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作者:馮蜜的柚子茶

随着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對物質層面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在周末或閑暇時會帶上家人或約上好友去看一場電影,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與美術、音樂等相類似,電影也屬于一門藝術,其在語言表現上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所在。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相比于文字性的講故事而言,電影可借助一些畫面、色彩、聲音等将故事淋漓盡緻地呈現在觀衆面前,讓觀衆看完後會産生意猶未盡之感。正是由于電影能夠展示給人們一部美妙的故事,才使其具備語言的特性。由此可知,電影作為講故事中的一種方式,與其語言藝術表現技巧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一、災難電影《後天》

近年來,随着社會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準得到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由于人們對大自然的破壞使得溫室效應不斷上升,全球氣溫變暖,大陸兩級冰川融化等現象日益突出。人們已逐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紛紛借助媒體等方式呼籲人們要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

早在20世紀末期,以全球變暖為主題的美國生态電影及相關紀錄片就已出現在了熒屏上,其中尤以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所編導的《後天》這部影片更是帶來了巨大的反響,這部影片于2004年上映,屬于一部科幻生态災難片,影片中借助一系列相關圖檔展示展現了生态批評中的生态世界主義觀,以一種邏輯化的形式展現出了一種全球性的生态環境想象。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在《後天》這部影片中,導演向人們呈現出一幅因為溫室效應所引發的全球變暖的場景,使得北極地區的冰雪快速融化,海平面持續上漲,使得兩極地區的房屋及人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地球為了回歸平衡,不斷進行自我調節,進而進入了冰河期。暴風雨作為冰河期的使者,首先拜訪了洛杉矶。

狂風暴雪似乎吞沒了新德裡,巨大地冰雹顆粒正在不斷襲擊東京,在短短的一天時間紐約迎來了酷暑和嚴寒,給人們帶來了不盡的災難。冰川不斷融化,使得海水不斷上漲,巨大海浪席卷紐約,自由女神像也在瞬間被淹沒在茫茫海洋中,紐約的整個小鎮都被淹沒在一片汪洋中。在一刹那間,紐約的氣溫迅速下降,使得如海洋般地紐約城又變成了冰世界,這座城市幾乎被冰雪覆寫。人類經過幾千年所創造的世界在大自然的面前竟然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整部影片中由于全球變暖所帶來的這場幾乎毀滅性的氣候災害變化使得整個北半球被冰雪覆寫,北半球的很多國家迫不得已逐漸向南搬遷,在電影畫面中可看到在美國北緯30度以南的群眾都向墨西哥搬遷,由于大面積群眾遷徙,使得美國成為一座空城,文明城市的象征也變得蕩然無存。

美國群眾親眼目睹了這場災難的來臨,也看到了災難給其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在看到這裡後,很多觀衆内心起伏不定,引發強烈的深思,人類在破壞大自然的同時,大自然也在報複人類。導緻這場災難來臨并不應該由一個人負責,而是整個人類。在影片的最後,人們也意識到錯誤,并通過種種方式試圖在補救,以喚醒更多人們對大自然的保護。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二、災難電影《後天》電影語言的藝術表現

(一)叙事語言的藝術表現

電影所創設的空間大都是由一些零散的片段組合起來的,正是通過将這些片段聯結起來才使電影更具創造性。電影片段的聯結并不是雜亂無章,毫無規律可言的,通常是借助電影空間的變換或時間程序加以實作的。就像巴贊曾經講道,影像所表現出的這種多樣化的手法,可以直覺地反應出現實生活,給人們以教育意義的關鍵之處就在于各個片段的組合。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電影導演這一職業,在如今不僅是畫家與戲劇家的競争對手,随着時代不斷發展,最終也會與小說家居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後天》這部影片突出了劇情的沖突與沖突,為觀衆營造出一種緊張氛圍,而所帶來的這種好的效果主要是通過時間地制約及空間封閉性所傳達出來。

在《後天》中,導演向人們展示出來的一些災難性的事件大都是借助有限的時間及封閉的空間來實作的。在影片制作中,一般所常用的是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将不同時空甚至是不同地區發生的事件情節分頭叙述在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中,進而達到災難發生在時間上的等同性。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在這部影片中,最大的沖突就是時間,時間就是生命,在災難來臨的那一刻,每個人要想活下去,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内逃離災難現場,這也給觀衆帶來視覺上的沖擊,使觀衆被電影場面中的情景深深地吸引,為影片中的人物能夠逃離時而釋然,為不能逃脫的人們感到惋惜。

在影片中能夠清晰地看到很多災難的發生地點大都選在高空的飛機上或者海洋中的巨輪上,正是由于這種特有的時空變化使人與災難的沖突更加集中化,帶給觀衆視覺上的強烈沖擊,這也是電影獲得高票房的成功之處。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二)視聽語言的藝術表現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影片,在表述影片主題思想大都是通過影像語言來描述的,換句話來講,影片的主題思想是影像語言所構成的表述對象及所采取的表達方式的共同作用加以實作的。電影在叙述某一故事情節時,不單單隻借助語言去表述,而會通過一些畫面再配以音樂加以渲染,烘托氣氛,使觀衆置身于故事其中,更好地感受影片的獨特魅力。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作為影視藝術的一種類型,災難片來說,借助視聽語言為觀衆呈現出一派氣勢宏大的場面,通過燈光、音樂添加,使得災難電影的畫面感更加強烈。相關學者這樣評價現代電影,将其稱作一場感官的盛宴,《後天》這部影片就是由于這些聲音、色彩的協調,再加之災難規模大,使其成為一場影響力巨大的災難片,受到了很多觀衆的喜愛。

在影片中,影片的色調呈現出富有層次的過渡,如在災難來臨前所呈現出的是一幅蒼白黯淡的雲層,狂風席卷起滿天的塵土,到處都是一片凄涼之感。當災難過後太陽出現了,給大地帶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讓人們也看到了希望。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三)意向語言的藝術表現

《後天》這部災難電影受到了世人的矚目,赢得了較高的票房,被好萊塢創作者所推崇,除了與其獨特的語言描述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外,還與電影意向語言息息相關。這些電影意向不僅是災難電影用以差別其他類型電影的基本特征,而且正是這些意向也滿足了觀衆多樣化的需求。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第二冰河時期,在影片中連續三天的降雨也在一定程度上預示着災難的來臨,在末日帶來之際,人類即便沒有如諾亞時期一般受到洪水的滅頂,但水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冰也讓整個人類受到了嚴重的懲罰。溫度迅速下降,使影片中所呈現出的整個世界成為了一個白雪皚皚的世界,象征着人類文明的标志建築物如自由女神像等也成為了一個冰柱子。

影片的另一個場景則向人們展示了生存,為了活下去,主人公山姆與其隊友燒掉了書籍來取暖,書籍象征着人類的文明,但人類為了活下去會選擇舍棄文明來求得生存。從中也可看出,災難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摧殘,更是心靈上的摧毀,讓人們對自身也産生了一定的質疑。在影片中女主角看到災難來臨時哭喊道,在我生命中存在的每一個人,在此刻都變得毫無意義。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後天》這部影片中所描寫出的洪水從表層來看屬于一種自然災害,但更多的是對未知而産生的恐懼與無助之感。人類不斷重複地強調災害這種事件,其實也是人類膽小害怕,對自身命運無知的恐懼所引發的。

(四)技術語言的藝術表現

一般而言,電影拍攝的角度大都是借助畫面的美感或邀請一些大牌明星助陣,以此來吸引更多觀衆的眼球。近年來,随着科技發展浪潮地不斷推進,電影拍攝的角度也較之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從傳統以故事的叙事作為影片創作的中心逐漸向邊緣退位,從以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吸引觀衆逐漸向以畫面、音效等來打動觀衆。數字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傳播管道的多元化,即便是普通的故事經過一系列加工之後也能呈現出多樣化的表現方式,從這點來看也是數字技術對叙事的一種更為隐性的表現。

災難片的不成熟與電影成像技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尤其是對于一些自然災害現象的描述上,由于傳統的攝像成像模式很難将錄影機放在真實的災難現場進行拍攝,若借助模型的話則有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技術對災難影片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約性。

随着科技不斷進步,新技術、新理念層出不窮,使得電影創作人員可借助模拟的方法真實地再現災難場景,給觀衆營造一個逼真的場面,讓觀衆産生震撼。《後天》這部影片正是借助數字模拟技術、場面排程等多種方式來講述故事,将觀衆的關注點放在了故事場面的宏大與逼真上,而對電影原著本身忽略掉。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影片中,将暴風雨、狂雪等幻化成了一種人類難以戰勝的惡魔,将其呈現在觀衆面前,帶領觀衆走進災難現場,去近距離感受災難所帶給人類的徹底毀滅。盡管觀看完影片後,觀衆對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等已感到有些模糊不清,要說影片所留給觀衆的記憶,動态的場面、描繪出的那場完美的風暴将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這也恰恰就是技術語言的魅力所在。

三、電影語言藝術表現價值的探讨

(一)電影對當代社會的警示和啟示

電影作為一種流行文化藝術形式,是人們了解、思考和表達社會的重要管道之一。電影《後天》作為一部突出災難主題的作品,既有警示作用,也有啟示作用。下面将從幾個方面探讨電影對當代社會的警示和啟示。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1. 氣候變化的警示

電影《後天》揭示了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巨大災難性後果,如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全球氣溫急劇升高等,這些都已經是當今世界所面臨的重要問題。電影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海嘯、暴雨、冰雹等天災之後,生命面臨巨大的威脅,不少人失去了生命和家園。這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引起全人類的高度重視,采取實際行動來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

2. 環境保護的啟示

電影《後天》從海洋生态系統、冰川退縮、城市環境等多個方面展現了環境破壞的嚴重性。特别是在影片中通過鏡頭的運用,讓觀衆親身感受到海洋生态的變化和破壞。提醒人類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人類要珍惜自然資源,妥善處理環境問題,保護人類的家園——地球。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3. 人性的啟示

電影中的人性描寫十分細膩,主人公為了拯救自己的兒子,不惜冒着生命危險穿越極端惡劣的天氣,尋找兒子,展現出了親情的力量。同時,電影中也描繪了人類面對災難時的同舟共濟,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合作、團結等美好品質,啟示人們要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助,共同面對災難。

4. 全球合作的警示

電影中出現的全球性的氣候變化災難,意味着這不僅僅是某一個國家、某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全球範圍的合作,需要各國人民共同努力,合作應對。是以,電影給人們的警示:人類需要攜起手來,共同應對全球性的挑戰。隻有團結一心,全球範圍内的政府和群眾才能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5. 科技進步的啟示

電影中呈現的一系列災難場景,正是基于科技現實的拟定,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有更多的手段來應對自然災害。電影中人們通過高科技裝置擷取了準确的資訊,及時地制訂出應對政策,以最快的速度轉移人群,挽救了大量的生命。

這啟示人們:科技的發展是應對自然災害的重要手段,人類要繼續發展和利用科技手段來應對各種災難,提高人類抵禦災難的能力。

災難電影《後天》中,影片中語言的藝術表現,給人以無限遐想

是以,電影《後天》不僅僅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更是對當代社會的警示和啟示。它從氣候變化、環境保護、人性、全球合作和科技進步等方面發出了警示和啟示,提醒人類要珍惜自然資源,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合作,促進全球範圍内的合作與發展,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