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風雨江漢關

作者:槿一的世界

有一天,我路過江漢關的時候,突然想停下來拍張照片。這麼多年來,每次都是匆匆而過,正當我拍照的時候,就看到旁邊的一個小女孩問奶奶:“奶奶,為什麼這個房子好像上次去國外玩看到的房子啊,柱子特别多,而且上面還有個大鐘?”奶奶滿臉慈愛的看着孩子,對她說:“這個就是外國侵略我們國家的象征,當年西洋鬼子入侵大陸,其中英國侵占了這塊區域,他們命名為英租界,後來,大量的洋人在這裡做生意,東西運進運出的需要管制,是以他們就建了這棟樓——江漢關大樓,在當時是與上海江海關、廣州粵海關、天津津海關齊名的近代中國四大海關之一。走吧,奶奶帶你進去看看,奶奶年輕的時候,就特别喜歡研究這些租界建築的特色和曆史” 。

百年風雨江漢關

實景圖

曆史沿革

第二次鴉片戰争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漢口被辟為通商口岸,1861年,漢口正式開埠,江漢關海關成立。

開埠初期,江漢關署的辦公地點初設于英租界青龍巷内,漢口鎮英國租界花樓外濱江。後來江漢關業務發展很快,業務量僅次于上海江海關。原來的辦公地點漸漸不複使用,于是重新選址在此處,于1924年建成。

百年風雨江漢關

江漢關署最初辦公地點

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10月26日,大樓被日軍第二船舶運輸司令部漢口支部占用。江漢關稅務司安斯爾提出嚴重抗議無效,江漢關閉關,被迫搬出江漢關大樓。

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武漢随之光複,日軍于9月26日撤出江漢關大樓。同日,江漢關發出布告,宣布接收僞江漢關轉口稅局,并恢複海關業務。

1949年5月16日,江漢關鐘樓上升起第一面由地下黨組織連夜趕制的紅色鐮刀斧頭旗。次年10月,江漢關更名為武漢關。1956年,武漢關奉命撤銷。

“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視江漢關大樓為帝國主義壓迫剝削中國人民的工具,稱其為“反帝大樓”。江漢關大鐘報時曲由起初的英國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音樂《威斯敏斯特鐘聲》改為《東方紅》。

1980年4月,國務院正式恢複設立武漢關,而江漢關大樓則為湖北省外貿局和武漢海關共同使用。

1987年,湖北省外貿局遷出,江漢關大樓成為武漢海關的辦公大樓。

2000年9月,江漢關大樓運作76年的機械鐘“退休”,換上了電腦多媒體石英鐘。

2012年11月19日,武漢海關由江漢關大樓搬至金銀湖新址,江漢關大樓作為博物館進行改造。

2015年12月,依托江漢關大樓建成的江漢關博物館正式開館。

百年風雨江漢關

江漢關的主要職能

對進出關的貨物進行檢驗、估價、征稅、查私,同時對外僑和中國居民出入境實行管理,在中國郵政業還未建立時兼管個人出入境郵遞,同時包攬長江江面航道的疏浚、航标設定、水文氣象以及衛生檢疫等。

百年風雨江漢關

江漢關大樓二層綜合服務大廳

江漢關大樓建築特征

江漢關占地面積為1499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109 平方米。大樓由四層主樓和五層鐘樓兩部分組成,主體高40.6米,鐘樓頂端高度為83.8 米,為武漢當時最高建築。

百年風雨江漢關

實景圖

江漢關大樓呈現出折衷主義建築風格,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牆由乳白色花崗石建成。北立面為主要立面,挂着刻有“江漢關”大字的牌匾,采用西方古典主義三段式對稱構圖。

百年風雨江漢關

江漢關大樓正立面

北、西、東三面均由柯林斯柱組成的巨柱柱廊環繞,每根柱子直徑約為1.5 米,高度約為10 米,貫穿建築的二至四層。主體建築底部有23 級台階和條石基座,以應對長江汛期的洪水。台階通向大樓入口,入口處設定兩對雙柱。

百年風雨江漢關

江漢關大樓的柯林斯柱頭

江漢關大樓的建築平面呈“回”形布局,中心處和盡端設定交通空間,屋頂設定采光天井。功能房間沿邊布置。底層為半地下室,二層為綜合服務空間,三層為海關人員辦公空間,四層為進階官員辦公居住空間。

百年風雨江漢關

江漢關大樓二層平面圖

如今的江漢關大樓

百年風雲,百年滄桑,百年巨變,江漢關大樓見證了中國被西方列強掠奪的屈辱曆史,也見證了百年來時代的變遷。如今,江漢關大樓已經成為武漢一道迷人的人文景觀,吸引衆多人來此感受這座城市的滄桑和魅力。

随着沉浸式“文博熱”升溫,今年10月1日, 江漢關博物館推出新展《博物館之戀——武漢市“博物館之城”數字化展》,吸引了遊客的目光。

百年風雨江漢關

沉浸式展覽

每年的最後一天,數以萬計的市民和外地遊客歡聚在這裡,共同跨年,一起倒數,迎接新年的“第一聲鐘聲”。

百年風雨江漢關

跨年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