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非洲共建“一帶一路” 這些中企的惠民“支線任務”同樣引人稱道

作者:光明網

新華社内羅畢10月13日電近年來,中國企業在非洲落實修路、架橋、蓋樓、建廠等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主線任務”,還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在教育、衛生、環保等領域完成“小而美、惠民生”的“支線任務”,回饋當地社會,助力提升非洲人民福祉,受到廣泛好評。

搶險救災 翻新校園

今年5月,加納首都阿克拉遭遇持續暴雨。當地漁港社群詹姆斯敦的聖托馬斯國小被洪水侵襲,全部教學活動中斷。在校生家長多在當地從事傳統漁業,生活貧困。教育是改變這些孩子命運的重要希望。

得知此事後,中國援建加納漁港綜合設施項目部投入大量人力“搶救”這所受災國小。來自中國鐵建港航局的施工團隊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内,為學校清淤排污,修建排水管道、院牆并修整操場,使整個校園煥然一新。

“洪水過後,學校一片狼藉。如今,在中國建設者們的幫助下,孩子們可以在一個更加舒适安全的環境中學習。作為本地員工,我們非常感動和感激!”加納工程師馬維斯·阿洛泰說。

“讓當地人喝上放心水”

坦尚尼亞中央線标軌鐵路第五标段項目由中國土木東非有限公司承建,連接配接坦北部的姆萬紮和中西部的伊薩卡。該項目沿線遍布村莊,“吃水難”長期困擾村民。

項目部三工區布昆巴營地位于幹旱地區,附近的布昆巴村沒有水井。雨季時,村民收集雨水,待沉澱後飲用;旱季時,村民不得不到幾十公裡外的幹涸河床挖坑找水,有時候需要守一天才能舀到兩桶水。缺乏清潔用水增加了村民感染霍亂的風險。

“讓當地人喝上放心水”,成了這家中企關心的事情。由于項目所在地靠近維多利亞湖,打井時經常出現岩層塌落,中企員工克服困難,前後打了約20口水井,并在沿線村莊的道路邊設定接水點。

“現在,我們随時随地都能喝上幹淨的飲用水,免費還不限量。”布昆巴村村民本傑明·姆索盧瓦激動地說。

建婦産樓 守護生命

肯亞南部馬庫埃尼郡的卡圖倫比衛生中心,有一座分外醒目的婦産樓,鵝黃色的房檐搭配天藍色門窗,别緻而溫馨。

這座婦産樓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肯亞斯瓦克大壩項目部修建,于2021年投入使用,為周邊十幾個村鎮提供婦産服務。斯瓦克大壩工程屬于斯瓦克多用途水利開發項目一期工程。

斯瓦克多用途水利開發項目是肯亞目前單體在建最大的集大壩、供水、灌溉、發電于一體的綜合水利樞紐項目。

婦産樓的待診廳旁,瑪麗·姆威卡利正溫柔地唱着搖籃曲,哄着出生不久的兒子米卡爾。“米卡爾是我的第二個孩子, 老大已經十歲了。第一次懷孕時,我得去40公裡外的(馬庫埃尼郡首府)沃特鎮醫院就診。但現在這裡有了婦産樓,環境好、設施全、服務周到,大家都慕名而來!”

該衛生中心已經為上百名女性提供婦産服務。衛生中心婦産科護士長默茜·穆薩烏很是欣慰:“自從這個婦産樓建成後,減少孕婦在家分娩、保障母嬰健康安全成了我們的目标。功能完善的産房,配合産前、産中和産後各階段的護理,可以挽救很多當地婦女和新生兒的生命。”

保護生物多樣性

那密比亞中西部的納米布沙漠中,一片投資規模約50億美元的建築群顯得格外宏偉壯觀。中國在非洲最大單體實業投資項目之一、由中廣核鈾業斯科有限公司(斯科)經營的湖山鈾礦坐落其間。

2013年,斯科公司正準備開始在那密比亞大展拳腳之際,卻意外在探礦區域内發現5萬多株那密比亞國花——千年蘭。千年蘭生長在那密比亞沙漠中,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同期被發現的還有其他七種植物和九種動物。如何保護動植物系統完整性,成為斯科面臨的第一道難題。

在非洲共建“一帶一路” 這些中企的惠民“支線任務”同樣引人稱道

2022年1月16日,在那密比亞的納米布-諾克盧福國家公園,遊客走在鹽沼地中。新華社記者 陳誠 攝

為此,斯科聯合那密比亞國家公園管理局、花卉協會和專業研究機構,制定了全面的監測和管理計劃。斯科研究優化項目設計線路,還組織員工用石頭、木棒和鐵絲網設定護欄,形成保護屏障。此外,企業每年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并結合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海洋日等特殊日子開展相關活動。

那密比亞環境、林業與旅遊部長波漢巴·希費塔說,中國公司不僅助力那密比亞經濟社會發展,也為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作出貢獻。

這樣的“支線任務”,在非洲其他國家還有很多——

——人才培養。“授人以魚”也“授人以漁”。從2010年開始,正太集團響應波紮那政府号召,積極為當地員工提供技能教育訓練。目前公司每年教育訓練員工超過500人,每個員工教育訓練時間10小時以上,涉及砌磚、電焊、水管、機器操作及維修等多個項目。

——教育行動。龍源南非公司高度重視當地教育事業,制定獎學金計劃,資助成績優秀的大學貧困新生上大學,并提供實習機會;還出資在北開普省德阿鎮成立多個兒童早教中心,為屬地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平台。

——公益事業。上海外經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定期會在厄立特裡亞首都阿斯馬拉跳蚤市場舉辦慈善義賣活動。公司員工為活動專門制作宣傳海報、募捐箱,把閑置的衣物、鞋包、書籍等整理打包後在市場上售賣,并将義賣所得款項全部捐贈給當地兒童福利院、養老院等。

……

在非洲共建“一帶一路” 這些中企的惠民“支線任務”同樣引人稱道

2023年5月23日,在肯亞内羅畢,非洲之星鐵路營運公司機輛部的火車駕駛員蔣立平(右)與學員霍勒斯從一輛印有“連接配接國家走向繁榮”智語的蒙内鐵路機車旁走過。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這些年,中國在非企業正逐漸實作從“走向非洲”到“落戶非洲”、再到“紮根非洲”的轉變。作為中非合作的重要參與力量,衆多中企在生産經營的同時,竭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當地百姓,促進民心相通。

“共建‘一帶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積極倡導合作共赢理念與正确義利觀。中國在非企業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正是上述理念的重要展現。”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大學教授科斯坦蒂諾斯·貝爾胡特斯法說。(記者:金正、許正、華洪立、黎華玲、李卓群、陳誠、滕軍偉、王雷、汪平、吉莉、王子正、鄭揚子、史彧、周楚昀;編輯:陳丹、王豐豐、杜逾舸、陳玉芬)

來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