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博光:“黃金雙節”将至,持币還是持股過節?

楊博光:“黃金雙節”将至,持币還是持股過節?

楊博光:“黃金雙節”将至,持币還是持股過節?

熱點:上周美股标普500加速下行,上證指數最後交易日加速反彈,恰逢中秋國慶“黃金節”将至,是否市場就此一路向上?投資者應該持币還得持股過節?

解讀:

    上周五上證指數加速反彈,未來市場的延續性應圍繞經濟基本面波動。從經濟基本面,在央行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後,上周逆回購淨投放5520億元,隔夜逆回購利率從2%回落至1.7%,說明流動性寬松,寬松貨币政策支撐經濟增長。8月經濟資料迎來改善,其中社零同比增速上行,消費需求改善,工業增加值擴張顯示工業生産加快,内需動能正帶動生産同步發展。新增專項債發行接近尾聲,落地項目支撐基建投資需求延續高增速。人民币匯率方面,面對強美元周期,CFETS人民币匯率指數不降反升,相對非美貨币升值,彰顯人民币的韌性。同時二季度貨币政策報告、全球外彙市場自律機制專題會上提出“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意味着央行積極維穩人民币彙價。是以,從經濟的大周期角度思考,政策不斷“托底”,經濟基本面穩步回升,将提升中國資産的價值。同時人民币匯率波動率穩定,有望引導外資淨流入。

楊博光:“黃金雙節”将至,持币還是持股過節?

資料來源:Wind

是以,從中長期的角度,人民币資産價值随着經濟基本面的逐漸修複同步提升,估值較低增加配置成本效益。在面對目前中外經濟周期錯位,未來内部寬松、外部經濟放緩甚至衰退,更是中外資産對比後,展現人民币資産較優的配置意義。如此一來,投資者在面對市場短期波動時,除了聚焦中長期經濟周期的循環與資産價格修正的共振之外,情緒穩定、檢視持倉、保持靈活,将是此時投資的不二法門。

熱點:面對國際油價價格中樞回升,俄羅斯對汽油和柴油出口實施臨時禁令,結合全球煉油廠格局的演變,中國煉油廠是否迎來投資機遇?

解讀:

    繼俄羅斯與沙特原油減産後,俄羅斯對汽油柴油出口實行臨時禁令。由于柴油用途為農業、航運貿易等多領域,俄羅斯南部農業生産受燃油價格波動較大,柴油價格上升對農業價格與收成産生影響,成為俄羅斯通脹的潛在擾動因素。作為全球柴油的主要供應國,柴油出口達到每日百萬桶,在柴油供給減少,将推升外部柴油價格。更重要的是,将帶動其他地區柴油的産能替代。

就全球煉油産能,目前煉油産能逐漸從歐美向亞太地區轉移。1980年以來全球新增煉能主要源于亞太地區,且在過去十年亞太地區煉能占比上升10%。尤其2000年至2021年,美國、歐洲、中國三地煉能占比分别變化-2%、-8%、+10%。由于歐洲、美國對脫碳因素的影響,或加快對可再生能源的布局,而傳統能源的煉油廠投資意願不強,産能擴張有限。相較而言,中國今年以來原油進口數量同比增速中樞擡升,煉油廠産能持續增長,疊加第三批成品油出口配合環比上漲33%,中國煉油産能優勢有望推動成品油出口,油運或成為研究範疇。

楊博光:“黃金雙節”将至,持币還是持股過節?

資料來源:Wind

總的來說,俄羅斯為滿足國内燃油需求實行臨時禁令,預示經濟向好來臨。全球柴油供給收縮有望帶動其他成品油出口國的産能替代效應,尤其是中國煉油産能全球比重逐年擡升,産能優勢與出口政策配合,有望成品油出口發展,助力成品油海運價格走漲。此外,ICE柴油與WTI原油價差走廓,煉油廠收入與成本空間拉大,利潤與EPS共振效應值得投資者關注。

熱點:日本央行利率維持不變,但美元兌日元逐漸逼近去年高位水準,8月日本CPI表現超預期,日央行未來将如何應對?貨币政策将如何演繹?

解讀:

    9月央行利率維持負利率,繼續以寬松姿态推動經濟。從通脹來看,8月日本CPI同比增速為3.3%,處于曆史平均水準之上,其中食品項目與汽油價格為主要驅動因素。加工食品、點心等價格上漲,帶動食品類價格指數同比漲8.6%。汽油價格由于日本政府減少石油零售商補貼,疊加外部油價上行,汽油價格同比上漲7.5%。日本作為資源稀缺國,在9月WTI原油相比8月漲幅達7%,疊加日元兌美元貶值1.88%,原材料價格走漲易向内部輸入,潛在提升能源相關項目價格。

    此外,剔除能源與生鮮食品之後,通脹增速保持4.3%,反映内部需求強勁。展望未來,從産出缺口,根據日本央行資料顯示,從2020Q2至2023Q1産出缺口逐漸回升為-0.34%,實際産出與潛在産出逐漸收斂,反映社會總需求正在不斷改善,經濟修複的動能仍存。值得注意的是,勞動投入缺口轉正,實際使用勞動力數量已大于計劃使用勞動力數量,說明經濟向好已帶動勞動力需求,疊加日本失業率較低,勞動力市場趨向緊平衡。面對實際工資增速連續16個月為負,未來勞動者議薪需求增強。從7月商品零售同比增速走高,薪酬與通脹的螺旋效應升溫,剔除能源的核心CPI指數存在上升可能。

楊博光:“黃金雙節”将至,持币還是持股過節?

資料來源:日本央行官網

    是以,盡管此次日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在弱匯率與強大宗商品帶動的輸入性通脹,以及日本國内産出缺口修複,薪酬增速與内部通脹的螺旋效應升溫,日本通脹壓力将上行。若是應對弱日元與通脹,日本央行的貨币政策遲早将轉向。試想,日本央行在QE期間大量購買日債釋放流動性,若是利率政策轉向,受影響的日債價格将使得日央行資産負債表虧損。就市場而言,面對轉向預期升溫,日債收益率同步走高,短期續貶的日元後期,由貶轉升發生之際,将成為全球流動性的下一處焦點。

熱點:9月英國央行與美聯儲宣布暫停加息,但美聯儲分别上調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與2024年聯邦基金利率水準,其中暗含了什麼信号?這将如何影響後續的投資思路?

解讀:

    9月FOMC會議暫停加息符合預期,點陣圖上2023年聯邦基金利率水準為5.6%,經濟預測大幅上調2023年經濟增速至2.1%,說明經濟需求韌性将支撐美聯儲繼續加息。美國核心通脹延續回落、就業趨向于供需平衡,貨币政策的抑制作用不斷展現。尤其在CRB商品價格指數攀升至2022年11月水準,8月下遊零售銷售同比增速較7月上行,下遊需求韌性利于原材料價格向下傳遞,通脹回落速率将放緩,緊縮時間将延長。此外,從鮑威爾未提及降息内容,且上調2024年聯邦基金利率50bp,意味着2024年降息的時間延後與幅度縮小,傳遞緊縮周期未結束,防止市場預期的轉變推動經濟動能的攀升,不利于通脹回落2%的目标水準。展現出FOMC會議傳遞鷹派信号,抗通脹、高利率、強美元的維持時間将同步延長。

    商品價格回升與強美元對非資源型經濟體影響擴大。以南韓為例,面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擡升與弱韓元共同作用,進口成本與輸入性通脹壓力升溫,8月南韓CPI商品同比增速較上月大幅上升2.66%,南韓商品再通脹風險增加。但今年以來南韓出口同比維持負增長,外需疲軟與經濟壓力仍存,未來重新加息的可能性較低,後續将維持3.5%基準利率水準。

    是以,從英國、加拿大、美聯儲紛紛宣布暫停加息,但FOMC會議延續傳遞鷹派信号,高利率與強美元環境的持續性。大宗商品走漲,非資源經濟體商品再通脹存在上升與經濟壓力,意味着全球利率水準逐漸從“利率更高”邁向“時間更長”。此時,配上美債收益率倒挂加速修複,長端在10年期無風險收益率上行,将帶給美股成長型資産的壓力,需留意。

本文僅記載楊博光(執業證号:S0340619060008)的觀點與心得,不代表所任職機構的立場,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所釋出的觀點和陳述不構成對任何人或任何組織的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楊博光:“黃金雙節”将至,持币還是持股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