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作者:上觀新聞

上海"表演藝術大世界"又回來了。10月20日晚,上海民族樂團國樂現場"海上人民音樂"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開啟了為期23天的第一輪演出。在具有91年悠久曆史的标志性建築中,民族音樂文化與建築光影的融合,海派民間音樂的創意令人耳目一新。

當晚,《光之物》大型3D測繪牆展同時在音樂廳西側,《藝術之牆》精彩亮相。在8分鐘的明光與影之間,通過建築、藝術、音樂、光影、科技的互動,用序幕、回聲、變奏、新生活,華彩五個篇章的上海音樂廳,上海文化和城市故事。

整體文化旅行項目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執導,上海國家交響樂團和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聯合制作,Magic Digital參與。"國際風情"與"東方魅力"深度融合,打造上海文化大隊新地标。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民族風情,青春氣息

打破觀衆對民間音樂的想象

"誰說民謠不時髦?"《90後》觀衆周宇被《海人音樂》的妝容所吸引,"很傳統,也很現代,不僅是一種美,更是一種魅力。我看過上海民族樂團的《開花》,非常大膽的創新。現在年輕一代熱愛"國潮",源于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自信。"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海洋民間音樂》是上海民族樂團創作的一張"名片",自2016年首演以來,已上演了80多場演出,包括在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以色列等國的巡演。無論是多媒體版還是演唱會版,海派國樂的當代氣質和國際化表達,都赢得了國内外觀衆的心。

這本常駐版的《海洋人民音樂》在延續原有特色的同時,注入了科技感和未來感。重新創作了八部風格迥異的原創作品,挖掘海派音樂的新魅力。

"我們的每件作品都包含中國文化的意象或精神。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曉慈介紹,"例如,手盤和腳八帶來了'水線',展現了'善如水'的理念,古筝獨奏《水墨戲》展示了中國書法的天氣,《酒歌》在平劇聯合上演,抱怨羽毛之王的軟骨驕傲......我們希望不僅能喚起大家的情感共鳴,更能激發觀衆對民族文化的思考。"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為了配合"海洋民間音樂"的現場表演,上海民族樂團進行了一次特别的年度業務評估。在評估期間,幾位歌手演奏了"海上人民音樂"的獨奏曲目。這不僅鍛煉和提高了精湛的技藝,也為更多有才華的年輕演員提供了被看到的機會。22歲的李晨曉今年剛剛進入上海民族樂團,在《風景》中擔任了重要角色。

"表演者的第二次創作将賦予作品完全不同的個人性格,"羅說。比如,鼾聲和電音"穿越",有搖滾風,有帥氣的酷電音。如果觀衆想看到更多年輕民謠音樂人富有創造力和表達力,可能看不到一款遊戲。"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傳統文化 當代表達

視聽融合賦能民族音樂創新

"音樂是主角。導演馬俊峰強調,"本次演出我們堅持以音樂為核心的創作底線,在不幹擾音樂表達的同時,拓展嫁接其他表現形式,幫助音樂人樹立'角色',清晰、自由地将海派音樂本身的美感和變化帶給現場觀衆。"

《流水》就是這種"海國樂"舞蹈美感設計的靈感來源。"音樂是流動的藝術,是流入心靈的聲音。"有着數千年曆史的中國民間音樂就像流水一樣,從不發錯,表達我們的感受和思想,"設計舞蹈的胡佐說。"

服裝設計董桂英設計的表演服裝,既有曆史感厚重,又有國際化、時尚感。"我們想要展現的不是一心一意的複古,而是一種現代審美意識,更好地将上海之美傳達給國際社會。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多媒體視覺總監毛楚楚為了"吃透"這些音樂作品,跟随羅小慈和馬俊峰系統學習,努力呈現音樂背後的文化内涵。

《山與水》的主題選擇了黃公旺的富春山居地地圖,将音樂帶回了山林,突出了"人與自然"的古老主題和"天地人與人"的哲學概念。"水墨戲",随着音樂情緒的起伏,出現了不同的書法字型,時時間慢,時輕又重。當音樂舒緩溫柔時,選擇北魏紀念碑镌刻"張馬龍紀念碑",優雅蒼白。激動人心,随着張旭的野草"四首古詩",灑得不羁。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經過多次潤色,我們希望通過音樂與多媒體圖像的互動融合,呈現出中國藝術的當代美與深度。"毛澤東說。

建築投影 海餡餅故事

打造文化大隊融合新地标

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始建于1930年,由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大師文钊、趙薇設計,是中國建築師在上海設計的現存最古老的歐洲古典音樂建築,是反映中西融合、多元、代際、與時俱進的地标之一。

近百年來上海音樂廳經過更名、翻譯、改造等發展變革,不僅連接配接了上海居民心裡東西方的音樂橋梁,更是中華文化與世界藝術交流的視窗。

今年,上海音樂廳聯合上海魔術數字創意科技有限公司,以國際視野開啟"文化融合"探索,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文化旅遊項目,包括"光與聲的故事"——大型3D測繪牆展、全國風樂場景《海洋民間音樂》, "地球上似乎有什麼"——新國樂沉浸式藝術展,包括一系列創新的文化旅遊項目,以近100場演出助力推出"上海文化"品牌。再加上此前推出的"音樂午餐茶"、家庭音樂會等形式公益和大衆活動,打造了上海市中心文化旅遊融合的新地标。

上海再推駐場演出!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震撼首演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亮表示,"我們希望将藝術與科技相結合,讓市民和遊客了解上海音樂廳,了解上海這座城市,了解海派文化的故事。我們的劇院和綠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更多的遊客和市民可以在這裡放松身心,喝咖啡,慢慢閱讀這座城市的曆史建築,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專欄編輯:石晨璐 文字編輯:石晨璐

來源: 作者: 吳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