阿拉伯人在一戰後被英國人坑了一次,現在又被坑了第二次,再好脾氣的駱駝被逼急了也會暴走,随後示威遊行、暴力活動席卷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

就在阿拉伯人上街喊口号的時候,猶太人已經悄悄的開始建立了自己的武裝。1948年猶太人和捷克簽訂了軍火訂單,随後就爆發了代爾亞辛村大屠殺事件。猶太複國主義的200多名極端分子,跑進耶路撒冷附近的代爾亞辛村,無差别屠殺,總共打死250人,其中多半是婦女和兒童。

一文搞懂巴以沖突的前世今生

在恐怖襲擊問題上,猶太人顯然走在了阿拉伯人的前面。随後中東地區開始流行襲擊平民、暗殺高官,各種報複行動,恐怖襲擊就都被開發出來,猶太人還真是掌握了生存之道。代爾亞辛村事件也成了巴以沖突的導火索,雙方随後發生了遊擊戰,隻不過阿拉伯人戰鬥力實在拿不出手,一直處在被壓制的狀态。

直到1947年,阿拉伯世界終于忍不住動手了,七個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在開羅宣布成立了“阿拉伯解放軍”,反對聯合國的決議,準備和猶太人嗑到底了。猶太人也不是吓大的,次年,英國提前宣布放棄巴勒斯坦的托管,當天猶太人就宣布成立以色列國,随後美國和蘇聯也承認了以色列,這回阿拉伯國家尴尬了。

阿拉伯各國的聯合有點類似我們十八路諸侯,讨伐董卓,各懷鬼胎。内部問題一大堆,各有各的想法,有些阿拉伯國家幹脆說“算了”,趕緊讓巴勒斯坦建國吧,而反對方認為,這種行為就是在向西方世界認慫,異教徒在我們地盤吆五喝六這還能忍,而且還要用武力教育一下猶太人,讓他們滾出先知的土地。

一文搞懂巴以沖突的前世今生

而這中間也有搖擺方,最明顯的就是那個約旦,曾經這個國家“反以”極度沖動,不僅出動軍隊去打以色列,還私下裡支援了很多年的“巴解”。後來覺得沒啥意思,覺得空耗資源也搞不定以色列,于是和以色列徹底和解,如今過上了歲月靜好的日子。

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阿拉伯同盟國成員埃及、約旦、伊拉克、叙利亞和黎巴嫩五個國家,就拿着AK47,開着蘇聯坦克就沖向了巴勒斯坦邊境,随即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争,後來又打了三次,而阿拉伯世界的戰鬥力實在拉胯,最終都以猶太人的勝利而告終。

一文搞懂巴以沖突的前世今生

最近幾天哈馬斯和以色列又在互毆,不過也僅是小規模戰争,而現在以色列的那個總理内塔尼亞胡,跟普大屬于一類人,觀念非常接近非常保守,信仰強權,信仰暴力,都以鐵腕著稱,從實力的角度來說,哈馬斯終究不是以色列的對手。等以色列報複完,哈馬斯的火箭彈用盡,戰争也就結束了。之後等哈馬斯攢夠火箭彈,再來一波。

全文完,既然看到這裡了,如果覺得不錯,随手點個贊和“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