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作者:主創團·筱恬

10歲上大學,13歲讀碩士,16歲讀博,是當時最年輕的碩士生和博士生。

這傳奇的履曆,來自張炘炀,一個曾經轟動全國,被譽為“神童”和“天才”的男孩。

十多年過去,他怎麼樣了?

不久前,張炘炀接受了媒體的采訪。面對鏡頭,他坦言,自己當年讀博後,花了八年時間才畢業,卻在科研上完全失敗。現如今,他無業無房無貸,跟朋友合夥接項目掙錢。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重回公衆視野,以前那個充滿銳氣和鬥志的少年已變成了神情漠然、自甘平庸的男子。而在心态方面,張炘炀的改變尤其明顯。

他開始向現實妥協:“理想多少錢一斤?好吃嗎?”

他樂于躺平擺爛:“混吃等死反而能幸福一輩子。”

他決定心安理得的啃老到底:“我一輩子不工作都可以,靠父母。”

昔日神童的經曆,讓人感慨萬千。他頂着耀眼的光環,生命一度被按下快進鍵,遙遙領先于同齡人;可最終卻泯然衆人,成為了現代版的傷仲永。

在張炘炀身上,有這樣三個教育真相,值得我們家長深思。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真相一:控制不是愛,對孩子隻有傷害

回顧張炘炀的成長路,不難發現這是一個“高開低走”的典型。

從小到大,這個天資聰穎的男孩确實在學習方面表現出了異于常人的潛質。

不到兩歲半的時候,他便已經認識了一千多個漢字,并且學習任何東西接受能力都特别強。

張炘炀的父親發現了這一點,于是果斷讓他五歲時便提早進入了國小;随後,他又不斷跳級,最後用不到兩年的時間讀完了國小階段的所有課程。

上國中後,張炘炀同樣學得遊刃有餘,而他的學習進度也在父母的安排下一再被提速。就這樣,在2005年,年僅10歲的張炘炀參加了聯考,并且以505分的成績考入天津師範工程學院,成為了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

此後,他又相繼攻讀了碩士和博士學位,一度創下史上最年輕研究所學生的紀錄。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然而,再後來他卻仿佛銷聲匿迹了一般。

直到最近,再次出現在公衆面前時,卻已然判若兩人。

明明天賦過人,如若穩紮穩打、用心規劃,将來必成大器;可到頭來,結局卻差強人意,令人惋惜。為什麼會這樣?

采訪中張炘炀說的一句話,或許正藏着問題的答案——“他們(父母)明明什麼都不懂還要指點江山。”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事實上,從小到大,張炘炀的生活就是父母說了算。他們處處掌控着他的任何決定,有這樣兩件事,可以說直接影響了張炘炀人生的走向。

一件是在聯考後。當時,張炘炀曾提出想複讀一年,争取考個重點大學。但父母為了維護“十歲神童”的名号,拒絕了他的請求,讓他直接入學。

另一件是在大三時。張炘炀原本有機會去德國留學,甚至學校都已聯系好。可由于德國規定學生獨自上學需要年滿14歲,是以學校老師勸他再等一年就能夠成行。然而,為了使兒子繼續保持“全國最年輕的碩士研究所學生”的紀錄,父親同樣拒絕了這個建議,堅持讓他隻讀了三年大學就直接考研。

就這樣,在層層控制之下,張炘炀活成了父母的附屬品。他被父母強加夢想于身,處處身不由己,最終在他們自以為是的決策下,磨滅了一身的才華與靈氣。

哲學家弗洛姆曾說:“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于對孩子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隻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作是錯誤的。”

我們總是以“為你好”的名義,處處替孩子做決定。

卻不知,孩子人生的主角始終是他們自己;父母的這份控制絕不是愛,而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真相二:人生是場馬拉松

揠苗助長換不來遙遙領先

張炘炀的故事,不禁讓人想到了另一個“神童”——張易文。

相比前者的天資卓越,後者卻是後天填鴨式教育速成的代表。

張易文的父親信奉超前教育,認為讀書可以速成,花四五年時間突擊完全能夠直接考大學。

是以,張易文從小到大從未接受過任何義務教育,幼稚園隻上了一個月,她就在父親安排下回家自學。

在拼命灌輸下,她用五年時間學完了所謂的高中所有課程,并應父親要求九歲就參加了聯考,年齡還打破了張炘炀的紀錄。

盡管當時風光無限,可張易文的結局卻更加令人唏噓。在第一年聯考名落孫山之後,她在第二年以352分的成績被一所大專院校商丘工學院錄取。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盡管考上了大學,但張易文畢竟年紀太小,心智和閱曆都沒有跟上。在大學校園裡,她性格孤僻,交不到朋友,最終把自己封閉起來,活成了一座孤島。

而在畢業後,13歲的張易文回到父親開辦的私塾當起了助教。

然而沒過多久,這所私塾就因為非法辦學被當地教育局查封了。

沒有工作的她,隻能賦閑在家。

這個可憐的女孩,就這樣成為了父親教育理念的試驗品和犧牲品。急功近利地培養,讓天資平平的她非但沒能一飛沖天,反而浪費了大好的青春,讓人生走了太多彎路。

思想家盧梭有一句至理名言:“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順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領先他人,在競争中脫穎而出。然而,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規律,一味地揠苗助長,隻會将其破壞,最終适得其反。

事實上,成長是一場馬拉松,起跑線上的搶跑并無意義。正如知名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在《大學之路》這本書中的觀點: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笑到最後的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

書中,吳軍老師坦言:“回過頭來看,一些過去比我們讀書更優秀、在起跑線上搶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棄了人生的馬拉松;我們能夠跑得更遠,僅僅是因為我們還在跑,如此而已。”

是以,與其心急火燎地雞娃、讓孩子提前接觸應試教育,不如把眼光放遠,去着眼于孩子一生的發展。

正所謂:“慢”即是“快”。真正好的教育應該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畢竟,能堅持到最後的那個,才是真正的赢家。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真相三:相比分數

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立足社會

看完張炘炀的采訪,其中有一個細節讓人印象尤其深刻。

他的大學老師張躍輝教授在提到這位昔日弟子時,直言他“獨立學習的能力很強,但獨立生活能力很差”。

張教授遺憾地表示:“啥事情都是他父親包辦的。你每天三頓飯都吃不到嘴裡去,你還研究什麼呀。”

确實。在狠抓兒子學習的同時,張炘炀父母卻并沒有在如何培養他的品性習慣、生活技能等方面引起足夠的重視。

而他父親出版的《神奇的學習》一書,全部都是圍繞着學習的長篇大論,卻對怎樣引導孩子做人避而不談。

事實上,教育過程中家長真正要做的關鍵,是培養孩子學習以外的能力,幫他完成社會化。而分數至上,隻盯成績,最終隻會讓我們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曾經的學霸戚柯便是例子。他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聰明伶俐,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他的父母也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在學習上對他嚴格要求,其他方面卻疏于培養。

在他們看來,隻要兒子考上了好大學,就不愁沒有大好前程。是以,戚柯在父母的要求下,生活的重心隻剩下了學習。

而這份努力也确實換來了回報。他以636分的成績考上清華,畢業後進入中科院高能實體研究所,一度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缺乏社會适應能力的危害卻逐漸凸顯出來。由于不擅交際,不懂得團隊協作,生活自理能力又很差,戚柯在職場上屢屢碰壁。不到半年,研究所就與他解除了合約。

後來,戚柯又輾轉找了幾份工作,卻都無法勝任。最終,他不得不辭職回老家當起了啃老族,還因為不得志而患上了抑郁症。

那個16歲讀博的神童,現狀令人唏噓:無業啃老,卡裡剩幾千塊

人際關系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曾說:“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鏟除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

所謂自立,也就是教會孩子如何更好地适應我們所處的大環境,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遊刃有餘地生活下去。

這其實是一種綜合能力,涉及到一個人如何與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相處。它是孩子人生中無比寶貴的财富,是再高的分數都換不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