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顔禍水的妲己是被冤枉的麼?
看過封神榜的人對于蘇妲己相信都不陌生,影視劇裡将蘇妲己形容成一個很不殘暴的妖女。妲己是中國曆史上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寵妃,有蘇氏的女兒。
據史料記載,英心法有蘇,有蘇轼與妲己女焉,這就說明妲己是纣王讨伐有蘇轼的戰利品。當父親把自己當成牛羊羊的禮品獻給纣王時,妲己沒有反抗,而是順從的來到敵人的陣營中,這證明妲己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女子,她用自身的恥辱換來了整個部落的存活。
但是這樣一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女性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竟然搖身一變成了令人發指的九尾狐狸精。直至現在,狐狸精一詞似乎已經完全遮掩住了妲己的真實面目。妲己王昭一說是否能夠經得住曆史的推敲呢?
據史料記載,商纣王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這似乎隻為了證明纣王是由于對妲己言聽計從才導緻亡國的。但是,妲己是以求和的俘虜身份來到朝歌,商纣王怎麼會對這樣一個俘虜出身的弱女子言聽計從呢?也許有人會說,妲己完全是憑借自己的美貌來迷惑纣王。
但是在商朝,人們迷信鬼神,商王室的一切行政和日常事務,都要進行占蔔,以探尋鬼神的意志,在這樣一個崇尚迷信的王朝裡,甚至連纣王都不能完全控制局勢。妲己這樣一個弱女子又怎麼能夠掌控全局?
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古代書寫曆史的人皆是男子,是以後人在史書中很容易看到那些慷慨悲歌。逐鹿中原圖霸天下的熱血沸騰之人,卻很難洞悉一個女子的悲歡情仇,生離死别或愛恨悲歌。
其實就連與商纣有關的曆史資料,在他生活的朝代都鮮有記載。更何況是帝王身邊的女人,後人的一再演繹,使他們與本來面目的脫軌越來越嚴重。
史書對這些女子的有限記載,為後人的文學演繹或憑空杜撰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文學的影響往往是深遠的。如小說封神演義,對纣王和妲己的妖魔化處理,深刻的影響了他們的曆史形象,甚至掩蓋了其真正的面目。作為中國曆史上着名的狐狸精,妲己或許會覺得委屈,窦娥之冤尚有關漢卿來替她招雪。但這頂狐狸精帽子不知蘇妲己要戴到什麼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