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者在千萬之中遇見自己喜歡的石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而是緣分到了,就是這麼的趕巧。“人遇石求精,石憑緣尋人”。遇見讓自己為之動心的自然天成藝術品,從愛慕、親近、過目、上手賞玩,直到待價而沽,石與人的緣分就此開始,同人與人相處之道是一樣的,能相知相守,有“緣分”相遇才能叙說接下來的故事。而一塊沒有故事的石頭,也沒有靈魂。
神奇的石頭,耐人尋味且富有詩意。它們是經過了億萬年的風吹日曬、霜打雨淋,吸收了天地日月精華而形成,每一顆都是寂寞歲月凝結的精靈。玩石頭的人都相信奇石是有“靈魂”的,都有着各自的故事。我們常說的“靈魂”是人的意識形态,而奇石“靈魂”也是在人的意識形态賦予的,它伴随着人的生命,充滿靈性。
一塊石頭如果沒有靈魂,它還是一塊石頭,隻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有人說漂亮的石頭很常見,有特點的石頭也很常見,但是有特點又有靈魂的石頭就很少見。就如同一句老話說的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一塊石頭在我們普通眼裡或許沒有任何意義,不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嗎?随處可見,有什麼用?但在愛石者眼裡,它們是那樣的高貴,純潔透着生活的生命。每一塊藏在石頭裡面的“靈魂”,都是妙不可言。
靈魂是一種摸不着、看不見的東西。但我們卻經常用高尚的靈魂或者渺小的靈魂來評價别人,一個人的行為和情緒是否決定了靈魂的高尚。因為靈魂決定了人的行為,一個人的意識和行為的統一程度,可以通過他的一切行為來進行判斷,根據主流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對他的行為進行價值評估,這個評估就是靈魂的反應。而一塊石頭有沒有靈魂以及靈魂的高度,就看它多大程度上所表現出來的迷人魅力。
每一塊石頭都是有靈性的,都有自己的來曆和獨特的寓意,每一塊石頭都藏着一個故事,有着自己的故事,隻有用心才能讀懂。它們曆盡千辛萬苦來到我們面前,無法想象它們在經曆滄海桑田的蛻變之後,才形成最初的模樣,來到我們面前。或許它們經曆了山河巨變,天崩地裂,龐然大物有粉身碎骨,從大變小,風蝕雨打,或變成玲珑身段讨巧人間,那一身色彩斑斓的紋路,和千奇百怪的身姿,以詩情畫意的境界,給世人無限遐想,充滿奧秘和神奇。
一塊石頭看似簡單,卻要經過覓石、藏石、賞石,悟石四個步驟,才能真正領悟其獨特韻味。在這個過程中,以我而言也是體味人生的過程,身心都會受益良多。石頭的品位取決于它的形狀,它的韻味,一般越是獨特品位越高,再經過反複推敲,靜下心來仔細鑒賞的那一瞬間,你會發現石頭“活”了。
石頭,因為人們的欣賞,被賦予了生命,給予了靈魂,擁有了靈性,充滿了故事。一塊與人有着故事的石頭,便有了高尚的靈魂。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頭條号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