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這陣子玩賽車遊戲,好像很少能看到那些衣着火辣的美女了。

曾幾何時,從前那些賽車遊戲裡的性感女郎曾令我流連忘返。她們身着短裙、穿着印有賽車标志的短袖夾克,與跑車的轟鳴聲一起沖擊着我的男性荷爾蒙。其中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仍屬《極品飛車:最高通緝》(2005)中的那位美女主角,她直到現在也是我的遊戲女神之一。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就是這位

說到底,“香車配美女”已經成為了我對賽車文化的基本認知。提到賽車,就一定會有那些身着性感服飾的賽車女郎們在賽道上舉旗開賽,這也幾乎成為了我對所有競速題材作品的“刻闆印象”。

不過,近些年在歐美政治正确思潮的圍剿下,賽車女郎這一職業很可能會走入曆史。自前幾年F1錦标賽開了個頭後,其他賽事也開始紛紛減少自家比賽中賽車女郎的數量。現如今,我已經很少能在主流競速賽事中尋到她們的麗影了。

性感的賽車女郎們逐漸離開了賽場,而我很想念她們。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賽車運動逐漸在全球範圍内興起,日本作為汽車大國,在這一時期也開始陸陸續續出現一些汽車和摩托賽事,而對賽事的宣傳自然也成為了各大賽事主辦方的工作重心之一。

此時,日本廣告模特小川羅莎因在廣告中模仿瑪麗蓮·夢露的經典造型而火遍日本,一個摩托賽事的主辦方趁機邀請小川羅莎出席頒獎典禮,讓她作為儀式上的禮儀小姐為比賽做宣傳。

應該說,這一招的效果是極其明顯的。

作為當時日本廣告界的“全民偶像”,小川羅莎的出現立刻引起了轟動,賽場上的一道麗影激起了在場所有人的熱情,這場摩托賽事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但那時的在場觀衆也許沒有意識到,小川羅莎點燃的不僅是這場摩托賽事,她點燃的,是整個競速運動的一把火。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其他的日本賽車主辦方把這場賽事的成功看在眼裡,他們發現賽事若是能有一些活力四射的年輕美女助陣,其現場效果要比隻看幾個糙老爺們在賽道上踩油門好不少,此時也正值上世紀性别平權運動的當口,一些車廠發現,邀請這些女模打廣告還會為自家産品吸引更多的女性顧客。

女性也就這樣正式進入了汽車領域,車廠開始在産品宣發中加入更多的女性形象,各個競速賽事的主辦方也開始陸續聘請年輕的美女模特為賽事的頒獎禮添光添彩。而當時的日本媒體為了稱呼這些美女,特地為她們造出了“賽車女郎”這個詞。

不過,早期的賽車女郎和我們如今的印象不同。那時的她們還沒有站到賽場上舉着牌子宣布開賽,而更多是充當頒獎禮上的儀式性角色,是選手們上台領獎時在一旁吸引目光的花瓶。

那時的賽車女郎着裝也與如今的風格大不相同:她們通常穿着T恤和熱褲,佩戴禮儀肩帶,有些還會戴上當時盛行一時的“皇冠”。比起如今性感火辣的形象,那時的她們看起來也許更像啦啦隊或禮儀小姐,在賽場上出現的頻率也談不上有多高。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但當時間走到八十年代時,情況發生了變化。

彼時的西方經曆了嬉皮士、性解放等思潮的洗禮,女性開始追求更加開放的着裝風格,泳衣、比基尼開始逐漸出現在當年的時尚雜志封面中,而有氧健身操的流行也帶火了緊身衣、高叉泳衣等彰顯女性身體曲線的服飾。

很快,這股時尚風潮也影響到了賽車界。

1983年,法國的一家防曬霜公司邀請了一隊金發女郎參加當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開幕式,她們身着泳衣,挂着橫幅,立刻吸引了在場無數人的目光,引起了巨大轟動。很快,商業嗅覺敏感日本人(又是他們)也開始讓自家的賽車女郎們穿上高叉泳衣等更加性感的服飾,從此,賽車女郎逐漸成為了許多人印象中“性感”的模樣,這一時期的女郎形象也成為了大衆對這一職業的第一印象。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至于穿出來什麼效果,各位可以自行查找

也是自這一時期開始,賽車女郎們也不再隻是擔任賽後的禮儀小姐。其中一些人走上賽道,成為了如今我們熟悉的“發車女郎”,而其他一些人也開始接受車隊、車商和賽事主辦方的委托為其做宣傳,并逐漸成為了承擔賽事和汽車商宣傳任務的主要角色,賽車女郎也由此漸漸成為賽車運動中的标配,逐漸走向了專業化與職業化。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圖為知名機車廠杜卡迪旗下奔馬車隊參加2018年摩托競速賽事時的賽車女郎

而作為一種觀賞門檻低但刺激程度相當高的運動賽事,賽車運動也在此時走上了高速發展期。在職業賽車之外,酷熱汽車文化的年輕人們也開始在城市街道上上演一出出“速度與激情”,而衆多文娛作品也盯上了這個有着巨大市場潛力的題材。很快,相關題材的電影、動漫陸續出現,賽車主題的作品在市場上變得愈發火熱。

而這種火熱,自然也蔓延到了那時剛剛興起的遊戲行業中。

賽車遊戲自八十年代開始出現,在九十年代後期逐漸興盛并持續火爆至今。而作為賽車文化中的重要角色,賽車女郎自然也出現在一些賽車遊戲中,甚至成為一些賽車遊戲系列的重要标志,比如南夢宮的知名賽車系列《山脊賽車》,其系列看闆娘永濑麗子的那副音容笑貌就曾吸引衆多玩家為遊戲買賬,《山脊賽車》也成為了那一時代最受歡迎的賽車遊戲系列之一。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圖為《山脊賽車4》的宣傳圖,該作OP中的永濑麗子令無數玩家記憶深刻

不過,出于當年的技術限制,早期賽車遊戲的畫面表現力并不高,而在那個64MB都能稱為高容量的時代裡,賽道上有幾台能跑的車,旁邊觀衆席塞點紙片人和像素就已經撐爆遊戲卡帶了,這就使得當年的賽車女郎們最多隻能出現在遊戲封面或宣傳動畫中,充當的更多是遊戲的背景闆或者花瓶。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但很快,随着技術進步和遊戲制作理念的不斷豐富,賽車遊戲得以不再局限于職業賽車和“賽車模拟器”,轉而開始擁抱大衆和街頭競速,開放世界和更加豐富的劇情演出開始在賽車遊戲中出現。

而在這一過程中,這些賽車美女們也逐漸擺脫了花瓶的身份,開始在遊戲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其中較為典型的,便是《極品飛車》中的那些女性角色。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圖為《極品飛車:地下狂飙2》中的封面女郎

自系列第八代開始,《極品飛車》開始邀請真人美女模特作為遊戲的女主角,但制作組邀請這些模特并非隻是讓他們充當為遊戲站台的花瓶,而是為她們創作出了豐富的角色背景,給她們在遊戲中賦予各種身份,并讓她們在劇情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遊戲中後期的劇情反轉上,這些女主角們更是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圖源自水印,此為《極品飛車:無間風雲》的女主角

而随着賽車題材的遊戲、電影和動漫的爆火,賽車文化逐漸成為了主流娛樂題材中的一門“顯學”,而賽車女郎作為賽車文化中頗為吸睛的一塊,也就随着賽車文化的傳播而為更多的人所熟知,乃至成為了一種時尚風格,如EVA、初音未來等ACG作品紛紛推出了賽車女郎風格服飾的角色周邊,Coser們也推出了不少賽車女郎風格的Cosplay作品;而在模特界,越來越多的人穿上了賽車女郎的衣服,并由此邁出了她們走向演藝圈的第一步。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賽車女郎風格的初音手辦

可以說,在賽場之外,賽車女郎已然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一種時尚潮流。

但賽場之内,賽車女郎這一職業的前途,卻變得愈發暗淡。

賽車女郎終歸是賽車運動的一部分,是以當賽車運動不複往日光彩時,賽車女郎這一職業也随之衰落了。

不過真正給賽車女郎們猛烈一擊的,則是近些年在歐美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确風潮。

近幾年開始,賽車女郎們的着裝風格開始受到一些女權人士的批評,一些賽車選手的妻子也認為賽車女郎會“拐跑”自己的丈夫,因而也對這一行業産生不滿。

政治正确的風潮襲來,誰也無法獨善其身。2018年,全球最大的賽車賽事F1世錦賽官方發表聲明,禁止賽車女郎的出現,而其他各大賽事也在這股風潮下,紛紛減少賽場上賽車女郎的數量。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圖為一位賽車女郎對F1錦标賽官方和一些女權人士表達強烈不滿,并稱将會努力保住賽車女郎這一職業

現實世界中賽車女郎的衰落自然也影響到了賽車遊戲。鑒于政治正确的壓力,諸如《極品飛車》這類娛樂化賽車遊戲也放棄了“香車美女”這一經典搭配,而是開始追求遊戲中多元化的女性形象;與此同時,飛速進步的畫面技術也再度讓“拟真”成為了賽車遊戲的追求,“雨景”和永遠帶水的路面成為了賽車遊戲的标配,美女在遊戲裡變得更加無關緊要。

賽車女郎的逐漸消失,就像其他那些在時間長河中逐漸消失的東西一樣,是這一時代的必然結局。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但她們在賽場上的逐漸缺席,仍然會讓我感到些許寂寞。

畢竟,她們也曾是賽車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項運動中留下過很深的烙印,她們那青春靓麗的身姿曾為賽車這一競技性極強的運動增添了幾分柔情,賽道也因她們而變得沒那麼單調。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更何況,誰會不喜歡美女呢?

就在前陣子,網上出現了有關《極品飛車:最高通緝》即将重制的傳聞。傳聞嘛,自然沒什麼好采信的,但我在内心裡的确那麼期待了一下,希望哪天EA真的會好好重制這款遊戲。

不為别的,就是為了在次世代的4K螢幕上,再次看到那位性感女郎在開頭露出的那抹微笑。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緻那些逐漸離開賽場的賽車女郎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