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諺語有雲:“唇動是非,行事不堅。”
此言指出年幼者、嬰孩常言不慎,導緻在處理事務時輕率妄為,最終常将局勢弄得一團糟。
順帶而論,年輕人閱曆不足,往往輕信口舌,徒惹是非波瀾。
學說話三載,終生學沉默。這不僅是智慧,更是處世之見識。
及至五旬之年,子女亦即步入社會之初,因而更需以身作則,審度己言。
将子女事端透露于人前,禍患将至。
01
子女參加考試,稍有暴露,恐遭人妒忌。
社會上有一詞曰“求職成”。
取得研究所學生、公務員、事業編制、國有企業職位等,象征已“求職成”,餘生可自持其立。此為衆多年輕人的就業取向。
考試實屬艱難,須曆經層層試練,臨千難萬難。
我們不得不直面現實,子女如若考試落榜,旁人嘲笑揶揄,言:“甯願外出打拼,不願窩居家中無所作為”;假使子女跻身,旁人則嫉妒而言:“祝賀”。
考試過程,不免筆試、面試、體檢、政審、公示等步驟,環環相扣,絕不可有絲毫馬虎。
瞥見如此繁瑣程式,又涉及人性複雜,即可悟出,切勿言“我家孩子考得何等”,免得塵埃落定。即便得其職,亦當守口如瓶,終有後續事務待做。
尤其可怖者,或有人用盡手段,找上門來,讓子女的考試遇上形形色色阻礙。
自以為“品行端正,不懼诽謗”,殊不知遭惡人盯上,擾攘不清,終究無善終。萬一某些步驟确有疏漏,那真是自食苦果。
網絡上有一案例。四川一女大學生,與閨蜜同赴研究所學生考試。
考試結束後,女大學生成績不俗,而閨蜜竟落榜。兩人交談間,女大學生言:“考完鈴響,還有一題沒寫完,硬着頭皮寫了上去。”
一言,為閨蜜所捉,遂積攢相關資訊,舉報于考試院,導緻女大學生成績廢棄。
記住,品行正直仍應防惡人纏。
對于考試等話題,不宜大人揭示,子女亦當心照,他人提及,宜以微笑回應,适時轉換話題,或保持沉默,與之保持一定距離。
02
子女初嘗戀愛,稍有外洩,可能遭人中傷。
昔日以為,佳女無憂嫁,佳男無愁婚。
今朝,佳女亦愁嫁,佳男亦難婚。世間,齡屬稍長而未婚女子、男子數不勝數。愛情年少者,離合亦為尋常事。
一旦子女獲得夫妻,父母立刻得意洋洋,恨不能使諸人皆知。
然,子女方剛踏入社會,事事得意,須更穩定立足。
找到了愛侶,父母即刻聲揚,使四鄰八舍、親戚友人前來評述,拷問此愛侶為何所在。
看似美事,一旦為人議論紛紛,禍患将至。
我的表弟小黃,三十二歲,經同窗撮合,攜手小麗。
小黃之母,懷歡愉,滿鄉傳播喜糖,以表兒子不至單身。
越過數日,小麗開始嫌棄小黃,心懷分手之念。
原來,小麗之一表姑,嫁至小黃居住之村,且表姑與小黃母親發生不和,争奪一塊空地。
小麗之表姑傳達資訊于小麗父母:“此小黃,大學畢業,久無安穩工作;人極内向,相親數次,無姑娘樂意。深思之,衆人皆棄之,非無緣由。将來小黃,生計艱難,觀其來日不可知……”
俗話稱:“未審前行勿言耀。”
找到愛侶,僅是愛情之始,非必能步入婚姻。
作為父母,應心懷期待,與“準親家”交心,促成婚姻。對外,宜避免鋪張揚厲,
避免招緻諸多不祥之人、結仇之人。
03
子女的薪水和工作情況,稍有誇大,或影響子女的發展。
母親期待子才光大,父願子光宗耀祖。
及至子女有所成就,父母或洋洋自得,渴望家庭乃至世人皆知曉。
但子女方初入職場,事業發展未蔔,穩住步伐更顯要緊。
考上公務員,還須度實習期。當然,其他企業亦有實習期,績效評估極為關鍵。
子女在職場實習階段,受人嫉妒或陷于糾紛,皆為危險之舉。
即便子女職業穩定,也宜保持謹言慎行,莫道,終身穩如泰山。職場坎坷不斷,變數無限。
姑母之子小祝,在深圳一公司擔任秘書,對公司營運、經理交際頗有了解。是以,小祝回鄉,論述衆多公司話題。
姑母一開學,即在親戚群中炫耀小祝之工作情況,更言小祝已為公司中層。
越過數日,叔叔之子自東莞至深圳,尋訪小祝,欲求一份職位。
小祝百般難以,拒絕協助求職。
叔叔在親戚群中,言辭暧昧:“小祝算個什麼?連一份職位都無法協助……”
協助親友,非不可。然有無協助能力,乃另一議。
倘若親友借錢相求,縱有财富,亦不必輕許。不妨不透露任何,我之存款多寡。
炫耀源于心虛,所炫耀者,往往容易失之。父母,當謙虛為要。
04
孔子言:“不責天,不怨人。未能通曉,自問焉耳。”
遇禍之際,切勿責怪上蒼,切勿怪罪他人,當自反己錯。
限制妥善言辭,言行慎獨,使他人無從得知你的底細,也減少了他們傷害你的機會。
慎守言辭,修身養性,既是對己之磨煉,也是對子女之最大關懷。
無論何時,厘清家内和家外,學會偷樂,默默快活。
人生五旬,始續為子女護航,為父母之責也。
作者:布衣粗食。
留意于我的文字,沁入你的内心。
圖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