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第三次納卡沖突24小時就告結束,左右逢源不斷擁抱美俄大腿的亞美尼亞,沒有等到預想中的大國出手,最後隻能把納卡共和國給賣了。9月20日在俄羅斯的斡旋下,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達成停火協定,亞美尼亞駐納卡武裝部隊被迫交出所有武器、解散并撤出納卡地區,相當于無條件投降完全喪失鬥志。
這一消息傳出之後,亞美尼亞人簡直要氣瘋了,不去找阿塞拜疆報仇反而殺向俄羅斯大使館。大量人群在大使館門口抗議,甚至還有人當衆把自己的俄羅斯護照撕成碎片,以示抗議決心要和俄羅斯對幹到底。那麼前後持續了30年的納卡問題,每次大家都奈何不了對方,為什麼這次亞美尼亞會敗的這麼快?
抗議人群
撕毀護照
納卡問題源自蘇聯時代,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時期給予他們充分自治權。随着蘇聯解體,納卡當地群眾覺得應該回歸亞美尼亞,但阿塞拜疆覺得從地理上看就是自己地盤。随着各加盟共和國在領土和遺産問題上互有争端,用感情擺不平的事那就用拳頭來解決,剛分家還沒緩過來的阿塞拜疆不敵亞美尼亞,1994年第一次納卡戰争在俄羅斯調解下暫時停火。
不過阿塞拜疆擁有充足的油氣資源,在埋頭苦幹了約20年後,經濟軍事上都得到巨大提升。同時也加強了和土耳其的關系,為了一雪前恥,2020年阿塞拜疆發動第二次納卡戰争,憑借絕對實力一舉收複全部的失地。當時正值無人機大行其道,土耳其提供的TB-2無人機将亞美尼亞軍隊摁在地上打,雖然在俄羅斯介入後再一次開啟停火,但阿亞雙方實力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如果再來一次對決阿塞拜疆優勢将是壓倒性的。
TB-2無人機
無人機壓制
無人機壓制
反觀亞美尼亞,這麼多年過去并沒有把經濟和軍事搞起來,當年在獨立後加入俄羅斯倡導的“集安組織”。但該組織在納卡沖突中并沒有幫助亞美尼亞,顯然引起亞美尼亞方面的嚴重不滿,是以在第二次納卡沖突爆發之前,亞美尼亞就已經開始走“脫俄”路線。甚至在國際上,多次倒向西方支援歐美國家反對俄羅斯,其實集安組織隻保護沒有争議的領土,作為沖突熱點的納卡地區顯然不在此列,俄羅斯這是無辜躺槍。
而且随着近年俄羅斯實力不斷衰退,包括在叙利亞俄戰機被土耳其擊落,第二、三次納卡沖突中,俄軍基地車隊被襲擊,甚至還有維和人員被伏擊。最後俄羅斯方面都草草了事,幾乎沒有表示出強勢的不滿意,面對阿塞拜疆提出的道歉和傷亡家屬經濟援助,也沒有表示出不能接受。再加上俄烏沖突是面透視鏡,已經将俄軍日漸衰弱的實力照的通透,這種背景下亞美尼亞覺得還是美國更靠譜。
俄軍
俄軍
俄軍
亞美尼亞準備另攀高枝,不斷向歐美暗送秋波,美國當然也希望在此地強化影響。于是乎規模不大但意義重大的美亞聯合演習開啟,隻是沒想到演習還沒有結束,歐美援助也沒有到達,阿塞拜疆絲毫面子不給炮彈就已經先到了。眼見美國靠不住,再找想俄羅斯幫忙結果可想而知,俄羅斯明确表示納卡問題屬阿塞拜疆内政,亞美尼亞納卡駐軍60多個陣地被一口氣幹掉,被美俄同時抛棄隻能選擇服軟。
其實曆史經驗告訴大家,弱國要想依賴大國最好專一點,自己也得争口氣把經濟搞上去。否則下場不會太好,畢竟靠人不如靠己,比如俄羅斯明确表示,隻要俄羅斯在納卡維和部隊,沒有受到武裝威脅就不會開火。
第三次納止沖突
避難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