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作者:我不是博士

在我大中國,多喝熱水這句話已經深深的刻在每一個人的DNA中,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人群,大機率都逃不過喝熱水魔咒。而想讓手裡的水随時随地保持高溫燙嘴模式,就不得不提咱們的圈内大神--保溫杯。現在市場上保溫杯價格差異過大,不少人表示這玩意兒到底有啥差別啊?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有的人就問了,保溫杯麼,誰沒有似的,幾十塊錢就能在大街上一抓一大把!也有的人表示:“太便宜的能用嗎?尤其是家裡老人小孩用的多,那你可别瞎買,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肯定是貴一點的更有保障”。但稍微帶點品牌的動辄就要好幾百塊,而且在這個萬物智能化的時代,商家們還脫褲子放屁似的給加了一個顯示溫度,那水燙不燙咱這小嘴兒一抿就知道了,都多餘了啊!那麼問題來了,好幾百的保溫杯到底值不值這個價呢?是不是智商稅?怎麼挑選才能不踩雷?一款足夠尊貴又能時刻“燙嘴”的保溫杯,到底長什麼樣?咱今天就來科普解讀一下。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先來說答案,咱們普羅大衆買304不鏽鋼内膽的就行,挑選的時候你就拿着保溫杯來回翻楞,找304這三個數字,一般就是幾十塊錢,像316不鏽鋼内膽和钛合金,這種屬于土豪級别,動辄幾百或者上千,216不鏽鋼内膽,那是要飯的都不用這破玩意兒,熱水進毒水出。

如果看到這裡您還沒劃走,那我可要刨根問底兒了啊!

先來挖一下保溫杯的誕生和原理:這玩意兒最初其實是從保溫瓶的作用原理延伸而來的,人們為了更友善攜帶和儲存熱水,便開始在它的體積和内膽選擇上下功夫,那時候保溫杯内部是雙層玻璃内膽,外面采用塑膠或鐵皮包裝,夾層玻璃上鍍了一層銀,瓶口則用木塞封閉,妥妥就是保溫瓶的“mini縮小版”。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它的作用原理也很簡單,熱量傳遞的方式有3種,分别為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通過把雙層玻璃結構中間抽取成真空,可以有效減少熱傳導;同時玻璃内膽用木塞塞住則,倒入熱水後可以減少熱對流,而在内膽雙層玻璃之間鍍銀則可以将瓶内熱輻射反射回去,通過對這三種熱量傳遞方式的完美駕馭,保溫效果那是杠杠的。

後來随着工藝發展,為了更加安全耐用,逐漸淘汰掉了易碎又不夠安全的玻璃内膽,替換成了不鏽鋼材質,性能上各有優劣。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目前來看,市場上的保溫杯内膽主要分為201、304鋼、316鋼和钛合金幾種。

提到201保溫内膽,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并深惡痛絕,為啥呢?在2018年的時候,央視新聞曝光了著名的“保溫杯奪命事件”,一時間讓社會震驚不已。

而那個“能讓“熱水進、毒水出”的禍根就是201不鏽鋼材質内膽。

市場上一些不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用201不鏽鋼制作内膽進行銷售,以次充好!這玩意兒金屬錳含量極高,且耐腐蝕性差,是不能長期和食品及飲品接觸的,如果長時間用該材質放置酸性物質,就可能在短時間内迅速導緻錳元素析出,過量的錳對人體神經系統傷害極大,如果長時間喝這種水,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而304不鏽鋼被認為是食品級材質,市場上大部分合格的不鏽鋼保溫内膽都是由它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相當能打的選手級别,它本身含有18%的鉻和8%的鎳,使得更具耐腐蝕性,耐溫性也能達到800攝氏度,對人體安全無害,可以滿足日常保溫杯等接觸食物級别的性能所需。

和304對比的話,316不鏽鋼就屬于是進階版了,它在304不鏽鋼的基礎上添加了钼元素,是以整體上要比304的耐蝕性和耐高溫強度都更勝一籌,尤其是耐酸性上面,那優秀的真不是一丁點兒。這也讓它直接躍升為醫用級别的不鏽鋼材質,很多醫療裝置和化工等高精尖領域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而如果說316是進階版的話,那钛合金基本算的上是保溫杯内膽中的“天花闆”材料了,妥妥的“尊貴本貴”。

它屬于一種高強度、低密度和耐腐蝕性極強的金屬材料,在各方面都能輕松完勝316,不僅熱水放一天拿出來依舊燙嘴,而且還能輕松HOLD住各種果汁、飲料和茶水,24小時保溫保冷有保險,這家夥,聽完誰能忍住不剁手?但有的人就說了,如果真的各方面都這麼強,那為啥沒能“火”起來,沒有大面積推廣銷售呢?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答案其實很戳心,因為它雖然材質“能打”,但價格卻讓很多人覺得“難扛”,一款用钛合金制作而成的保溫杯便宜的也得5、6百元,貴一點的就更别提了,不賣個3、4千那都是商家心太軟。

說到這,其實還有不少保溫杯緊跟時代,坐上了“智能化”的新車,像是小米、蘋果等大廠也都迫不及待的進入市場搶蛋糕,動辄大幾百、上千元一個,但目前來看,都沒濺起來太大水花。主要也和價格普遍偏高脫不了關系。

别問,問就是買不起!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其實總的來說呢,保溫杯本來就是一款平價親民的産品,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實作保溫目的就足夠了,沒必要越貴越好,隻要品質有保障,4、50塊錢的照樣放心用。在選擇保溫杯時至少要選擇304級别的,安全性有保障,整體成本效益也更高,完全足夠日常使用了。當然,如果有條件,316、钛合金材質内膽當然更優秀些。

大幾百買的保溫杯,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看完再買不吃虧

需要注意的是,在挑選保溫杯時一定要多加注意,觀察内膽中是否帶有SUS304、SUS316字樣,以此來確定材質的安全。同時還要仔細檢視内部有沒有異味、光不光滑、有沒有毛刺、生鏽等迹象,如果有的話,那可千萬别選,誰買誰上當!如果實在擔心自己選不好,那就别想太多,直接到正規的商店或大超市進行購買,咨詢超市人員具體材質,基本上都不會出錯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