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宋狀元|撿漏當上狀元的楊寘,為何沒有做官的命?

大宋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壬午科狀元,乃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氏楊寘。

在未中狀元之前,楊寘就以讀書刻苦,博學多才而知名。在大學考試中,發揮神勇的楊寘連拿解試、省試兩個第一。在殿試過程中,楊寘又陰差陽錯地拿了個第一。這樣,他便成為了大宋科舉又一位連中“三元”的牛人。

為什麼說楊寘拿狀元是陰差陽錯?且容筆者細細道來。大學殿試結束之後,楊寘原本被定為了第四名。第一名候選人,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在送出皇帝拍闆決定最後名次的時候,問題來了。在王安石的答卷中,皇帝看到了自己很不喜歡的觀點話語。皇帝有一票否決權,他老人家不喜歡,自然要換人。于是就依次遞補,可是一看第二名王珪,又有問題了,這個人是在職報考,已經有官職在身。按照宋代慣例,狀元稱号不适合授予這樣的考生。沒有辦法,那就再看第三名吧。沒想到,第三名韓绛,跟第二名王珪是一樣的情況。就這樣,楊寘就從第四的位置上,一下子遞補到了第一。是以說,楊寘能夠拿狀元,成為“三元”得主,實在是撿了個大便宜。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楊寘還沒有從連中“三元”的喜悅中平靜下來,就收到了他老媽去世的訃告。沒有辦法,尚未報到上班的楊寘,隻能是星夜趕回家鄉奔喪。楊寘是個孝子,母親的去世,使他悲痛異常,竟至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處理完母親的喪事之後,身子骨原本就不怎麼結實的新科狀元楊寘,又悲又累之下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唉,又一位随父母而去的狀元郎,讓人為之不勝感歎。

關于楊寘的科舉經曆,有個有趣的野史段子流傳。在楊寘中狀元之前,他的一個朋友做了一個夢,夢見楊寘自稱“龍首山人”。這位朋友把這個夢告訴楊寘之後,楊寘做了這樣的解析:所謂龍首,應該就是狀元的意思。而山人,乃山野之人,沒有當官的命。楊寘後來的經曆,果然準确應驗了他自己的這番解析。

楊寘三十歲中狀元,還沒被任命職務就去世了。是以,他沒啥政績經曆好寫。楊寘的哥哥楊察,比他早八年進士及第。那個寫過“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樣名句的北宋著名詞人兼著名宰相晏殊,是楊察的老丈人。楊察官至禮部侍郎,也算是北宋一位比較知名的官員。楊察才思靈活,學識過人。史料稱,他每次接到起草檔案的任務,都不慌不忙,看上去像是不怎麼上心。但到交稿之後,卻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結構完整,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來。筆者在機關從事文字工作多年,還真是遇到過這樣的人。不服氣不行,這就是才分使然。人家看似漫不經心,其實腦子一點也沒閑着。

王安石參加大學考試的時候,隻有二十一歲。以這樣的年齡參加考試,就被初定為狀元人選,足見他過人的才氣。王安石是個有理想、有追求,很想成就一番事業的封建官員。他在走上政壇高位之後,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無畏精神,大刀闊斧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圖革除國家社會存在的種種弊端,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實作富國強兵之宏偉目标。王安石推出的這些改革措施,就是名留青史的“王安石變法”。點燃“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的列甯,就曾贊譽王安石為“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富國強兵”,是王安石推行改革的主要目标訴求。“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費”,是王安石奉行的主要改革原則。在這樣的改革目标和原則引領下,為了保證改革取得實效,王安石推出的改革措施是系列配套的,包括機構改革、财稅改革、兵役改革、農業改革、教育改革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把王安石稱之為中國綜合體制改革的鼻祖,應不為過。

有意思的是,王安石認為,科舉考試一考定終身的辦法,存在很多弊端。他主張以日常考核取代科舉考試,提出了“三舍法”的教育科舉改革要求,以選拔國家需要的、真正德才兼備的人才。所謂“三舍法”,簡而言之,即通過考核把太學分為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王安石的這一改革主張,同當今社會各界對聯考制度的不滿指責,以及改革的路徑要求,是何等的相似乃爾。也說明他的改革意識,又是何等的超前新潮。

王安石還曾嘗試對官員管理制度進行改革,這就是著名的“元豐改制”。目的是淘汰那些無所事事、混天聊日吃空饷的冗官冗員,以提高行政效率,減輕财政負擔。衆所周知,王安石的變法,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史學界一種比較一緻的觀點是,随着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宋代吏治徹底走向腐敗而不可救藥。

關于王安石搞改革失敗的原因,通行的主流說法是這樣的:未能處理好具體執行的問題以及與反對者的關系,于是與反對者之間長期反複地争鬥,導緻變法始終處于被批評、被抹黑的局面,再加上主要支援者宋神宗的動搖和死亡。

反對派的極力抵制,的确使改革措施的推行舉步維艱。大凡以國家利益、群眾利益為訴求實行的重大改革,必然會涉及利益的重新配置設定問題。這樣一來,就會大大觸動利益集團的既得利益。是以,利益集團也必然會拼命進行阻撓和抵制。過去是這樣,如今也還是這樣。是以,利益集團問題,永遠都是改革必須要解決好的重大問題。對這個問題認識重視不到位、解決決心不到位、制約措施不到位,就很可能導緻改革失敗流産。

壹點号谷荻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