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博光:“黄金双节”将至,持币还是持股过节?

杨博光:“黄金双节”将至,持币还是持股过节?

杨博光:“黄金双节”将至,持币还是持股过节?

热点:上周美股标普500加速下行,上证指数最后交易日加速反弹,恰逢中秋国庆“黄金节”将至,是否市场就此一路向上?投资者应该持币还得持股过节?

解读:

    上周五上证指数加速反弹,未来市场的延续性应围绕经济基本面波动。从经济基本面,在央行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后,上周逆回购净投放5520亿元,隔夜逆回购利率从2%回落至1.7%,说明流动性宽松,宽松货币政策支撑经济增长。8月经济数据迎来改善,其中社零同比增速上行,消费需求改善,工业增加值扩张显示工业生产加快,内需动能正带动生产同步发展。新增专项债发行接近尾声,落地项目支撑基建投资需求延续高增速。人民币汇率方面,面对强美元周期,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不降反升,相对非美货币升值,彰显人民币的韧性。同时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全球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上提出“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意味着央行积极维稳人民币汇价。因此,从经济的大周期角度思考,政策不断“托底”,经济基本面稳步回升,将提升中国资产的价值。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稳定,有望引导外资净流入。

杨博光:“黄金双节”将至,持币还是持股过节?

数据来源:Wind

所以,从中长期的角度,人民币资产价值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步修复同步提升,估值较低增加配置性价比。在面对当前中外经济周期错位,未来内部宽松、外部经济放缓甚至衰退,更是中外资产对比后,体现人民币资产较优的配置意义。如此一来,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短期波动时,除了聚焦中长期经济周期的循环与资产价格修正的共振之外,情绪稳定、检视持仓、保持灵活,将是此时投资的不二法门。

热点:面对国际油价价格中枢回升,俄罗斯对汽油和柴油出口实施临时禁令,结合全球炼油厂格局的演变,中国炼油厂是否迎来投资机遇?

解读:

    继俄罗斯与沙特原油减产后,俄罗斯对汽油柴油出口实行临时禁令。由于柴油用途为农业、航运贸易等多领域,俄罗斯南部农业生产受燃油价格波动较大,柴油价格上升对农业价格与收成产生影响,成为俄罗斯通胀的潜在扰动因素。作为全球柴油的主要供应国,柴油出口达到每日百万桶,在柴油供给减少,将推升外部柴油价格。更重要的是,将带动其他地区柴油的产能替代。

就全球炼油产能,当前炼油产能逐步从欧美向亚太地区转移。1980年以来全球新增炼能主要源于亚太地区,且在过去十年亚太地区炼能占比上升10%。尤其2000年至2021年,美国、欧洲、中国三地炼能占比分别变化-2%、-8%、+10%。由于欧洲、美国对脱碳因素的影响,或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布局,而传统能源的炼油厂投资意愿不强,产能扩张有限。相较而言,中国今年以来原油进口数量同比增速中枢抬升,炼油厂产能持续增长,叠加第三批成品油出口配合环比上涨33%,中国炼油产能优势有望推动成品油出口,油运或成为研究范畴。

杨博光:“黄金双节”将至,持币还是持股过节?

数据来源:Wind

总的来说,俄罗斯为满足国内燃油需求实行临时禁令,预示经济向好来临。全球柴油供给收缩有望带动其他成品油出口国的产能替代效应,尤其是中国炼油产能全球比重逐年抬升,产能优势与出口政策配合,有望成品油出口发展,助力成品油海运价格走涨。此外,ICE柴油与WTI原油价差走廓,炼油厂收入与成本空间拉大,利润与EPS共振效应值得投资者关注。

热点:日本央行利率维持不变,但美元兑日元逐步逼近去年高位水平,8月日本CPI表现超预期,日央行未来将如何应对?货币政策将如何演绎?

解读:

    9月央行利率维持负利率,继续以宽松姿态推动经济。从通胀来看,8月日本CPI同比增速为3.3%,处于历史平均水平之上,其中食品项目与汽油价格为主要驱动因素。加工食品、点心等价格上涨,带动食品类价格指数同比涨8.6%。汽油价格由于日本政府减少石油零售商补贴,叠加外部油价上行,汽油价格同比上涨7.5%。日本作为资源稀缺国,在9月WTI原油相比8月涨幅达7%,叠加日元兑美元贬值1.88%,原材料价格走涨易向内部输入,潜在提升能源相关项目价格。

    此外,剔除能源与生鲜食品之后,通胀增速保持4.3%,反映内部需求强劲。展望未来,从产出缺口,根据日本央行数据显示,从2020Q2至2023Q1产出缺口逐步回升为-0.34%,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逐步收敛,反映社会总需求正在不断改善,经济修复的动能仍存。值得注意的是,劳动投入缺口转正,实际使用劳动力数量已大于计划使用劳动力数量,说明经济向好已带动劳动力需求,叠加日本失业率较低,劳动力市场趋向紧平衡。面对实际工资增速连续16个月为负,未来劳动者议薪需求增强。从7月商品零售同比增速走高,薪酬与通胀的螺旋效应升温,剔除能源的核心CPI指数存在上升可能。

杨博光:“黄金双节”将至,持币还是持股过节?

数据来源:日本央行官网

    所以,尽管此次日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在弱汇率与强大宗商品带动的输入性通胀,以及日本国内产出缺口修复,薪酬增速与内部通胀的螺旋效应升温,日本通胀压力将上行。若是应对弱日元与通胀,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迟早将转向。试想,日本央行在QE期间大量购买日债释放流动性,若是利率政策转向,受影响的日债价格将使得日央行资产负债表亏损。就市场而言,面对转向预期升温,日债收益率同步走高,短期续贬的日元后期,由贬转升发生之际,将成为全球流动性的下一处焦点。

热点:9月英国央行与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但美联储分别上调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与2024年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其中暗含了什么信号?这将如何影响后续的投资思路?

解读:

    9月FOMC会议暂停加息符合预期,点阵图上2023年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为5.6%,经济预测大幅上调2023年经济增速至2.1%,说明经济需求韧性将支撑美联储继续加息。美国核心通胀延续回落、就业趋向于供需平衡,货币政策的抑制作用不断体现。尤其在CRB商品价格指数攀升至2022年11月水平,8月下游零售销售同比增速较7月上行,下游需求韧性利于原材料价格向下传递,通胀回落速率将放缓,紧缩时间将延长。此外,从鲍威尔未提及降息内容,且上调2024年联邦基金利率50bp,意味着2024年降息的时间延后与幅度缩小,传递紧缩周期未结束,防止市场预期的转变推动经济动能的攀升,不利于通胀回落2%的目标水平。体现出FOMC会议传递鹰派信号,抗通胀、高利率、强美元的维持时间将同步延长。

    商品价格回升与强美元对非资源型经济体影响扩大。以韩国为例,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抬升与弱韩元共同作用,进口成本与输入性通胀压力升温,8月韩国CPI商品同比增速较上月大幅上升2.66%,韩国商品再通胀风险增加。但今年以来韩国出口同比维持负增长,外需疲软与经济压力仍存,未来重新加息的可能性较低,后续将维持3.5%基准利率水平。

    所以,从英国、加拿大、美联储纷纷宣布暂停加息,但FOMC会议延续传递鹰派信号,高利率与强美元环境的持续性。大宗商品走涨,非资源经济体商品再通胀存在上升与经济压力,意味着全球利率水平逐步从“利率更高”迈向“时间更长”。此时,配上美债收益率倒挂加速修复,长端在10年期无风险收益率上行,将带给美股成长型资产的压力,需留意。

本文仅记载杨博光(执业证号:S0340619060008)的观点与心得,不代表所任职机构的立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所发布的观点和陈述不构成对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杨博光:“黄金双节”将至,持币还是持股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