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顔惠慶舊居,品著名外交家的别樣人生

作者:上觀新聞

梧桐樹下的老洋房

曆經百年風雨,見證時代變遷

無數名家大亨

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生活印記

本周,我們邀您一起

感受梧桐樹下的文化韻味

漫 步 風 貌 區

走進顔惠慶舊居,品著名外交家的别樣人生

顔惠慶舊居

淮海中路1285弄

走進顔惠慶舊居,品著名外交家的别樣人生

顔惠慶舊居位于淮海中路1285弄上方花園,占地面積26634平方米,建築面積13674平方米。原為英籍猶太人沙發的私家花園,1933年浙江興業銀行購買後建造,馬海洋行設計,至1941年共建成74幢三層磚木結構花園住宅,仍名沙發花園。建築群為行列式布局,有獨立式、兩戶聯立式、多戶聯立式等戶型,既有裝飾簡潔的現代式,也有緩坡筒瓦的西班牙式。

栅門、窗栅、陽台、欄杆都用鑄鐵精制而成,室内寬敞明亮,硬木打蠟地闆,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園中布有草坪、噴水池和小别墅。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張元濟于1939—1959年在24号居住;被譽為“中國現代會計之父”的潘序倫曾在16号居住。20世紀50年代,沙發花園改名為上方花園,寓有幽靜美好之意,由張元濟題名。1992年6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上海市文物保護機關。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市優秀曆史建築。

人物簡介

走進顔惠慶舊居,品著名外交家的别樣人生

顔惠慶

顔惠慶(1877—1950) 上海人,字駿人。早年畢業于上海同文館,後留學美國。辛亥革命後曆任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長和總長、内務部總長等職。1922年曾署理國務總理。1926年以國務總理攝行總統職權。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先後任駐英、蘇大使和出席國際聯盟大會首席代表。

1937年後,在上海從事慈善和教育事業。1949年,曾赴北平(今北京)、石家莊與中國共産黨商談和平事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等。1950年病逝于上海。

人物故事

戰火中的拯救者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迫于局勢嚴峻,顔惠慶決定舉家南遷。當他們乘火車輾轉到達上海的第二天,“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這是顔惠慶平生中第一次親曆發生在身邊的戰争。在随後長達三個月的淞滬抗戰中,大批中國群眾在日軍的炮火下淪為難民,流離失所。此時,上海的租界成了中國群眾的避難場所。據上海《申報》等媒體記載,當時聚集在上海的難民總數不下130萬人,逃入租界的難民最多時超過70萬人(租界當時總人口數不過140萬餘人)。

大批難民舉目無親,缺衣少食,隻得露宿街頭。租界當局不顧難民死活,無所作為。中方的慈善機構力不從心,且寒冬将臨,解決難民的食物、住所和醫療問題已成燃眉之急。于是,在中國紅十字會特許下,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于10月2日正式成立,辦事處設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國際飯店,顔惠慶出任名譽主席和執行委員會主席。當時,有數以千計的服務人員參與了救助傷員和難民的工作,不取分文報酬。但是,這兩項工作本身需要大量的經費。

走進顔惠慶舊居,品著名外交家的别樣人生

1932年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顔惠慶與美國政要

(圖檔來自網絡)

顔惠慶和一位同仁去拜訪當時國民政府的财政部長,建議政府通過撥出第一筆經費以樹立一個榜樣,使下一步民間募捐順利開展。終于,他從政府新發行的國債中,争取到了100萬元的撥款。随後的募捐工作不僅在國内,也在海外各地大張旗鼓地開展起來。據統計,國際委員會總共募集到3500萬美元,足夠維持大約4萬傷員和20萬難民12個月的開銷。南市難民區是“八一三”淞滬抗戰後期,在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國際委員會發起下,專事收容、安置中國難民的特定區域。

這種在戰争中設立非戰區收容戰争難民的模式,不僅成為日後中國抗戰期間被反複援引和複制的救援範例,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人道法的訂立。終顔惠慶先生一生,雖以外交家稱名于世,但他同時還是一位傑出的英語教育家、實業家,更是一位大慈善家。

走進顔惠慶舊居,品著名外交家的别樣人生

顔惠慶(邬海佳畫)

資訊來源:《200031——一個曆史街區的文化記憶》

往期連結:

走程序十發舊居,聽聽海派書畫大家的故事!

帶娃來打卡,了解現代連環畫家趙宏本和他筆下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快來打卡張元濟舊居啦!一道品品曆史風貌區裡的文化韻味

漫步風貌區,感受梧桐樹下文化韻味

暑期去哪兒玩?“家門口”就能品讀文化韻味,等你來打卡!

“絨線大王”的故事侬曉得伐?快來他的舊居一探究竟吧~

玫瑰别墅裡永遠的“寶哥哥”

他們相知相思三十年,終成眷屬~

“鋼鐵大王”朱恒清的“創業二三事”

為電影音樂“打更新檔”的幕後指揮,你認識他嗎?

快來打卡周碧珍舊居啦!細品“銀嗓子”歌唱家的藝術人生

“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劇、昆曲表演藝術家俞振飛與梅蘭芳的那些事……

“雙錢”力鬥“鄧祿普”的背後,這位民族工商業人士功不可沒……

走進蔡昌舊居,品味一代商賈人生

探訪莫觞清舊居,看絲業巨擘的經營之道

實業救國的他,心裡始終想着國家

走進周作民舊居,電報從這裡發出

史海丹心,老而彌堅,探訪周谷城舊居

作者:湖南街道

編輯:羅時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