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郎酒十年沖擊千億,底氣何在?

作者:壹DU财經
郎酒十年沖擊千億,底氣何在?

9月8日,在第三屆郎酒莊園會員節上,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對外公布了《百年郎酒》總綱領。

這份總綱領提到,到2025年實作300億元以上銷售收入,青花郎、紅花郎兩個單品收入破百億元;到2030年實作銷售收入700億元至1000億元,青花郎、紅花郎收入分别超200億元。同時,計劃2024年至2033年實施“351工程”,即年收入分布達到300億、500億、1000億。

郎酒十年沖擊千億,底氣何在?

一石激起千層浪,“郎酒憑什麼在十年後站上千億?”“對标飛天,茅台迎來最強對手”“千億郎酒征戰‘世界十大名酒’的底氣在哪裡?”

要知道,目前市場上的酒企進入千億俱樂部的并不多,即使被稱為“硬通貨”的茅台也隻是在去年才達到這一标準。

那麼,郎酒因何放出如此狠話?

01 産品開路,打響品質之戰

郎酒産自于四川省古蔺(lin)縣二郎灘鎮,位于赤水河中流,川黔交界之處,具有得天獨厚的釀酒自然條件。

作為中國白酒的“母親河”,赤水河孕育了數十種名酒。其中,郎酒與茅台隔河相望,處于赤水河最精華所在,也是以被并稱為“赤水河畔姊妹花”。

那麼赤水河又因何能成為中國白酒的母親河呢?

首先是赤水流域的濕熱氣候,河谷中常年高溫、潮濕,是醞釀美酒的天然酒窖。“四高兩長”是醬酒的工藝特征,氣候越是濕熱,釀造出的醬酒越是醇香。

其次是當地種植的特産米紅粱,米紅粱是糯高粱的一種,出自赤水流域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這種作物不适合人體消化,卻被郎酒、茅台奉為極品原料。隻有這種皮厚、扁圓、結實的農作物,才能承受頂級醬酒的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反複工藝。

赤水流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良好的滲透性。河水經過土層能夠溶解其中的有益成分,留下礦物質,并濾出純淨甘冽、清甜可口的甘泉水。

郎酒始于1903年,從“絮志酒廠”“惠川糟房”到“集義糟房”的“回沙郎酒”,至今已有100多年曆史。然而郎酒的發展并不順利,起初郎酒未能适應市場經濟大潮,逐漸淡出公衆視野。

直到2001年汪俊林的加入才使得郎酒起死回生、扭虧為盈。此後,汪俊林一手提品質、擴産能,一手做品牌、拓市場,十年時間讓郎酒邁入百億俱樂部,也回到了本該屬于它的白酒第一陣營。

時至今日,郎酒已經能達到6萬噸優質年産能、18萬噸儲能,預計到2030年,郎酒目标年産10萬噸,儲酒過50萬噸。

那麼,汪俊林是如何做到讓郎酒在短短二十年間就突破200億大關,并放出在十年後突破千億的狠話?這主要歸功于汪俊林推崇的極緻産品主義。

郎酒十年沖擊千億,底氣何在?

為将自然禀賦發揮到極緻,郎酒恪守天時。一年之中,選取端午作為制作酒曲的節點,讓優質小麥在氣候、溫度、微生物等的共同作用下,經曆數月的質變,練就優質醬酒的好筋骨。

具體而言,端午制曲隻是養成一瓶醬香好酒的開端。此後,還要經過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等嚴格依照古法和天時進行的生産工序,初生原酒才能誕生,這個過程,叫做“生在赤水河”。

在下一個階段,原酒乘着管道來到天寶峰上,在十裡香廣場上的4萬隻陶壇中接受風雨的洗禮,消除醛類、減輕新酒刺激感,在千憶回香谷的88個巨型儲酒罐中排除雜質、醇化生香,所謂“長在天寶峰”。

原酒褪去“頑劣”,随後就被送入金樽堡的萬隻陶壇中靜養,好比入關修煉,其品質也将在釀酒師的品鑒監控、科技勾調中,更趨醇熟,所謂“養在陶壇庫”。

最後,養好的基酒來到世界最大天然儲酒溶洞天寶洞,在恒溫恒濕環境中,與400多種微生物的長期反應,在時間的積澱中養成陳年佳釀的極緻風味,此謂“藏在天寶洞”。

這便是郎酒獨特的“生、長、養、藏”四大工藝。同時,汪俊林很早就定下“軍令”——基酒存不滿7年不得出售。也就是說,加上制曲釀造的1年,每一輪“生長養藏”的全生命周期至少要花上8年光陰。

而為了嚴格執行這一鐵律,郎酒甚至為每壇基酒都比對了唯一“電子身份證”,買家和參觀者可随時查驗年份。

可見,不管是對古法、時令的遵循,還是每一個環節中的耐心、細緻,都表明了郎酒對品質的極緻追求。

“是對消費者的鄭重承諾,更是對産品品質的剛性限制。”2022年3月28日,中國赤水河左岸郎酒莊園,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正式釋出了醞釀多時的《郎酒醬香産品企業内控準則》。

規範了釀制、儲存、篩選、勾調、出廠的每一個環節。

這是醬酒乃至白酒行業首個來自企業的“産品家法”。準則的核心是:提質,甚至為了提質去控銷。

“這是我們的自我限制,目的是確定郎酒的品質。”談到《準則》的出台是否與目前的行業亂象有關,汪俊林首先強調的是,為了郎酒更好地做出更高品質的醬酒,但也不忘委婉地提醒:醬香熱是好事,但若短期投機盛行,不顧品質去賺快錢,最終會傷害行業。

他表示,自己接手郎酒20年來,對品質有了更深的了解——隻有極緻品質,才是郎酒做強、做長、做大的唯一道路。這些年來,汪俊林最最重視的,也是更新郎酒的品質。

郎酒十年沖擊千億,底氣何在?

在追求品質的道路上,郎酒從未停止過努力。正如汪俊林所言,“極緻三品戰略是公司所有戰略的統領。品質又是三品中的核心。”郎酒所有願景、戰略都寄托在産品品質上,郎酒堅持“極緻三品”,走品質、品牌、品味之路,堅決執行價值競争戰略。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生、長、養、藏”釀酒體系,郎酒還在釀造方式上進行了創新,在技術上提出了‘古法釀造、現代裝置、智慧生産’,用了很多新的技術,用于監測窖池溫度、酒體酸堿度等,大量引用新的技術監控傳統工藝,将後者标準化,将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以期使郎酒品質達到質的飛躍。

02 數字化營銷策應,與消費者強連接配接

提到高端白酒,消費者第一反應是茅台。

但事實上,郎酒的口感絲毫不遜色于茅台。同樣的産地、同樣的自然條件使得郎酒的品質與茅台不相上下,也正因如此,郎酒在消費者層面的回報也不錯。

汪俊林極緻産品主義的主張下,他提出建設郎酒莊園計劃,不斷擴産、擴儲。

十多年來,以郎酒莊園為依托,郎酒建成了6萬噸優質醬酒的年産能,以及18萬噸的醬酒儲量。到2030年,預計将實作年産10萬噸、儲酒50萬噸。通過擴産、擴儲,結合慢銷售,可以争取更長的儲藏時間,讓酒的品質更接近極緻。

在各路白酒都瘋狂擴産、銷量為王的潮流下,郎酒選擇與茅台一樣,選擇做品牌,走品質之路。

伴随着郎酒的力推,以莊園醬酒獨具特色的青花郎,如今已是飛天茅台之外的第二大高端醬香酒。

另一方面,郎酒也在營銷次元創新。尤其網際網路的發展,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使得創新營銷模式顯得十分必要。

基于此,郎酒的營銷模式已從管道驅動轉變為品質驅動,其底層邏輯就是當郎酒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管道網絡布局與高價值品牌塑造,那麼管道的推介驅動就要讓位于消費者選擇驅動。

特别是高端品牌更需要平衡品牌稀缺性與産品規模之間的關系,這一點在青花郎與紅花郎身上展現的淋漓盡緻。在青花郎越走越高的情況下,紅花郎自然承擔其了擴充企業體量的戰略作用。

與此同時,郎酒還制定了一項新傳統,未來将在每年重陽下沙之際,公布“當年儲量”“次年産量”“次年市場計劃投放量”三項資料,全方面透明化,通過全社會的監督,進一步守住品質。

得益于這份精确、透明的公示系統,青花郎和紅花郎也進一步收獲了衆多消費者的信任。

同時,郎酒也是行業内唯一一個與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合作4年的名酒企業——自2019年首次與網際網路大會牽手後,2020年,郎酒又進一步提出烏鎮主張,以數字賦能極緻品質,将郎酒打造得更潮更酷更時尚。

2021年,郎酒烏鎮路徑脈絡明晰,全面數字賦能郎酒“品質、品牌、品味”三品戰略和消費者追求、長期追求,并與網際網路大會續寫緣分,簽下三年之約。

2022年,郎酒股份副董事長汪博炜更是提出“烏鎮實踐”,數字賦能從生産到使用者全鍊路,積極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思考審視産品、使用者、市場、品牌等商業生态。

郎酒不僅利用數字科技重新定義了好酒,同時,還重構了酒企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比如郎酒PLUS。

具體而言,它是郎酒立足于各條産品線定位,建構起的包括“郎酒莊園會員中心”“郎牌特曲菁英荟”“小郎酒Club”“郎酒官方旗艦店”在内的數字化矩陣。

消費者除了在以上平台能夠享受到專屬福利外,隻要掃描指定産品内碼,就能成為郎酒PLUS的一員,并獲得相應的“郎酒滴”積分。

通過這一平台,郎酒與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實作高效連結,線上線下打通,開展各式各樣的互動活動,以更全面、詳實、生動的形式,把郎酒的故事和追求講述給廣大使用者。

資料顯示,郎酒PLUS上線兩年來,累計使用者已超1667萬,發放郎酒滴達到31.9億,兌換禮品更是多達91.4萬份。

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唯有在網際網路時代,企業與使用者之間的高效觸達以及個性化關懷,才能變成現實。

03 結語:

在低谷中布局,在繁榮期收獲,正是偉大企業成就偉大戰略的道路。2023年春節、五一、端午及618等關鍵銷售節點上,很多商戶都隻有零星訂單,以至于白酒經銷商直言“非常痛苦”。

在這個行業低谷中,郎酒率先提出千億目标和百年戰略,展現了穿越行業低谷期的勇氣和底氣,也給整個白酒市場以信心提振。

圖檔來源于公開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