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加火山爆發緻6萬多次閃電、沖擊波超2萬公裡,會影響氣候麼?

作者:入夢還是如夢

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東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島海底火山于當地時間14日至15日發生了兩次劇烈噴發,引發全球範圍的大氣沖擊波。衛星圖像表明,這場火山噴發釋放出的沖擊波效果猶如投入池塘中的一顆小石子,産生的波紋以驚人的速度向外傳播。

從斐濟、紐西蘭等周邊國家,到遙遠的中國、日本、美國,甚至英國等一萬公裡以外的國家,多個國家的氣象站都記錄到了氣壓的波動。全球的水位監測資料也顯示,這場火山噴發引發了跨海洋的海嘯,影響了幾乎整個太平洋沿岸地區。

東加火山爆發緻6萬多次閃電、沖擊波超2萬公裡,會影響氣候麼?

這次火山噴發的沖擊波力量巨大,傳播至一萬公裡之外的地區,氣壓異常波動。據中國氣象愛好者的消息,這是人類首次在氣象衛星上監測到火山噴發造成的沖擊波。第一次沖擊波橫掃近8000英裡到達新英格蘭州南部,而第二次沖擊波向相反的方向移動,行程超過第一次的兩倍,接近1.7萬英裡,平均速度高達680英裡/小時。

美國史密森尼學會的火山學家珍妮·克裡普納指出,這場火山灰噴發造成了驚人的影響,包括火山閃電和海嘯,給一個孤立的社群帶來了噩夢般的局面。火山灰羽流中的靜電放電強度相當于地球上最猛烈的雷暴的兩倍,在火山首次爆發後僅15分鐘内就産生了6萬多次閃電,相當于每秒近70次閃電。

東加火山爆發緻6萬多次閃電、沖擊波超2萬公裡,會影響氣候麼?

不同于一般的雷暴,這次火山灰羽流能夠穿透對流層頂并進入平流層,釋放大量火山灰、氣體和水蒸氣形成巨大的雲團。衛星圖像顯示,沖擊波從火山灰羽流穿透對流層頂的地方向外"蕩漾",形成漣漪,就像是扔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波紋一樣。世界各地的氣象站監測到了氣壓的波動,包括距離東加約9000公裡的中國香港、距離超過9300公裡的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及距離超過1.7萬公裡的斯洛文尼亞。

在沖擊波迅速回旋的同時,海嘯也随之而來,尤其影響了太平洋沿岸地區。海嘯波穿越廣闊的太平洋,沖向北美西海岸,對美國阿拉斯加州、華盛頓州和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省等多個地區産生了海嘯影響。中國沿海海域也在16日淩晨監測到了海嘯波。

東加火山爆發緻6萬多次閃電、沖擊波超2萬公裡,會影響氣候麼?

火山學家傑基·奧爾巴赫表示,雖然沖擊波不是海嘯的主要原因,但這個相對較小的海底火山島噴發卻能引發如此猛烈的海嘯,顯示出了其驚人的力量。在距離東加大約2400公裡的紐西蘭,多個地區的群眾聽到了火山噴發的巨大轟鳴聲,聲音傳播得非常遙遠。

奧克蘭大學的實體學教授理查德·伊斯特解釋說,火山噴發向大氣注入了巨大的能量,爆炸越大,聲音也就越響亮。他表示,這種聲音像是火山為中心的脈沖,向外擴散。伊斯特說,這種聲音脈沖以每秒三公裡的速度傳播,是以紐西蘭群眾能夠在兩小時前聽到這種聲音,而北島居民比南島居民更早聽到。

東加火山爆發緻6萬多次閃電、沖擊波超2萬公裡,會影響氣候麼?

火山噴發可能在源頭産生音爆,但當壓力波到達紐西蘭時,已經變成了普通的聲音。曆史上,大型火山爆發通常讓人們在很遠的地方看到并聽到,如1883年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和1886年紐西蘭的塔拉維拉火山爆發。

除了火山噴發直接的影響外,一些人還猜測火山可能對地球的氣候産生影響。火山爆發通常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氣溶膠,如果數量足夠多,可能導緻地球降溫,扼殺拉尼娜模式。然而,一些專家認為,此次火山噴發釋放的規模相對較小,不足以産生顯著的氣

東加火山爆發緻6萬多次閃電、沖擊波超2萬公裡,會影響氣候麼?

候影響。密歇根理工大學的教授西蒙·卡恩指出,目前看來,這次火山噴發釋放的二氧化硫規模似乎不足以引起極端的氣候變化。通常情況下,需要釋放5到10倍的二氧化硫濃度才能開始對氣候産生可測量的影響。而羅格斯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艾倫·羅伯克表示,為了實作地球降溫,需要釋放巨大數量的二氧化硫,至少達到100萬噸甚至更多。

根據衛星測量,此次火山噴發釋放的二氧化硫約為40萬噸,可能僅對氣候産生很小的影響,相當于大約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噴發的1/50,或者平均降溫約0.01攝氏度。

盡管對氣候影響持謹慎态度,但專家們強調,需要繼續監測火山噴發并收集相關資料。火山學家克裡普納表示,現在最大的未知因素是關于東加人民的情況。這次火山噴發可能對這個國家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但目前仍無法确定噴發是否已經結束。

東加是一個隻有10萬人口的島國,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首都努庫阿洛法。據報道,由于火山噴發導緻海底通信線路損壞,東加目前被與世隔絕。通信企業表示,恢複東加的對外通信可能需要長達兩周的時間。盡管部分地區的火山灰已經沉降,但仍有大量火山灰懸浮在空中,甚至飄到了澳洲。

這次火山噴發引發的全球性影響提醒我們,自然界的力量是不可預測的。雖然科學家們可以監測和研究火山活動,但火山的突發事件仍然會對人類社會造成重大的影響。是以,對于自然災害的預防和應對仍然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來減少其潛在的危害。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地球的自然環境,并緻力于保護和維護生态平衡,以減少災害事件對人類的影響。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