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文|胡叁叔

編輯|胡叁叔

前言

轉錄因子作為一類能夠特異地與順式分子互相作用的蛋白,在植物生長發育、形态建成和逆境脅迫應答等方面發揮重要功能。

NAC轉錄因子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重要轉錄調節蛋白,通過與NACRS啟動子互相作用,調節下遊基因的表達。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NAC類轉錄因子在植物生長發育中起着非常關鍵的調節功能,它在種子發育、次生細胞壁形成、側根發育、葉片衰老、果實成熟和色澤形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調節作用。

前期工作發現,NAC轉錄因子在香蕉、柿子、枇杷、蘋果、桃、荔枝、猕猴桃、鳳梨等水果中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鳳梨又稱“樹上鳳梨”,因其果實甘美甜美而被稱為“赤道蘋果”,是一種極具開發和利用價值的“赤道蘋果”。

鳳梨蜜是一種具有呼吸變化特性的果品,采摘後極易發生腐敗,難以長期儲存,是以提高其采後保存期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NAC類轉錄因子是調節水果成熟程序的重要轉錄因子,但其在鳳梨中的研究還未見報道。

是以,我們拟通過RT-PCR、Real-timeqPCR等方法,對3個NAC家族成員進行功能分析,明确NAC家族成員在鳳梨蜜采後老化過程中的功能,進而闡明NAC家族成員在鳳梨蜜采後老化過程中的功能,為深入了解鳳梨蜜的成熟機制及貯藏技術奠定基礎。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選用香味馥郁的“海大2号”鳳梨為試材。在盛花期選擇同一花期,生長良好的品種進行挂号,開花後150天左右收獲,采集後及時送至化驗室,選取無病害、無蟲、無成熟度相近的品種,分成3個組别。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第1組以正常生長期為對照;随後将第2組以1000mg.L-1的乙烯利液将水果浸水2-3分鐘後取下曬幹;之後對第3組的果肉進行0.5mg.L1-甲基環丙烯熏蒸處理,持續17小時。

3個品種全部置于室溫(22±1),相對濕度為90%。按各處理的成熟度進行采樣,分别為:對照組每日采樣;以0.5天為間隔,對ETH處理的組行采樣;1-MCP處理後分别于0,4,8,10,12,14,16天采血。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每個水果3-5個,将鳳梨蜜的果肉分開,然後将其切割為5mmx5mmx5mm的小塊,按照1/4的比例采樣,攪拌均勻,液氮冷凍,儲存在-80℃的超低溫冷藏室中。

利用TaKaRacDNAsynthesis技術以鳳梨蜜為研究對象,通過RacDNAsynthesis技術,反向表達鳳梨蜜的cDNA。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采用50µL聚合酶鍊反應系統,對“海大2”鳳梨蜜的cDNA進行PCR擴增,PCR的擴增順序為:94℃3分鐘、94℃30秒、55℃30秒、72℃1分鐘,35次周期後,72℃10分鐘。

擴增PCR産物進行凝膠電泳檢測,切膠回收,連接配接pMD20-T、pMD19-T載體并轉化大腸杆菌DH5α,菌液檢測後測序。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利用聯機分析軟體ProtParamtool對鳳梨NAC基因編碼的蛋白質進行了基礎實體化學特性的研究。

再利用SignalP4.1伺服器及TMHMM技術,對NAC基因的轉錄因子進行了研究,确定了NAC基因的轉錄因子。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亞細胞位置的預測采用軟貝葉斯蛋白;利用NetPhos3.1伺服器及DictyOGlyc1.1伺服器分别對NAC基因的磷酸化及糖基化位點進行了分析。

采用Clustalx和GENEDOC對NAC的多個配對進行了比較;利用近鄰方法在MEGA7.0中建立了進化樹。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本項目拟以NAC為研究對象,采用Pfam34.0資料庫和MEME技術對NAC的功能進行深入研究,并對NAC的功能進行鑒定。

以AheGAPDH為參考,利用Primer5.0對該基因的非保守區域進行設計,利用Oligo6.0對其進行驗證,最終将合格引物送出至生工上海公司進行合成。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結果與分析

以鳳梨蜜果肉cDNA為模闆,分别使用AheNAC1-for/-rev、AheNAC2-for/-rev和AheNAC3-for/-rev引物,通過RT-PCR擴增、電泳,得到與期望基因碎片長度一緻的目标條帶,選出陽性克隆并對其進行測序。

AheNAC1,2,3個基因的分子量為40.16,38.91,38.86kD,在3種NAC的氨基酸構成中,以Ser為最多,其氨基酸構成為9.7%,10.3%,10.0%,最低為半胱氨酸。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該基因所表達的蛋白質都是親水的,AheNAC1是一個不穩定的酸性蛋白質,而AHeNAC2是一個不穩的堿性蛋白質,AhenAC3是一個不平衡的堿性蛋白質。

通過對三個不同NAC位點的分析,結果表明這三個NAC位點的NAC位點均不含有信号多肽和轉運多肽,是一種不具有分泌性的蛋白質。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通過對三個基因的跨膜區序列進行分析,發現三個基因的跨膜區數量為0,沒有跨膜區,不屬于細胞膜蛋白。

是以,我們發現NAC是一種轉錄因子,通常位于細胞内。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運用SoftBerryProtComp9.0軟體,對3個NAC蛋白展開了亞細胞定位的分析,結果顯示3個NAC蛋白在細胞核上的整體位置為8.61,8.86,9.10,它們在細胞核上的整體位置為8.61,8.86,9.10,它們在質膜和液泡上的分布比較少。

AheNAC3蛋白在膜外和過氧化物酶體上也有少數分布,由此推測NAC蛋白很有可能存在于細胞核上,這表明AheNAC1、AheNAC2和AheNAC3極有可能是在細胞核中起到調節作用的轉錄因子。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糖基化修飾位點的分析顯示,AheNAC1、AheNAC2和AheNAC3分别有1個,2個,2個。

對3種蛋白質進行了磷酸化分析,結果表明3種蛋白質的磷酸化水準分别為46個,38個,53個,并且3種蛋白質有46個磷酸化水準。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而這些磷酸酶通過SOPMA方法對它們的二級結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AheNAC1、AheNAC2和AheNAC3都包含了α-螺旋、延長鍊、β-轉角和随機卷曲四種成分。

這些成分以随機卷曲為主,并且在全鍊上均勻地分布,然後是α螺旋,并且集中地分布在蛋白質的N端和C端,而β-轉角的成分很低,僅出現在蛋白質的N端。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通過三維結構的模組化,還發現α-螺旋、延長鍊、beta轉角和随機卷曲是3個蛋白質的折疊模式,AheNAC1和AheNAC2的蛋白質三級結構類似,而AheNAC3的蛋白質三級結構與AheNAC1和AheNAC2有很大的不同。

Blastn搜尋結果表明,AheNAC1與枇杷品種EjNAC3的相似度為84.65%,與桃樹品種PpNAC4的相似度為83.9%;AheNAC2與黃棗鋅NAC2的相似度為76.96%,檸條NAC4的相似度為76.75%。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其中AheNAC3與MNAC21的相似度最大,對其序列進行了序列比對,發現AheNAC1、AheNAC2和AheNAC3分别在15-139和16-142個位置上都是NAM的保守區域。

利用Clustalx及GENEDOC等多種方法,我們發現AheNAC在N-末端存在着一個非常保守的N-末端,并可分為A,B,C,D,E5個亞結構域,其中C末端的保守性最小,且很可能與AheNAC的轉錄活化相關。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MEME分析顯示AheNAC蛋白都含有4個保守的模體,它們都位于N端的NAM功能域内,A區域位于Motif3内,B區域位于Motif1和Motif3内,C區域位于Motif1内,而Motif2和Motif4則位于NAC功能域的D和E内。

在此基礎上,我們采用MEGA7.0建立了105個與鳳梨蜜屬植物相關的NAC蛋白質的親緣關系。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通過對三種鳳梨型NACs的相鄰關系分析和前期研究,我們發現鳳梨型NACs分别為NAM、AheNACs和NAPs。

在拟南芥中,3個鳳梨NAC1與ANAC092,AheNAC2與ANAC072,AheNAC3與ANAC025的同源序列比較,其相似性大于90%。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為了探究這3個AheNAC基因與鳳梨蜜果實成熟之間的聯系,使用RT-qPCR方法,對AheNAC1、AheNAC2和AheNAC3在自然成熟、ETH催熟處理和1-MCP處理後的表達進行了分析。

在鳳梨蜜的果肉中,AheNAC1的相對表達量在水果成熟過程中,會随着水果的成熟而出現先升高再降低的現象。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采摘後的第二天,AheNAC1的相對表達量達到了最高值,然後降低了;AheNAC2、AheNAC3的表達則在第一天達到高峰,之後逐漸降低。

在ETH及1-MCP的作用下,AheNAC1及AheNAC3基因在各階段的表達率均呈現出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而在各階段的表達率均與正常成熟率相比沒有明顯差别;ETH可顯著下調AheNAC2的表達。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讨論

在前期研究中,我們已從多種水果中克隆了NAC基因,武肖琦等人從水蜜桃中分離得到1條NAC蛋白,該蛋白具有349個氨基酸,全長1050bp。

楊菲穎等從番木瓜中克隆出兩個NAC基因,其全長609bp、805bp、202、268個氨基酸;我們前期已從鳳梨中獲得3個NAC家族成員,編碼349,348和349個氨基酸。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我們前期的工作表明,3種鳳梨NAC蛋白質的次級結構主要是不規則的卷曲,這一點與以往的報道一緻。

李聖龍等人的實驗結果表明,所有的NACs都是親水的,有23種屬于酸性,50種屬于堿性,所有的NACs都分布在細胞核内。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我們前期的實驗結果表明,鳳梨NAC都是親水的,其中AheNAC1為酸,2、3為堿,且亞細胞分布于細胞核内。

楊菲穎等人的實驗結果顯示,NAC沒有跨膜的結構,也沒有信号多肽;譚秦亮等研究發現,鳳梨NAC蛋白存在明顯的跨膜結構,沒有信号肽。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我們前期工作中,通過對3個鳳梨NAC的分析,我們在鳳梨中發現3個鳳梨NAC沒有跨膜區,也沒有信号多肽,這與譚秦亮等人所報道的鳳梨NAC的差異很大,這很可能是由于鳳梨NAC的三個基因在鳳梨中的作用不盡相同。

NAC轉錄因子N-末端由150-160個氨基酸構成,又分為5個與其DNA及蛋白質結合相關的亞結構,然而NAC類轉錄因子C末端為轉錄活化區,其結構與長度存在較大差異,可同時活化或抑制目标基因的表達。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通過對該基因序列的分析,我們發現了一個鳳梨NAC蛋白,其N末端包含一個NAM的保守區,5個亞區域A~E;C末端具有較強的多樣性,提示其具有多種功能,這一點與以往的報道相吻合。

譚秦亮等前期研究表明,在早、遲兩個成熟階段,鳳梨AcoNAC1的表達量總體上都有所降低,說明AcoNAC1在鳳梨的成熟期表現出了某種負性調節功能。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武肖琦等人的前期工作發現,PpNAC72基因在桃子中的表達率很高,并且在桃子的成熟期呈上升趨勢。

我們前期的工作表明,AheNAC1和AheNAC2與正向調節植物早衰的ANAC092具有較高的親緣關系,超表達ANAC092可加速植物早衰,且其在植物早衰過程中表現出較高的表達率,超表達ANAC072可加速植物早衰。

植物在NAC轉錄因子的加持下,對其生長環境有重大改變

參考文獻:

[1]王文球《miR164-NAC介導的猕猴桃果實采後成熟的調控機制研究》

[2]譚秦亮,蔡元保,楊祥燕,等《鳳梨NAC轉錄因子基因AcoNAC1生物資訊學及表達分析》

[3]毛琪,葉春海,李映志,等《鳳梨蜜研究進展》

[4]王俊甯,馬靜,豐鋒,等《乙烯對采後鳳梨蜜果實碳水化合物代謝及其酶活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