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援。

踝關節骨折術後經常發現一些并發症,早期并發症主要以皮緣壞死及切口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等,遠期并發症以關節功能障礙。

固定失敗、骨折不愈合、持續疼痛等,其中踝關節功能障礙、持續疼痛和腫脹是主要并發症,臨床發現踝關節骨折術後常出現10%的踝關節功能障礙,分析其原因有: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踝關節骨折手術後患肢肢體因疼痛,術後康複部不到位,引起關節僵硬;手術方法不恰當,未解剖複位,患肢畸形愈合,影響踝關節運動功能,導緻關節功能障礙。踝關節穩定性差,踝關節穩定結構由内踝或三角肌韌帶、外踝和下胫腓關節組成。

内踝骨折伴三角肌韌帶斷裂,臨床上隻固定内踝而忽視三角肌韌帶的修複,黃雲鵬等研究認為,胫腓前下韌帶切斷後,關節穩定性降低。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骨科醫師骨科康複理論與術後康複鍛煉方法不合理,不科學,未引起注意,導緻患肢術後并發症多發。2中醫對骨折術後的認識中醫骨傷科認為,骨折術後,肌肉和靜脈受損,氣血運動受阻。

血液不循經,經脈溢出,血瘀,氣機阻滞,均導緻水、濕、體液停滞和外滲,導緻四肢腫脹,患肢出現皮膚青紫。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形傷腫,氣傷痛,氣血俱損故為腫為痛”中醫骨傷科三期理論即分為:早期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法,即“瘀不去,新血不得生”,楊威等加味桃紅四物湯治療胫腓骨骨折術前肢體腫脹的臨床觀察,其可有效減輕患者術後肢體腫脹。

中期以活血通絡,祛瘀止痛為法,代表方以複元活血湯,複元活血湯治療踝關節骨折後踝部腫脹32例臨床觀察,可以有效減輕患者肢體腫脹疼痛,其有效率達93.8%,晚期: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以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法,使用壯筋續骨東加減,三期理論若應用得當,将有利于腫脹消退、組織修複和骨折早期愈合。3中醫“動靜結合”理論在骨折術後中的應用

“動靜結合”思想的産生,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精化和古代醫生的演繹密切相關,《周易·系辭上傳》雲:“動靜有常,剛柔斷矣,中醫骨傷科尚天裕教授繼承和發展了中醫骨科的經驗,提出了“動靜相結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醫患合作”的骨折治療原則,明确了“動靜相結合”是骨折治療的指導原則。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中醫骨傷科骨折病三期辨證原則:在骨折早期“以靜為主,以動為輔”,在骨折中期“動靜平衡”在骨折後期“以動為主,亦靜亦動,“動靜平結合”是中醫骨科康複的重要指導原則。

在中醫骨傷的康複治療中,不僅要注意系統功能障礙的康複,還要注意心理功能障礙的康複。功能鍛煉可以促進身體血液流動。中醫骨傷康複應遵循四個原則: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動以養形,中醫骨傷康複科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恢複機體的生理功能,靜以養神,動靜互補,康複過程中适當休息,不堅持每項鍛煉做完整,逐漸增加訓練量。

動靜結合,筋骨并重,包括肌肉和骨骼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下,靜态系統與動态系統保持協調平衡,以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踝關節骨折術後早期康複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循序漸進”康複量由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次數逐漸增多,不可盲目強求,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具體實施,骨科大師RobertJones和Watson,Jones認為骨折愈合絕對需要不間斷的持續休息和固定。

然而在歐洲MD盧卡斯的哲學是“生活就是運動”,通過手術,運動肌肉和關節,損傷必然及早恢複。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許多研究發現,早期的運動提供比固定和更好的功能恢複對急性肢體功能恢複有較好的效果。強迫休息和運動受限的必然引起術後并發症。

早期術後康複對踝關節骨折影響總結以下幾點: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早期活動可減輕患肢水腫,患者骨折後,組織水腫,經手術術中牽拉,血液循環障礙,肢體滲出引起患肢水腫,局部與全身的鍛煉推動氣血運作,達到活血化瘀,消腫定痛作用。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早期活動可防止關節黏連,骨折術後患者由于疼痛和懼怕,病人往往更喜歡采取在複雜的康複過程中選擇減輕疼痛的藥物,并非選擇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康複治療師的介入,導緻患者的缺乏每天的互動回報和自我運動的失敗錯過康複的最佳時機導緻關節黏連。

早期活動促進肌肉收縮,防止關節肌肉黏連,踝關節活動後血液循環通暢促進骨折愈合,早期的踝關節運動使骨折斷端縱向擠壓使斷端接觸,使局部組織血液循環,促進骨折愈合。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踝關節骨折往往是關節内骨折,早期運動可促進踝關節骨折塑性,使斷端磨合,促進骨痂形成。

避免關節黏連與廢用性骨質疏松:患者骨折後長期固定與因懼怕疼痛缺乏鍛煉,造成關節黏連和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術後早期康複可氣血舒暢,關節滑利,筋骨強壯,避免關節僵硬及廢用性骨質疏松。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骨折術後患者因失血及骨折創傷緻氣血虧虛,長期卧床,氣血運作不暢,引起下肢水腫,納差,大便幹結,早期術後康複可促進氣血循環,加強機體恢複。

規範合理,适度的康複訓練其效果不亞于手術,骨科醫生不僅要熟悉手術步驟和方案,也要了解各種康複方法,将康複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科學、合理、安全的康複計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手術效果,恢複受影響肢體的功能。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目前康複訓持續被動運動(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是常用的骨折術後被動關節活動範圍,骨折術後患者病人肌肉無力,不能自主活動,在醫師或康複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輔助的康複運動。

CPM不僅能夠增加關節活動度,而且能促進軟骨修複和血腫吸收,踝關節術後關節僵硬的患者則可以采用胫距關節松動訓練加足部距下關節、距跟舟關節的小關節松動術提高關節活動度.被動運動時手法操作輕柔,不增加患者疼痛,不使骨折移位,不加重骨折部位創傷為原則。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主動關節活動範圍(activerangeofmotion,AROM)主動訓練是指患者在醫生指導下的自主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是簡單活動,有利于恢複關活動水準。

踝關節骨折術後自主活動多樣,包括踝泵運動,環繞運動,下地負重站立,滾酒瓶等,形式多樣,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患者早日下地行走,自主活動應該循序漸進,活動範圍由大到小,由少到多,不能使患者疲勞,鼓勵患者堅持鍛煉,醫患合作,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與病魔做鬥争,争取患者早日康複。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實體因子治療,實體因子治療主要有電刺激,低強度超聲,光療等。電刺激包括侵入性的直接電刺激和置于皮膚表面的電容耦合和誘導耦合電刺激。

其機理是誘導成骨細胞旁分泌和自分泌生長因子的合成,進而促進骨折愈合,低強度脈沖超聲(low-intensitypulsedultrasound,LIPUS)應用于骨折術後康複治療曆史悠久,其原理可能是肌肉骨骼的機械刺激感受器将超音波的機械信号轉化為生物信号,并促使細胞釋放COX-2,促進骨折愈合。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目前我院開展的項目放射式沖擊波疼痛治療他是一種創新的非接觸性、無創、可以直達痛源的疼痛自然療法。

經過低溫沖擊鎮痛儀治療搖桿噴出高壓一氧化碳氣體(幹冰),可以在30秒内把治療部分的皮膚從體表溫度直接降到4℃以下,進而達到深度溫感沖擊的效果,這種深度溫感沖擊随即會引起一系列的生理作用,進而快速起到“消腫、緩痛、解除痙攣、準确修複、抑制惡化”的作用,其療效顯著,在我院患者滿意度較高。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中醫傳統康複療法有針灸療法和中藥治療。針灸能刺激穴位,産生止痛的作用,進而減少術後鎮痛藥的用量,中藥口服或者中藥熏洗都可以幫助患肢消腫、止痛。

将桃紅四物湯口服應用于股骨幹骨折術後,發現研究組的WBC計數、血沉方程K值和IL-1、IL-6和TNF-α水準明顯下降,同時血液流變學名額包括η高、η中、η低、η漿和HCT均有下降。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踝關節骨折支具的應用:骨折通過手術治療,其愈合過程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骨折類型、年齡、潛在醫療狀況和康複訓練方法,固定是康複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踝關節骨折需要限制受影響者的負荷。

用石膏或夾闆固定是以前醫學前輩們的傳統方法,随着現代醫學的進步,足踝醫學的發展,足踝術後康複支具應用而生,據報道,短腿步行靴是石膏的有效替代品。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可以縮短術後恢複期,使用WBS(踝關節步行靴)是根據患者足踝外形特點研究的康複固定支具,其作用使患者恢複速度明顯加快。

WBS具有可調節的鞋跟提升功能,允許患者更換腳踝。腳底略微彎曲,有助于在術後腳踝腫脹時行走。WBS容易穿上,腳踝也很容易調整,與腫脹一緻的位置,以便在行走過程中保持最小的疼痛位置。WBS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術後即刻負重。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6中藥熏洗在踝關節術後中的優勢中藥熏洗在《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早有記載,把藥物放入鍋中煮開,先用熱氣熏洗患處,待水溫适宜後,再用藥水外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20分鐘左右。

熏洗前一邊活動關節一邊熏洗,其代表方劑有:海桐皮湯,上肢損傷洗劑,下肢損傷洗方等,我科住院患者目前采用熱熨法,及采用中藥熱包蒸熱後置于患肢,包裹肢體,其主要作用疏通氣血,疏導關節。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肢體水腫,骨折術後患肢腫脹,組織水腫,中藥熏洗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代謝,中藥熏洗可促進踝關節骨折術後功能康複,減輕患者肢體水腫。

熱效應,中藥熏洗主要應用中藥的熱力效應,使中藥與皮膚接觸,使毛孔擴張,中藥通過毛孔進入組織内部,促進血液循環,促使藥物吸收,加速組織代謝,減輕水腫。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鎮痛作用,骨科洗藥中加入海桐皮,海風藤,青風藤,紅蘇木,醋乳具有抗炎鎮痛作用,中藥熏洗可以抑制炎性物質的生成,加快炎性物質的清除,松弛骨骼肌,進而産生鎮痛作用。

海桐皮東加減熏洗配合推拿治療踝關節骨折後關節僵硬臨床觀察,其海桐皮具有消炎鎮痛作用,其效果與抗炎止痛藥依托考西效果差距不大。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7骨科洗藥的理法方藥及現代藥理學研究骨科洗藥是我院名老中醫王繼先主任醫師創立,生于1938年,河南商水縣人,曾任新疆中醫學院骨傷推拿教研室主任,從事骨傷科20餘年,勤求古訓,博采衆方,通曉骨關節損傷。

骨痹,軟傷的辯證論治,對骨傷雜症的理法方藥精通,骨科洗藥是王繼先主任通過自己的臨床經驗總結得到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該方由伸筋草,透骨草,烏藥,牛膝,大黃,秦艽,海桐皮,海風藤,青風藤,紅花,燀桃仁,白術,蘇木,醋乳香,桂枝等組成,伸筋草,透骨草,烏藥,秦艽,海桐皮,海風藤,青風藤具有祛風除濕。

活血通絡功效,紅花,燀桃仁,牛膝,大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蘇木,醋乳香續筋接骨功能。現代藥理學對骨科洗藥的研究: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伸筋草:《本草拾遺》記載為石松科多年草本,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功效,治療各種跌打損傷及術後患肢腫痛患者。牛膝:《本草綱目》記載活血祛瘀,利水通關節,補肝腎,強筋骨,王繼先認為:

骨折術後患者氣血不足,氣血不足,瘀血阻絡,腎主骨生髓,用牛膝補肝腎,強筋骨,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淤血不去,肢體腫脹,現代藥理學研究牛膝提取物可以抑制關節炎的進展,對腫脹消退明顯。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伸筋草:祛風通絡,舒筋活絡,骨折術後患者,淤血阻絡,不通則痛,用通絡的藥主要促進淤血消散,現代藥理學研究具有配伍通絡藥治療各種跌打損傷。

紅花:為菊科植物,辛溫,歸心肝經,常與川芎,牛膝配伍,王老認為“血行則經脈通,淤去則疼痛至”紅花提取物抑制血小闆凝集,增加纖維溶解,紅花油,紅花酊外擦治療各種扭傷。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清風藤:為科落葉藤本植物,苦溫,歸肝經,辛溫宣散,入肝走筋絡,現代藥理學研究其具有抗炎鎮痛,抑制下丘腦影響垂體,鎮痛作用為嗎啡的十分之一,且不具有成瘾性。

海桐皮:喬本植物樹皮,歸肝經,通絡止痛,配伍牛膝,五加皮對腰腿疼痛患者療效顯著,其含生物堿有麻痹和松弛橫紋肌,骨折術後患者肌肉痙攣,功能鍛煉前配合中藥外洗可使肌肉處于松弛狀态,利于功能鍛煉。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關節骨折術後功能的療效觀察,及解決方法

秦艽:為龍膽科草本植物,微寒,清濕熱,淤血阻絡久而化熱,形成熱痹,王老選用次方目的再此,實驗表明,治療關節炎其消腫速度快。

骨科洗藥結合功能鍛煉可有效改善患者術後關節活動度,減輕術後疼痛,減輕腫脹,對術後患者其療效可靠,實用友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