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i集團董事長袁輝:未來20年,人類最大威脅是碳矽之争

作者:澎湃新聞

·“從早上睜開眼睛開始,到晚上閉上眼睛,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像是一台機器,還是像一個人?如果你的生活工作更像一台機器,但你的各項能力都不如人工智能,那麼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2007年第一部iPhone手機釋出,那時候沒有人會說這是一個時代的分水嶺。但在3年之後,我們看到App Store湧現出無數應用,于是終于意識到移動網際網路全線展開了。”“現在我們看到在人工智能時代出現了一個‘Windows’這樣的機會,一個涉及底層作業系統的機會。”

9月7日,小i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輝在接受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個人電腦時代有Windows,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有iOS和安卓,AI時代有大模型。因為底層基礎架構發生變化,所有現在看到的應用全部都會重塑,無論是社交、電商還是遊戲等。“想象一下,當年使用煤油燈時,房子的形态是什麼?通了水和電之後,房子的形态是什麼?這就是每一次底座發生變化所帶來的颠覆性重塑。”

小i集團董事長袁輝:未來20年,人類最大威脅是碳矽之争

小i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輝在外灘大會見解論壇“大語言模型消除人機鴻溝:人類主體性是強化還是弱化”。

當天,袁輝在外灘大會見解論壇“大語言模型消除人機鴻溝:人類主體性是強化還是弱化”上發表主旨演講《大模型是否會加速人工智能奇點的到來?》,更詳細地闡述了他對大語言模型的思考。他認為,大模型必須解決三個核心挑戰:可控、可定制、可傳遞。未來20年,人類最大的威脅一定是碳基生命和矽基生命之争。

“可控、可定制、可傳遞”

當天,袁輝在外灘大會見解論壇“大語言模型消除人機鴻溝:人類主體性是強化還是弱化”上發表主旨演講。在此次演講和接受采訪時,袁輝都談及了當下被廣泛關注的一個問題:大模型是否會加速人工智能奇點(機器智能超過人類智能)的到來?

袁輝的觀點非常明确:不會。“因為人類過去60年以來的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架構沒有被突破,不突破這個架構,原則上不可能産生我們所期待的奇點,即AGI(通用人工智能)出現,人類創造出一個具有自我意識,難以再被定位為工具的‘新物種’。”

“但是序幕已經拉開了。”袁輝認為,大模型是AGI的序曲。目前其出現的泛化能力以及智能湧現,包括思維鍊和舉一反三,都具備了人類的一些基本核心要素。

如果大模型的未來不是通用人工智能,那麼大模型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過去的人工智能技術跟當下所說的大模型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這個差別在于,過去的人工智能技術隻能在某些行業和場景中實作商業化,比如呼叫中心、智慧城市、某些特定的軟硬體中等。但今天大模型最大的價值在于,它有能力在同一時間推動所有行業發生變革。這是人工智能真正的黃金十年的開始。”袁輝說。

他以新聞媒體舉例,當年在PC(個人電腦)時代,看新聞可能會去網頁版的新浪三大門戶。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會去看今日頭條或抖音,或者一些新的基于移動網際網路的媒體。人工智能時代又會看什麼?“從媒體本身就可以看到每一個代際的變化,你就會知道千行百業都會變。是以這一次是一個巨大的産業變革,在這個過程中将會湧現新的領軍企業。”

在袁輝看來,這對于中國尤其重要。“過去幾十年以來,中國企業基本難以進入作業系統、晶片、資料庫這種底層架構的競争。因為市場上已經存在投入了大量資源做出的成果,隻需要付不高的成本就可以使用。但今天不一樣了,中國出現了一個過去40年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新的結構性機會,中國必須得擁有自己的大模型,擁有自己人工智能時代的新的作業系統。”

袁輝認為,要讓大模型真正推動人類科技進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必須要解決三個核心挑戰。“第一個是可控,就倫理道德、價值觀、意識形态,能不能可控,不可控根本就無法使用;第二個是可定制,如果想使用大模型,一個根本的訴求一定是,希望大模型輸出的答案是你所希望的答案,而不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它必須是能夠定制的;第三個是可傳遞,今天沒有人願意再花10億美金、100億美金去重塑一個OpenAI的這種大模型,我們應該用更低廉的成本去使用大模型。可控、可定制、可傳遞,它必須要能夠針對商業場景。”

“人類可能淪為兩種角色”

在演講時,袁輝向在場觀衆提了一個問題:從早上睜開眼睛開始,到晚上閉上眼睛,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像是一台機器,還是像一個人?

“我的很多朋友非常坦率地告訴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實際上更像一台機器。那第二個問題緊随其後,如果你的生活工作更像一台機器,但你的各項能力都不如人工智能,那麼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袁輝問。

他認為,再這麼走下去,人類可能淪為兩種角色。“第一種角色,我們的身體将會成為能源的提供者,因為我們的身體還能貢獻能量;第二種角色,就像《紐約客》封面的雜志,在你的脖子上套一個項圈,人類将會成為娛樂的提供者。”

袁輝贊同霍金和馬斯克的觀點,即人類最大的威脅不是人類本身,而是人工智能。英國理論實體學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曾在2014年接受BBC采訪時表示:“全面的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意味着人類的末日。”他認為,人工智能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而人類受到緩慢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競争,并且會被取代。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也多次發出警告,AI會威脅人類文明的存在。

“今天人類最大的挑戰實際上不是目前所直覺看到的地區和地區之間、國與國之間的紛争,人類最大的威脅是在未來20年,一定是碳(基生命)矽(基生命)之争。”袁輝說。

元宇宙推動人類重新認識世界

去年9月,袁輝在澎湃科技主辦的“元宇宙聊天室”中談到元宇宙與AI的關系。在此次演講中,他再次論述這一話題。

“很多人會認為,是不是AI起來了,元宇宙就涼了,這件事情本身來講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元宇宙的核心恰恰是人工智能,沒有人工智能的爆發是不可能創造大量虛拟世界的,靠人類去構造這件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元宇宙爆發的前夜一定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爆發,它要創造大量的人、物、場,要創造大量的原生世界。”

目前,在擴充現實(XR,是虛拟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等多種技術的統稱)裝置領域,最受關注和期待的廠家是蘋果公司。今年6月,蘋果推出混合現實頭戴裝置Vision Pro,目前尚未發售。袁輝認為,頭戴裝置是元宇宙的一個入口,但隻是一部分。“就好比用AI去做人臉識别或圖像識别,這跟擁有認知智能的AI不是一個層面。就Vision Pro本身來講,它并不存在大腦的智能,隻是帶你進入元宇宙,而元宇宙中真正占據主宰地位的是認知智能。”袁輝在采訪中表示。

在袁輝的眼中,元宇宙不是某種供人類娛樂的新方式,而是推動人類重新認識現實世界的途徑。在對現實世界鏡像的過程中,現實世界與AIGC創造的世界融合,創造出一個虛實相生的世界,不斷推動人類重新認識自己。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如果人類不能重新認識世界和自己,人工智能或将毀滅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