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構點評彙總:看好新一輪華為汽車産業鍊産品周期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東吳汽零】堅定看好新一輪華為汽車産業鍊産品周期向上

核心技術優勢突出:華為座艙+智駕行業領先,無圖進展超預期

1)HUAWEI ADS 2.0基于ADS 1.0 Transformer的BEV架構進一步搭載GOD網絡實作無圖智能駕駛,預計于2023年12月在全國開放不依賴高精度地圖的城區NCA(原先規劃為45城),進展超預期。

2)智能座艙:8月華為釋出HarmonyOS 4.0,華為生态下終端應用流轉效率持續提升。

智慧助手小藝已接入AI大模型能力,通過盤古大模型的底層技術加持提升智能化體驗。

商業模式創新:優勢互補,華為+車企智選朋友圈不斷擴大

借助華為強大技術優勢(尤其是智能化)+品牌管道優勢+産品定義能力+供應鍊重塑能力,加入智選車企(北汽+賽力斯+奇瑞+江淮等)不斷增加,有望打造全新商業模式。

新車催化密集:基于華為ADS2.0疊代+整車平台全新疊代,開啟新一輪密集新車周期!

23年:奇瑞—純電轎跑智界S7已于8月登入工信部目錄,預計11月上市;長安—阿維塔12将于Q4正式上市傳遞;

賽力斯—旗艦級SUV M9将于12月上市。

24年:江淮—合作全面推進中,或将定位于超高端豪華純電市場。賽力斯+奇瑞持續釋出更多新車上市。

此外,長安阿維塔+北汽極狐等新車也值得關注。

L3智能化領先+商業模式創新+新車催化下看好華為汽車産業鍊,整車合作夥伴優選(賽力斯+江淮汽車+長安汽車等),華為-賽力斯産業鍊(滬光股份+文燦股份+星宇股份+拓普集團等),華為-奇瑞産業鍊(瑞鹄模具+新泉股份+保隆科技+星宇股份+立訊精密(關注))。

【中泰建築】城中村改造:都市角落萬億大市場,重點關注三大方向

本輪城中村改造聚焦超大特大城市、助力城市品質提升,非棚改2.0。

7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強調本輪城中村改造堅持人民政府負主體責任,多管道籌措整改資金,鼓勵和支援民間資本參與,堅持“留改拆”并舉方式進行改造。

改造範圍:主要面向7個超大城市(城區人口>1000萬)和14個特大城市(城區人口500萬-1000萬);與棚改差別:

1)改造對象:城中村改造針對大型城市城中村的自建房、宅基地的更新改造,多為集體土地;棚改針對城鎮中成片危舊住房,多為國有建設用地;

2)改造範圍:城中村改造聚焦超大特大城市;棚改面向全國,覆寫大量三四線城市;

3)改造模式:城中村改造采取拆除建立、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不同方式分類改造;棚改主要采取拆除重建的模式;

4)參與主體:城中村改造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實施,偏市場化;棚改以政府為主導,國企實施,偏政策化;

5)資金來源:本輪城中村改造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強調多管道籌措改造資金;棚改資金來源重點為政策性金融支援,主要展現為PSL和專項債。

本輪城中村改造變化:限制“大拆大建”,重點改善基建設施,聚焦城市品質提升。

必要性:擴大内需、改善民生,助力大城市提質擴容

解決大城市住房短缺問題:

1)人口淨流入看,2018-2021年,城中村改造重點城市(21個超大特大城市+蘇州、合肥)城區人口增速CAGR+3.6%,較全國高2.3pct;其中深圳、杭州、濟南、長沙、合肥CAGR超10%;

2)人均住房面積看,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城中村改造重點城市人均住房面積為36.81平方米,低于全國平均水準41.76平方米;其中深圳、東莞、廣州較低,分别為21.50、27.80、30.15平方米。

大城市住房存短缺情況顯著,城中村改造擴容意義凸顯。

投資建議:

1)工程建設闆塊:重點推薦中國交建(0.59xPB、經營資料彈性(後簡稱為“彈性”)8.2%)、中國鐵建(0.49xPB、彈性4.4%)、中國中冶(0.79xPB、彈性9.8%)、安徽建工(0.92xPB、彈性6.5%);重點關注中國建築(0.59xPB、彈性11.4%)、上海建工(0.81xPB、彈性6.9%)、隧道股份(0.68xPB、彈性1.3%)、陝建股份(0.86xPB、彈性13.6%);

2)規劃設計闆塊:重點關注華陽國際(24.9xPETTM、彈性27.3%)、祁連山(中交設計)(17.7xPETTM、彈性2.8%)、華建集團(13.7xPETTM、彈性6.2%)、啟迪設計(180.6xPETTM、彈性2.3%);

3)檢測評估闆塊:重點關注深圳瑞捷(57.5xPETTM、彈性40.5%)、上海建科(22.1xPETTM、彈性6.1%)。

【華安醫藥】關注醫療器械行業邊際變化,尋找内生動能充足型标的

醫療裝置:2023H1醫療裝置闆塊,收入同比增長約20.93%,增速較2022年同期提升。季度環看Q2收入增速略低于Q1。其中

(1)康複闆塊整體呈現出較好的同比增長,因為康複闆塊顯著受損于疫情,2022年同期的基數也相較低;

(2)受益于疫後需求增長的領域,如山外山、魚躍醫療;

(3)有新品推出,自身産品結構發生變化的個股,也有較好增長,如奕瑞科技、澳華内鏡等;

(4)與新冠需求相關大,且采購資金多涉及财政端的需求下降較多,如海爾生物、華大智造(非測序儀業務)等。

展望未來,我們關注去年同期仍低基數的康複闆塊以及有新産品放量邏輯的個股公司。

體外診斷:2023H1闆塊内部分POCT企業受益于22Q2海外新冠病毒抗原檢測需求,部分分子診斷企業受益于22Q2國内防疫所需核酸檢測試劑大增,同期基數較高,2023H1業績呈現回落态勢。

同時,正常臨床使用産品如化學發光類檢測需求快速恢複。

未來仍持續看好發光化學領域集采推進下國産替代加速的投資機會,同時關注POCT、分子診斷中逐漸走出的龍頭企業(如聖湘生物、艾德生物等)。

高值耗材:從量價角度看,盡管2023年疫情後手術量恢複較快,但單價層面仍受集采影響較大,2023H1高值耗材闆塊,收入同比增長約-4.25%(其中2023Q1收入同比增速約3.62%)。

2023Q2集采政策執行,骨科如春立/威高/大博/凱利泰等公司,腦膜集采如邁普,受種植牙集采影響如正海生物,2023Q2收入均不同幅度下降,拖累了高耗闆塊收入增速。

同時,血管介入(冠脈介入、主動脈介入)、心髒電生理、眼科仍保持較好的增長态勢。

未來我們仍看好心髒電生理、血管介入、眼科等高需求行業,關注骨科領域的庫存出清節奏。

投資建議:優選細分行業的龍頭标的以及細分賽道需求旺盛,景氣度高的标的,具體包括軟鏡裝置、康複裝置、心髒電生理耗材、化學發光的龍頭公司。

【國盛通信】AI文生視訊:多模态應用的下一站

市場認為,AI應用已經逐漸步入成熟期,但未見殺手級應用。

本篇報告中,我們謹以“文生視訊”這一多模态應用為例,闡述AI應用的發展尚處于早期,相對應地,算力需求遠未見頂。

文生視訊是多模态AIGC聖杯,優化疊代速度慢。視訊是多幀圖像的組合,然而文生視訊在文生圖的基礎上增加了時間次元,技術實作更困難。

即便是Meta和Google這樣的矽谷人工智能巨頭,在文生視訊上進展緩慢,它們分别推出的Make-A-Video和Phenaki均尚未公測。

文生視訊底層模型及技術仍在優化,未篩選出最優模型。

文生視訊技術主要發展過程經曆了基于GAN和VAE、基于Transformer模型、基于擴散模型三個階段。

目前主流的文生視訊模型主要依托Transformer模型和擴散模型。

1)基于Transformer的代表Phenaki突破了視訊生成時長限制,但效果相對粗糙缺少細節。

2)基于擴散模型的代表Make-A-Video重在提升視訊品質,但其視訊時長均在4s以内。

文生視訊效果各異,總體品質較低。

目前文生視訊可公測應用較少,僅有RunwayGen-2、ZeroScope及Pika Labs等少數幾個,它們有如下共同問題:

1)複雜人物動作生成幀連續效果較差;

2)非日常場景的視訊架構能力連續能力一般;

3)多主體視訊生成缺乏邏輯連續性等。

投資建議:

1)算力:AIGC蓬勃發展的基石,建議關注光通信,包括中際旭創、天孚通信、新易盛、太辰光、德科立;算力裝置:盛科通信、恒為科技、銳捷網絡、寒武紀、美格智能、紫光股份、工業富聯、中興通訊等;算力租賃:中貝通信、雲賽智聯等;

2)模型層:建議關注金山辦公、萬興科技、科大訊飛等;

3)應用層:看好遊戲的疊代創新,建議關注恺英網絡、神州泰嶽、盛天網絡、遊族網絡等。

【華泰電子】關注海外AI大模型應用最新發展

動态#1:OpenAI,Meta,Google推出一系列AI新服務過去兩周,我們看到海外AI大模型應用快速發展。

9/26,ChatGPT推出支援“看、聽、說”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服務。

9/28,Meta釋出基于Llama 2的聊天機器人Meta AI和類似MidJourney的文生圖服務Emu。

10/4,谷歌釋出類似微軟Copilot的OS智能助理Assistant with Bard,和集體照優化(Best Take)等AI手機應用。

結合微軟的釋出,我們看到:

(1)目前AI大模型應用主要集中在聊天機器人、文生圖、生産力工具等方向,

(2)Meta、Google推出針對AI優化的硬體(雷朋智能眼鏡)和AI加速晶片(Tensor G3)為AI端側落地提供支援,建議關注半導體和手機更新機會。

動态#2:Amazon,軟銀,蘋果通過投資等方式積極追趕此外,我們看到AI相對落後的科技巨頭在加速追趕。

9/25,Amazon向AI初創公司Anthropic(對标OpenAI,擁有大模型Claude)投資40億美金,通過類微軟與OpenAI的合作模式加入競争。

9/29,據BBC,蘋果CEO庫克表示正積極研究所學生成式AI,并表示會增加AI投資,還強調AI已經支援了蘋果裝置上的跌倒檢測、碰撞檢測和iOS 17自動更正文本等功能。

9/27,據FT,Open AI正與蘋果前設計師Jony Ive、Softbank商讨開發AI時代的“iPhone”。

此外,路透10/6報道,美國行政管理和和預算局刊出"Export controls to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tems, Entity List Modifications",建議關注該細則後續對國内産業影響。

TMT其它闆塊,SW通信漲0.2%,SW計算機漲0.2%,SW傳媒漲0.5%。

港股:恒生科技指數下跌4.4%,跑輸恒生指數(-3.2%)過去兩周全部港股日均成交額合計491億港元,環比下跌26.8%。

恒生科技主要成分股中漲幅居前的企業包括:小鵬(+4.2%)、阿裡健康(+2.3%)、平安好醫生(+1.5%);跌幅居前企業包括:理想(-13.8%)、舜宇光學科技(-11.2%)、金蝶國際(-10.4%)。

傳媒網際網路闆塊,百度跌1.4%,快手跌2.5%,美團跌10.3%。

南向資金上周合計淨流入140億港元,主要增持美團、騰訊、小鵬,減持中國移動、中芯國際、比亞迪。

本文源自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