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提問的雕塑家陳克:是實驗就會有風險

作者:南方都市報

什麼代表了城市的精神?

什麼代表了區域文化的曆史、現實和未來?

雕塑,不可或缺的城市雕塑!一座不朽的城市雕塑,承載着城市變遷的足迹,也記錄了人們對成長的集體記憶。

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五羊石》、《孫中山》、《廣州起義紀念碑》、《開墅牛》、《珠海漁夫》為代表的雕塑作品,嶺南雕塑藝術家以其獨特的雕塑語言和創作風格,創作了一批反映時代的樣闆作品,在改革開放初期引領全國, 也奠定了嶺南雕塑在中國雕塑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在廣東,有一批優秀的中國早期公共雕塑從業者,如潘鶴和梁明成。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是嶺南文化與外來文化碰撞最緊密的城市,也是最現代化的城市。為此,大灣區的城市雕塑家多樣而新穎,他們用大型城市雕刻表達對時代和社會的思考,将雕塑藝術融入社會生活,表達當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如果城市的靈魂是可觸摸的,讓我們接近這些大灣區城市雕塑家,分享城市的記憶和未來的味道,同時牢記這座城市的水樣歲月。

愛提問的雕塑家陳克:是實驗就會有風險

<h5>陳珂,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院長,南都記者鐘瑞軒</h5>

<h2>陳可</h2>

1965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三門峽市,祖籍河北省唐山市。

現任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教授、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主任,廣東省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代表性作品有後文藝複興系列、光影裝置系列、虎兔系列;他的作品曾被政府、企業、個人和藝術機構征集,先後獲得"中國雕塑藝術獎"、"中國公共藝術學術獎",公共藝術作品四次獲得"全國優秀城市雕塑工程獎",并榮獲華鼎獎展覽陳空間類年度"金獎"。

身着儒家服裝,作為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的教授兼院長,陳珂給人的第一感覺是,藝術家的肆無忌憚是沒有想象力的。

但是,隻要你和他交流,看他的作品,你就會發現他的"獨特",他的思想很活躍,總是問問題,他是一個"問題"的學者。

在陳珂的創作中,有很多普通人無法了解的"轶事"。有一次,他養了一頭豬,雇了一個保姆來照顧它,給它洗澡,刮它,拿出罐頭,準備了一個單獨的小房間,把它當作人來對待。後來他發現,豬圈裡的豬比他的豬過上更幸福的生活。最後,他制作了一個豬拉着一罐火的圖像,"紅色标記"。現在網上的消防作品《拔火罐的豬》,陳可在2001年就已經實踐過了,可以稱為"火罐的豬"作品的"爺爺"。

陳還問了他的問題,"如果一頭豬能和人一起生活,享受生活,那麼一旦它離開與我共享的環境,去一個它不應該去的地方,會發生什麼?"

這個沖突時刻的内在追求和外在限制存在于陳珂身上,是以他的雕塑一直在探索"内在"和"外在"的關系,他以獨特的視角表達了自己對個體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思考。

有意思的是,王曉波在《一頭特立獨行的豬》中,也設定了"豬",有相似之處。廣州美術學院前院長黎明曾将陳光誠描述為體制内的"替代者"。因為,他試圖将新的學術态度和藝術創作形式融入當代雕塑教學中。他在廣州美術學院創立了實驗雕塑工作室,教學成果豐富,使廣美雕塑系在全國同類院校享有盛譽。

陳珂,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另類""問題"藝術家?

入行:千裡之迢,從名家到尖峰老師

1965年5月,陳珂出生于河南省三門峽。

"我父親是精密量規設計方面的專家,小時候他接觸過膠水,他想讓我繼承他的衣服。沒想到,陳珂反而喜歡雕塑。

1985年,陳克高在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河南離廣州1000多公裡,"我父親病重,非常不想家裡唯一的男孩離開他,然後理工學出來的父親認為學習藝術不是生意的問題, 畢業不知道什麼,我不知道該畢業什麼,隻知道很喜歡做這件事。"在家人的壓力下,陳珂踏上了廣州的這片土地。

回想起在廣州學習的過程,陳珂覺得很幸運,"當時,雕塑系招了兩年,一班大約七人。四年大概有十幾名學生,學生少,教師有十七八名,比學生多,兩三名教師帶一名大學生,比現在的博士待遇要好。"

而且,這一切都是潘和、梁明成這些著名大師的授課。"除了課堂教學,我們可以在周末去老師家,聽紳士們告訴我們一些關于生活和生活的事情。是以那些年的學習,我的身心和職業成長都提升得非常快。"陳可感激地說。

思考:拿"問題"看雕塑教育

作為一個有學術背景的藝術家,陳珂為什麼這麼"另類"?他的個人經曆告訴我們答案。

1989年,陳珂從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先是去廣州市建設委員會工作,"像華台灣的整體規劃模式啊,都是我們幾門美術專業畢業生要做的。"這次工作經曆教會了我,藝術需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1992年,廣州美術學院希望他重返教學崗位。尹陽錯了,陳珂回到了油畫系,而不是雕塑系,直到2002年才回到雕塑系。當時,油畫系被學院選為學分制試點機關。我在雕塑系外工作了十多年,這一次思考事物的視角可能會有所不同。陳珂以為自己正在跳出圓圈去觀察雕塑。

帶着這個問題,陳珂開始探索高校雕塑教育的新方向。2006年,陳可成立了實驗雕塑工作室,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我們是全國第一所成立實驗雕塑工作室的藝術學校,"陳說。學院雕塑由傳統造型美學體系和經典材料支撐的人物造型、鑄銅、大理石、木雕等特點支撐,大家比較熟悉。但随着社會的發展,藝術創作中更多的新思想涉及和觸發更多的藝術形式,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創作手段和物質支援,甚至藝術觀念的改變也使得材料具有一定的藝術屬性,概念、形狀、材料甚至身份,科學技術等如何融入到藝術的創作中來介入, 包括一些成品的使用,現場安裝的空間旋轉模式,藝術中的"溫度"和态度等,都是值得探索和嘗試的話題。探索傳統雕塑概念之外的界限,為傳統高校雕塑教育尋找可能的突破口,是我們實驗雕塑工作室的初衷。"

陳珂甚至開始了數字雕塑創作的嘗試,"我帶了2004年第二屆畢業班,有幾個學生到數字雕塑中去探索創作之路,數字雕塑教學也是我國實驗雕塑工作室在全國最早的教學嘗試,也就是前一年西安美術學院主辦的全國數字雕塑教學研讨會得到了業界的認可。廣美是最早開設數字雕塑教學的高等藝術院校之一。"

創新:抵禦挑戰,推動數字雕塑

然而,今天,陳在談論數字雕塑時非常自在。當時,但受到各種質疑,"2004年,我提出了數字雕塑,但傳統觀念認為雕塑是由三個方面組成的,包括空間、材料和造型藝術,當時很多雕塑行業的聲音都認為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提議,包括校内和校外。

陳珂無奈地說,"數字雕塑是一個新事物,傳統觀念隻承認泥漿是一種材料,對于這種塑造方式,會有各種各樣的質疑聲音——你主張數字雕塑是雕塑嗎?它的材料在哪裡?你的數字雕塑在電腦上是虛拟的,就像我們有人在看電視一樣,你會說它是雕塑嗎?這時,我們不得不用包括現象在内的各種理論,反複解釋,比如我們現在用泥漿是一種材料,銅是一種材料,為什麼"數字"不能是一種材料?就像德國著名藝術家博伊斯(Boyce)甚至認為語言可以成為一種材料一樣,他提出了"社會雕塑"的概念。然後,我們帶同學們去示範,你看裡面怎麼做雕塑,還可以加泥啊,架子啊,刮泥啊等等,跟我們做泥漿成型的過程是一樣的,但是它存在于電腦螢幕上。"

今天,這個話題不是那樣的,已經很容易解釋,陳珂說,"今天,當我們在電腦中經過這樣一個空間建築時,一個按鈕,結合3D列印,已經變成了空間可觸摸的,很好的解釋。但十五年前,面對各個層面的問題,我們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講解,把問題講清楚,得到各方的了解,這樣我才能招收老師,獨立招收學生,讓學生在教學中正式學習數字雕塑。因為,對于學院這樣的教學機關來說,這是一個實驗,是會有風險的。"

态度:做一個敢于擔當的人

作為一個"另類"的藝術家,陳珂也對自己的雕塑風格感到難過,他說:"當我可能關注某些問題時,我會使用不同的藝術技巧,在不同的時間,我可能會專注于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視角。隻能說,我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注意什麼樣的問題,然後用什麼手段,不停地創新。我不認為我有治愈的藝術技巧,但藝術必須有問題意識。"

例如,陳說:"2009年,我做了反映農民工主題的作品。當時,廣東作為國外加工的重要基地,尤其是東莞。每年元旦,空蕩蕩的小巷、火車站都成為新聞報道的焦點。是以,當時,我想了很多這個片子,我覺得這些農民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群背井離鄉、抛棄家園的人來到這個城市,推動了整個城市的發展。"

為此,陳珂這批作品主要是以外來務勞工員為主的系列,"用裝置的形式,是我去一些工廠,找一些勞工住宿用具,比如床啊,在陰影裡做這些人的造型,探索陰陽的關系,我還借了一些中國傳統古詩, 如"床前的月光,疑似是地上的霜凍"。"這種思鄉之情,是數百名農民工在陰影中的形象,是以我覺得這個系列可以代表我對廣東和中國發展的關注。

特别有趣的是,陳可的作品經常看到被改造的人,這是他個人作品的特征之一。《後文藝複興》系列也是陳克相當滿意的作品。大衛是歐洲人文主義的代表米開朗基羅塑造的經典作品,而陳恪的作品《後文藝複興——大衛》則變形,他試圖通過"變形"來講述外國文化向現在中國的轉變,"中國雕塑教育已經遵循了一百多年前的歐洲古典教育體系, 已經不适合我們今天的審美方法了,是以這個階段我對雕塑教育有些懷疑。然後做了這樣一個系列。"

在陳珂身上,你可以看到一個藝術家不滿足于現狀,不斷質疑、打破、創新、嘗試新的建立。正如他對自己所說的那樣,"我是一個敢于承擔這個角色的人。"

行業聲音

我們可以把陳珂的藝術看作是對古典藝術的當代诠釋,一種"現代性規劃",他的鏡面變形雕塑使觀衆産生視覺眩暈,可以看作是一種象征性的"文化眩暈"。陳珂藝術中的"蛻變",不是對現實生活和藝術史經典的簡單抽象,它反映了現代人對傳統視覺感官等級的颠覆。

尹雙喜,著名藝術評論家

陳珂屬于藝術中晚年樂器的範疇。從廣美雕塑系畢業十年後,他在國内藝術或雕塑圈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陳珂的作品從主人公的主題可以看出,作者對生命和社會的人道主義關懷,對于巨人和小人物的存在,超人與一切活人、光影等主題的诠釋,以作品的形式展現了作者對空間和光影的敏感和把握能力,展現了一般雕塑家所沒有的天賦。

翟建國,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

關于同一問題的問題和答案

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國際平台,為灣區公共藝術提供建議

記者:站在你所經曆的時代,你如何看待大灣區雕塑的發展?

陳珂:廣東是改革開放的領頭羊,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迅速,廣東地區需要大量的公共雕塑,是以當時潘先生提出了一個現在也很有名的概念,叫做"外面的雕塑之春",當雕塑在室内的時候。還有潘何先生的《打開野牛》,深圳改革開放的代表作品,用一頭牛連根拔起的樹的形象代表我們摘下原有的那種枷鎖,重新開啟一個新的世界。《開野牛》已經把一個地域文化變成了一個民族形象,一個時代精神的象征,我認為這是廣州美術學院對民族雕塑界産生巨大影響的一個根本點。在這個階段,我們對藝術參與城市的了解已經完全自由化,此時許多藝術家開始思考我們城市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公共藝術。

記者:越來越多的人提到大灣區的藝術,你覺得大灣區雕塑作品有什麼特點?

陳珂:我覺得廣州的城市雕塑還不夠,我們曾經有過輝煌,但現在真正代表城市精神的東西卻沒有,多半是一些"獨幕喜劇"作品,不足以支撐城市文化,不能真正代表城市精神的東西。

記者:在粵港澳兩地,國家戰略正在大舉推進的時期,大灣區雕塑将走向何方?

陳珂:廣州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應該唱"國際"歌,成立大灣區聯盟,搭建一個國際平台,讓大灣區城市進駐廣州和大灣區的公共藝術提供建議,而不僅僅是局限于嶺南這一小片地區。

撰文:南都記者 徐曉磊實習生 李慧君 劉曉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